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更新时间:2024-06-12 19:14:41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方实验录》为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经方大家曹颖甫所著,经其弟子姜佐景编按而成。《经方实验录》分为卷首、上卷、中卷、下卷和附录五大部分。全书共计100则验案,每则验案后附有曹颖甫自己诊治疾病用药的思路,以及姜佐景对曹颖甫用药的感悟或姜佐景自己运用经方的体会。附录中又列有十几篇经方相关的论述文章。全书推崇经方,阐发经旨,重视辨证,衷中参西,极具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是中医临床重要的必读书目之一。此次校注以1937年大东书局初版为底本,并将其他版本增加的内容一并补入,形成《经方实验录》全本。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曹颖甫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善用本草养脾胃
本书选取大众最为关注且常用60种养生中药,结合其中医药性特点,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剖析每种中药的独特作用,并提供该药物在生活中的常见使用方法。在本书内容的设计上,力求使理论专业可靠而讲解形象生动,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这一宝贵遗产发扬光大。医学7.5万字 - 会员
《伤寒论》历代名家集注
《伤寒论》是在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与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所创立的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与研究,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仲景原著的校注、释义,对仲景之学的研究、发挥一直没有中断,从而使《伤寒论》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医学86.5万字 - 会员
咳嗽
本著作从千余种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80余种对中医咳嗽在理法方药有较为突出或较为系统的论述内容加以整理而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重视传世文献总结以外,补充了散佚古籍对咳嗽的重要论治内容,弥补了以往有关咳嗽古籍文献挖掘与整理之不足;同时,本著作从临床与学术相结合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分类(指南分类结合学术分类)方法形成目录,通过目录对古籍原文依次展开,使咳嗽知识体系脉略清晰、上下关联、前后呼应,避免了以往古籍医学31.7万字 - 会员
刘尚义“从膜论治”理论与临床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推陈出新,提出了“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的学术观点。本书系统阐述了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的学术体系,探讨膜病概念及其辨证特色,总结其临床用药规律,深入阐述膜病学“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在外之肤,如在内之膜”“肤膜同位,从膜论治”的学术内涵,并结合优势病种,介绍了从膜病理论出发治疗疑难病的处方用药经验。这是国医大师一生的经验结晶,有创新性,也为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提供医学8.3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温热论 湿热论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湿热论》《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医学3.1万字 - 会员
《中藏经》注释
本书为中医经典注释丛书之一种,为《中藏经注释》。《中藏经》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内容包括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以及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全书共分为三卷,上、中卷共有49论,分论天地、阴阳、水火、寒热、虚实、脉色、脏腑辨证及痹证、痞证、中风、水肿、脚气、淋证、瘕瘕、积聚、痈疽、疔疮等,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总结了各种疑难杂病的论治大法。下卷为附方,记载了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方60余首。本次医学3.4万字 - 会员
田德禄医文集
田德禄教授在消化内科临床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酒精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诊治系统,临床疗效满意,在国内外消化领域有一定影响。《医文集》将集中论述田德禄教授诊治以上疾病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医学42.8万字 - 会员
黄医生妇科百问
本书以问答形式书写,可以设100问,或200问。以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老年期为纲,以各期常见病、多发病为目,对女性全生命周期进行一个专业科普解读。如青春期:对女性生理的正确认识;如何预防痛经的发生;减肥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等。如性成熟期: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HPV感染的预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等。如围绝经期:如何平稳过渡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治疗。如老年医学8.3万字 - 会员
名老中医传承学
谷晓红教授和于河教授主编了《名老中医传承学》,对名老中医的传承内容提出了新的内涵,提供了传承研究的方法,创建了传承范式,该书创新性提出名老中医全人研究的思路,强调“道术结合”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通过应用文献研究、循证医学、定性研究、数据挖掘、实验研究等多元定性定量混合研究方法系统挖掘名老中医的道术,构建了多元方法的传承范式和范例、平台建设等,对于中医传承事业创建了方法学范式。本书的出版将为名老中医经医学2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