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守拙斋学术作品系列)
陈先达 靳辉明更新时间:2019-11-18 11:00:18
最新章节:第22章 结束语 马克思真正“成为马克思”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著作。它通过阐述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阐释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实际历程,对西方“马克思学”关于两个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反驳。获《光明日报》“光明杯”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9-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先达 靳辉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资本论》基本原理求索
本书是作者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献礼之作,是作者多年来坚持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的成果汇集、梳理和再加工以及不断增补的产物。书中涉及内容:一是《资本论》创作背景和创作历程及其研究对象与方法阐释;二是《资本论》基本原理深化研究,主要有劳动二重性是政治经济学枢纽、信用经济、虚拟资本二重性等;三是《资本论》拓展研究,主要有《资本论》脚注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竞争理论研究、《资本论》论中国、《资本论》政治25.6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9辑)
本书由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编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政治11万字 - 会员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意蕴及实践路径研究
本书基于价值论的研究视域,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等维度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论的生成,分析了以人民为中心所蕴含的以人民地位为中心的价值主体论、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目的论、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论、以人民事业为中心的价值功能论、以人民实践为中心的价值实现论,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牢牢坚持人民政治18.4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本书详细梳理了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走向终结的原因和教训;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古巴、朝鲜和老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拓展性地介绍了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行了纵向的历史总结和横向的国际比较,找出其中的历史规律和普遍规律,并将其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启政治36.5万字 - 会员
资本逻辑视野中的唯物史观: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哲学探掘
本书以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为依托文本,以资本逻辑为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传统概念、范畴、原理,探究了自然力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自由时间的发展、自由时间的异化与资本逻辑的关系;人口生产、生命规训与资本逻辑的关系;机器体系与资本逻辑的关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方法。本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政治24.8万字 - 会员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本报告基于理论阐释、实践探索、制度支撑、国际传播的维度,深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总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成果的结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要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撑作用,提升协商民主效能,把基层民主做实。要充分宣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更加有效应对美西方政治7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6辑·2016)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中的一种。本书收录了2016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学术水平较高和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反映了该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政治31.5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央苏区的实践研究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妇女运动的开端,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中央苏区所在地与赣闽粤客家民系的主要聚居区基本重合,因此参与妇女运动的主体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客家妇女。本书从多学科的角度考察以客家妇女为主体的苏区妇女运动,釆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苏区妇女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政策保障,挖掘客家妇女在革命作用下的地位之变迁等,对苏区妇女运动实践进行经验总政治20万字 - 会员
回到马克思:西方普遍主义正义范式的批判与超越
“西方正义”话语颟顸自负,妄称普遍主义范式,自诩为正义的最高典范与终结形式。普遍主义正义话语以其绝对性与普遍性的价值预设,融贯于整个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的嬗变与传衍过程。现代性发轫,普遍主义正义话语脱圣祛魅,正义论者试图找到各种正义之间的有效通译,来重拾普遍主义气质,却羁绊于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视角主义等现代性窠臼。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由于在方法论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对西方普遍主政治3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