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两地书
鲁迅 许广平更新时间:2019-10-11 14:51:35
最新章节:作者寄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系鲁迅与景宋(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结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讲述了鲁迅与许广平之间从初识到相恋再到相伴的全过程。为读者展现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其中涉及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状,包括鲁迅对教育的见解;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评价。以及两人在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如,异地恋的感情要怎样维持;第三者的出现要怎样处理;婆媳之间的矛盾要怎样解决等等,都会在书中一一为你解答。所以它不单是一本爱情之书,更是一本实用指南。另,附赠的别册收录了1932年11月鲁迅北上探母期间的通信。
品牌:九志天达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九志天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鲁迅 许广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摸索仁道:随笔集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文学21.2万字 - 会员
季羡林人间清醒(套装全2册)
《季羡林人间清醒(套装全2册)》含《自成人间》《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读人生智慧,享一生自在。《自成人间》本书旨在阐释季羡林的人生哲学、生命智慧,文章涉及季老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一生经历的缩影,也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本书精选季羡林对家乡、亲朋故友,及身边花草动物的忆述。通过他干净朴素的文字,我们能够体悟生命的万千悲喜。当我们用天真的文学19.2万字 - 会员
与鬼为邻:一个驻日中国工程师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全书描写中国人在日本和日本人来中国的际遇;写作者在日本的工作体验、身在现场,贴身观察日本政坛人物和政治运作以及作者在日生活9年对日本社会、习俗、文化、教育、世相百态的感受记录。文学15.7万字 - 会员
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性德的情与词
纳兰性德在词中表现出的深情,让他被后人称为“清代第一情种”,而他短暂的一生也如他的词,令人伤感、叹息。纳兰性德,字容若,又被称为纳兰容若,是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清初第一词手””。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多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他的词集初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寓意其词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自我体悟。本书介绍纳兰性德的作品和生平,旨在让读者对其有进一步了解。文学3万字 - 会员
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
本书介绍了一个全面、立体、温情、真实的跨越世纪的文化老人——季羡林。从少年意气到求学清华园,从远赴德国到执教北大,学海泛槎数十年,赤子之心不改,展现了其不喜不惧、通透淡然的人生智慧。文学23.3万字 - 会员
时间的灰烬
人气作家月下的随笔集,由电影和图书引发的生活、爱情中的深刻感悟!这是一部由图书、影视引发出的关于生活、爱情等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的充满哲学意味的随想录,是一部关于思考和情感的随笔集。既有对国内外经典图书、影视的赏析,也有对冷门小众文章的品读。整体属于断片式的文风,利落干脆;语言凌厉唯美,语感较好,有感染力。文学10万字 - 会员
谈园录
《谈园录》是中国园林学大师陈从周先生的经典之作,汇集了他多年对园林的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本书从园林的静观与动观、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风格、装饰细节等多方面,全面剖析了中国园林的造园理念、艺术手法与美学追求。陈从周先生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以大量园林名画,将园林的精髓娓娓道来,让读者轻松领略到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同时,书中还关注现代园林发展,对园林保护、修复及设计等提文学2.4万字 - 会员
好吗好的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善意能消戾,善意能得缘,善意能带业往生,善意能回头是岸。善意能够帮人捕捉并建立起独特的幸福感。好吗好的,是一句自度度人的自问自答,也是一份坦然随缘的善意。《好吗好的》——百万级销量作家大冰2016年新书。“在最冷的地方,写就暖心的、真实的、善意的、舍不得读完的江湖故事”。《好吗好的》中的江湖故事,铺满牵引你踏上归程的乡愁、给你盔甲也给你软肋的爱意,有回头是岸的浪子,文学16.2万字 - 会员
大河源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为母亲河所作的深情传记。《尘埃落定》作者阿来,一路追溯黄河源头,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历史和地质变幻的深处,为这片土地和我们的文明唤醒记忆、接续血脉。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气并未妨碍他的观察和思考,他用诗性语言记述了黄河源区的自然景观、地质变迁,探究了这片大地的文化记忆,以大倍率特写了这里的人。黄河,我们面目模糊的古老母亲,在阿来笔下,我们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样貌,重新感知她的体温和心文学1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