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中国管理学研究70年
黄群慧主编更新时间:2021-01-05 16:25:0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根植于新中国70年辉煌发展的管理实践,中国的管理学从一个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成为一门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多个分支学科的复杂的学科门类。本书是几十位权威学者完成的、全面系统地反映新中国70年管理学科及管理研究的发展情况的专著,研究内容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及其主要分支学科。本书回顾了每个学科的发展历程,对学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和全景式扫描研究,是一部难得的管理学发展研究领域的力作。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群慧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犯罪防治与社会治理
本书作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3~2017)。在任职的十五年里,他围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以及一些法规的制定、实施和完善,提出40多项全国政协提案。本书以这些提案为线索,结合有关部门的复函,重点从刑事立法、精神卫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三个方面,记录一些重要法律的制定、实施、修正历程,研析有关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社科35.5万字 - 会员
传承与使命:中国科学技术馆开馆30周年巡礼
本书是中国科技馆为纪念建馆30周年,组织人员撰写的,分为场馆建设、展览展示、教育活动、运行管理、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结语以及附录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科技馆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公众了解中国科技馆提供了权威、全面的素材。本书记录了中国科技馆的发展史,承载了几代科技馆人的光荣与梦想。社科6.1万字 - 会员
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
本书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思想与精神——对话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相结合,系统研究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原政府、市场、社会、法治、道德与文明之间的内在本然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互动生成机制,找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际等方面的和谐路径,提出构建对话型社会的构想,揭示出当代人类社会从交往到对话再到社会和谐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机理,指示和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社科20.1万字 - 会员
夜间城市活力提升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随着国家对“夜经济”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对夜生活品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夜间城市活力成为各大城市决策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2018年11月6日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聚焦“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打造“夜津城”、大幅提升城市开放活跃度的政策方针指引下,天津的夜间城市活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2022年8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社科6.7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现实,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现实状况,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强化使命意识,勇于担当责任,紧跟时代步伐。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学术年刊(2023年卷)以“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本次年刊的出版,是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积极推动当代中国社科21万字 - 会员
数字化变革中技能人才生态:评价与塑造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对技能人才生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在数字变革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技能人才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完善技能人才生态的路径有哪些?为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3部分:首先,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能人才生态现状,包括技能人才数量和结构、产业升级、动态环境等方面。其次,对数字时代的技能人才生态进行评价,包括新时期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指标社科18.3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7年卷)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成果。本书为2017年卷,分为“税收与财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社会”“学术评论与综述”四个专题,主要收录了茶税和杂税征收、万历清丈,水利建设、戏曲文化、官学系统等方面的20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社科26.6万字 - 会员
人类学的诗学探索
本论文集是跨学科、跨国人类学诗学团队三十余年间的田野研究成果集锦。本书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在人类学及田野工作中呈现与文学诗学不尽相同的观察。诸作者从人类学著述的文化写作、歌谣与诗作、电影与戏剧、乐舞与绘画、数字新媒体运用,以及在跨学科、跨专业和跨方法的合作人类学实践中,展示他们和地方人民长期田野互动的人类学诗学特征,探讨何以能将诗性智慧进一步引申至社会诗学观察与本体追索之中。不同以往的是,本学术论集首社科18.4万字 - 会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成果汇编(No.2)
本书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三报一刊”和“一报一刊”上发表的成果汇编,深入、细致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从理论规划、依法治国、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红船精神、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述,并结合北京实际,给出了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构高精尖产业体系等的具体路径,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及周边地区的社科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