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更新时间:2021-03-12 15:37:28
最新章节:《励耘语言学刊》征稿启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半年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2018)。本辑收论文凡25篇,分为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训诂学研究、词汇与汉语史研究、语法研究、方言研究、语言学史与辞书学、书评八个栏目,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等领域。
上架时间:2020-12-10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第二版)
本书从文化主义角度重新阐释人类交际现象(communication,包括传播、话语、修辞),提出“文化话语研究”、“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两个相联的范式,主张探究不同文化话语体系间的差异关系和权力关系,并以此为指针对人权、贸易、城建、国防、科技话语分章进行了实证分析。社科17.8万字 - 会员
100天写出一篇论文:论文写作的本质及过程控制
本书从“认识篇”“行动篇”两个层面入手,着力解决写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逻辑思维、质量控制及过程管理等问题,帮助写作者认清写作本质、弄清写作要求、理清写作过程,并创意性地设置时间安排(打卡)和事项管理(清单)制度,力求在约100天内解决写作者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自我检测的难题,全方位辅助、支撑、督促写作者走出写作困境。社科14.1万字 - 会员
明清白话小说范围副词研究
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过渡到现代汉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范围副词体系是不同历史和不同方言产生的范围副词融合成的整体。本书以明清时期白话小说中的范围副词为基本语料,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从共时角度分析所出现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组合功能、句法分布和语体选择;从历时角度利用语法化理论和语义研究理论分析其来源,力求对这一时期汉语范围副词使用概况做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研究。社科10.4万字 - 会员
AI公文写作:理念、方法与实务
《AI公文写作:理念、方法与实务》一书集合了公文写作领域研究者、人工智能科学家、新媒体技术专家的跨界经验,遵循写作内在规律,运用生成式AI的技术成果,依托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平台,以“新华妙笔”为描述对象和使用平台,围绕“AI+公文”写作做了深入、系统、前沿性的剖析和阐述。本书既有对AI写作特点及其与公文结合的优势的分析,也有对“AI+公文”写作内在逻辑与全流程操作的解社科15.1万字 - 会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春之卷/总第27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社科33万字 - 会员
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
本书作者是传统蒙学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代表性成果,内容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小学》《上大人》等蒙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包括考订作者、介绍内容、分析体例、总结特点、说明流传和影响等。第二,考察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走进学塾开始,读的是什么样的书?接受的是什么样内容的教育?从而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第三,对从事启蒙教育社科17.7万字 - 会员
秦汉文体史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奠定了古代文体基本格局,文体参与文化建设和人生日用,在知识者的写作生活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成为中古文论勃发的基础。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社科52.8万字 - 会员
励耘学刊(2019年第1辑/总第29辑)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社科28万字 - 会员
鄂温克语语音声学研究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利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用声学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鄂温克语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描写每一个音段的实际音值及其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和分布特点以及在语流中的存在模式和音系特点,探讨语音四要素与蒙古语词重音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语音声学参数与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语言学意义。社科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