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和平发展:解读中国外交理念
宫力更新时间:2021-04-13 09:00:32
最新章节:促进文明多样性,打破“国强必霸”定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又为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品牌:外文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0-01-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外文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宫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当代中印关系研究:理论创新与战略选择
中印关系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中国实现周边战略、维护西南战略方向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跌宕起伏,既受到快速变化的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影响,也受到双边关系结构性问题的制约,如何认识中印关系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始终是中国南亚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作者从事南亚地区外交工作及涉印研究近20年,本书即作者对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演变及中国对印政策的政治13.7万字 - 会员
国际关系评论(2023年第二辑)
本书为《国际关系评论》2023年的第二辑,收录了特稿、情报史研究、国际战略研究、书评、稿约启事五部分,包括拜登政府对台政策;大国战略相持及其启示——以英美霸权转移和美苏争霸为例;华德事件与美国对中共外交政策选择(1948—1949);“帝国铁路”与19世纪英国对印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初探等。政治17.3万字 - 会员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基础是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文化,超越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等,既是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道义担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客观需要。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更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实践,文明交流互鉴则是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人文基础与重要环节。政治11.9万字 - 会员
明代中越邦交关系研究
明代是中越邦交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明太祖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王朝为主导,有等级的、和谐的邦交秩序。然而,作为体系内的重要成员,越南在邦交理念、维护边境秩序、处理邻邦关系等方面,与明朝存在更大的认知差异,双方摩擦不断。明朝在处理与越南的危机时,曾经采取军事占领或军事胁迫的方式,但更多的事件能在宗藩体制下以务实灵活的方式妥善解决,使双方关系得以持续发展。明代中越关系因其内涵丰富,处理危机方式多样,成为研政治24.9万字 - 会员
美英核合作关系资料选编(1940~1945)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不但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进程,而且首次在实战中向世人展示了这种武器前所未有的惊人破坏力。事实上,战时美国“曼哈顿工程”所研制出的原子弹,是美英两国政府与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翻译、选编相关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本书旨在将英美两国先后步入核研究领域和最终联合研发原子弹的历程,以及两国战时核领域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特征,呈现在读者面政治22万字 - 会员
汉唐外交制度史(增订本)
汉唐时期中国登上了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于欧亚大陆暨海东、南海迤逦地中海沿岸诸国,开创了中国古典外交的辉煌时期。在此基础上创建并施行了一整套古典外交制度,支撑并推动了这一历史时期外交的发展。本书首论外交决策制度,揭示了皇权体制下的外交决策方式、方法、程序、体制;次论外交管理制度,揭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机构到关涉机构,从外交政务到外交事务,既分门别类缕述不同的机构、官员及其职能,又提要钩玄展现了政治51.5万字 - 会员
相识与缔约:俄国早期对日交涉(1697—1855)
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下全球殖民扩张为广阔背景,以俄日互识为切入点,有序探讨两国早期关系的发端、发展、延续、突破与延伸,呈现两国之间“好奇”“试探”“警惕”“接触”“冲突”与“睦邻”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俄日早期关系史的显著特征(特殊规律)和依循的历史普遍规律。本书立足于全球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历史记忆,构筑自成一体的世界史视野下的俄日早期关系史叙事体系。政治25.9万字 - 会员
南大区域国别研究(2024年第2期)
《南大区域国别研究》广泛荟萃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和动向,展开多元、细致的学理讨论,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知识增量。本期收录了卷首语、学理探幽、思者对话、前沿巡礼四个栏目。政治12.4万字 - 会员
中欧关系:适应与塑造
近年来,中欧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无疑首先与欧洲自身的变化有关。欧洲还重要吗?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欧洲地位和影响力的持续讨论。其次,欧盟对华认知和定位发生变化,中国被看作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者,以及所谓制度性对手。这一多重定位将如何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最后,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欧洲的对华政策是随美起舞还是与美国拉开距离成为世界关注政治18.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