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画见
止庵更新时间:2019-07-31 11:17:04
最新章节:人名对照表(以拉丁字母排序)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说是看画,实在读人心,说是看画,实在观自己。《画见》是一本艺术随笔集。一场关于自我审美教育的成长之旅,一场美术馆畅游的时光回顾,一场人与画穿越时光的交流,一场情感放肆流淌的自我审视。说是看画,实在观自己。全书分女人、大自然、梦、时代四个部分,涉及高更、梵高、弗朗茨等现代艺术上不可错过的艺术家,是止庵这几年游览欧美日本博物馆看画的心得。在色彩和线条缤纷交错的世界中,作者借绘画作品谈了许多人生、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见解,使“观看”的理念不再是束缚于“绘画艺术”题目之下的狭隘画论,而是从“视觉”到“情感”的深度开掘,集中体现了作者的现代审美意识和人生体验。不再强调绘画作为专业艺术领域的评论,而是观者作为充满情感的“人”与“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去掉晦涩艰深的专业术语的私人审美体悟。
品牌:世纪文景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世纪文景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止庵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我在岛屿读书
本书脱胎自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共分12章,全彩印刷,除了保留美景与诗意之外,将话题进行了提纯净化,直击阅读本质,随阳光海风、主理人与嘉宾的侃侃而谈中,进入迷人的书之世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文学10万字 - 会员
庞余亮散文
作为曾经被诗歌的闪电照亮过的写作者,庞余亮已在散文园地耕耘多年,斩获过孙犁散文双年奖、万松浦文学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散文奖项,《半个父亲在疼》和《小先生三部曲》更是近年广受好评、不断加印的优质散文。庞余亮散文主要有三个主题:父爱,母爱和成长,其风格则既天真又沧桑,泪水与笑声齐飞,极具汉语温润之美,尤其受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多篇作品入选语文阅读理解和考卷。本书精选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典散文若文学17.5万字 - 会员
不废风雅:生活的意趣
本书选取汪曾祺散文中谈生活意趣的篇章,类似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汪曾祺是热爱生活、兴致勃勃的“生活家”,在他笔下,人、风景、美食、草木虫鱼、文化、艺术,都焕发着神采,有着“汪味”感悟。读他的文字,时时令人“顿觉眼前生意满”,他晚年也情不自觉地写道:“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可谓兴致勃勃地活到生命终点。汪曾祺的文章,是生活的赞美诗、品鉴宝典,艺术地引导人们发现生活文学16.6万字 - 会员
街巷志:水随谁睡碎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也是一个随处见水的城市。水是深圳的魂,是深圳的精髓。“深圳”这两个字本身就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水的形态是什么?河、湖、海、井、瀑布、雨……与水有关的事物又有哪些?桥、伞、鱼、船……本书是作者王国华“街巷志”系列的第六部。与此前几部不同的是,这本书全部围绕着深圳的水展开来写,内容涉及伶仃洋、茅洲河、大沙河、立新湖、恩上水库、沙井的井、马峦山的瀑布、永兴桥等内容,共21篇文字,文学8.8万字 师友感旧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文学16.9万字- 会员
掌上花园
本书是王国华写花述己之作。写花凡二百又十五之种,皆亲目所睹,或临摹其状,或描绘其态,不追求成为百科全书,更不要求千真万确,只想把自己所看到、所理解、所牵挂的花写出来。笔下的花或活泼,或沉郁,或淡然,或跳脱,成了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读来如故友相逢,似知己谈心。表面写花,实则述己。读到一朵朵花,看到的却是王国华内心世界的万千一隅。散文形散神聚,能写出精神世界之丰赡富有的文字,都是一等一的作品。之所以有文学10.8万字 - 会员
学林追远录
王宁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师大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是章黄学术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人。所写著作曾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书”和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学林追远录》是王宁先生首部回忆性散文集。书中追忆了与陆宗达、启功、钟敬文、周有光、萧璋、刘乃和、李格非等一大批师友的交往,体现出王先生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先生人生经历丰富,文学功底深厚。这些回忆性散文,专业与情怀兼具,既厚重又感文学19.2万字 - 会员
和声细语
本书围绕好家风、好家教、好品德,以及关心爱护下一代等,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了重视家庭,传承美德,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新风的重要意义,既有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文学17.6万字 - 会员
尘与光
微如尘,轻如尘,浮如尘,飘如尘——这本书关注的是如尘的人与物以及他们的际遇。那些卑微的人与物、那些在潮流一样的奔跑中的停滞者和逆行者,他们在从生到死的旅途中所遭遇的跌宕、辗转、悲欣、忧惧、困惑、无助,固然是他们自己的命运,但也不可否认,“他们”亦是无数个“我们”。作者以亲历者、旁观者乃至拾遗者的身份,于细致审视和剔除中,延伸着语言的触角,意在从细微之处触摸人性的善与恶、命运的喜与悲,虽然所述皆是大文学15.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