更新时间:2023-04-21 18:51:09
封面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西方的中国形象与20世纪初的中英文化碰撞
第一节 西方的中国形象:启蒙时代之前
第二节 17—18世纪欧洲的第一次“中国热”
第三节 20世纪初的中英文化碰撞
第二章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形成及与中国文化的亲缘关系
第一节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价值立场及与中国文化的亲缘关系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进入英国的基本渠道
第三章 汉学家笔下的诗性中国:韦利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韦利作为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的桥梁
第二节 韦利与中国文化的亲缘关系
第三节 韦利的汉译成就与中国文化观
第四节 韦利的中国文化观与英、美现代主义
第四章 哲学家眼里的道德中国:迪金森与罗素的东方乐园
第一节 迪金森与罗素的中国情缘
第二节 《“中国佬”信札》中理想的中国文明观
第三节 《中国问题》与现代性反思
第四节 当“道德中国”遭遇“现实中国”
第五章 美学家心目中的审美中国:弗莱等的中国艺术渊源
第一节 17—18世纪西方“中国热”中对中国艺术的认知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
第三节 弗莱等的现代主义探索及与中国的艺术之缘
第六章 弗莱、贝尔对中国艺术美学的汲取与阐发(一)
第一节 对主观表现、散点透视与平面构图的推重
第二节 从“气韵生动”到韵律之美
第三节 以“留白”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构成元素
第七章 弗莱、贝尔对中国艺术美学的汲取与阐发(二)
第一节 从简约与抽象中发展设计的观念与结构的意识
第二节 追求情感与智性的和谐协作
第三节 形式主义美学的内在悖论
第八章 作家想象中的神秘中国:伍尔夫、斯特拉齐等的中国因缘
第一节 伍尔夫与中国以及中国文人的渊源
第二节 伍尔夫与凌叔华《古韵》的写作与出版
第三节 斯特拉齐剧本《天子:一部悲情的情节剧》中的中国想象
第四节 “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其他作家与中国
结论 中国作为“他者之眼”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