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从熊口归来
(法)娜斯塔西娅·马丁更新时间:2024-09-19 14:39:20
最新章节:第59章 译后记 “和别人一起活着,和他们一起摇摆”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一段艰苦卓绝的重生之旅,一场人与熊的相互启蒙。有时候,我们坠入黑暗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光明。年轻的法国人类学者娜斯塔西娅·马丁长期和北极圈内的原住民共同生活。2015年,她在翻越堪察加火山的途中遭遇了一头熊,被咬去了半边颌骨。她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而她生命中的危机才真正开始:辗转俄法多家医院,被绑在床上,脸上植入金属板,反复经历手术、插管、感染,遭受秘密警察的盘问和猎奇者的围观……这一切几乎将她摧毁。破碎中的马丁回想起,堪察加的埃文人中有一个词叫“米耶德卡”(半人半熊),在这场相遇之前,她也曾被当地人称为“玛杜卡”(“女—熊”)。为了重新理解这一事件,她在零下40摄氏度的气候中穿越800公里的森林,重返埃文人的部落,和他们共同生活。在这段日子里她重建自我,也探索与世界相处的其他方式,直到再次出发……
译者:袁筱一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光启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娜斯塔西娅·马丁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紫图经典文库:寂静的春天(通识图解版)
《寂静的春天》是生物学家、环保运动先驱蕾切尔·卡森的经典作品。她以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诗意化的语言,详细分析了化学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全书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1962年,《寂静的春天》初次出版,将长期被忽视的农药、杀虫剂滥用问题推到聚光灯下,直接挑战了化工巨头的既得利益。犹如一枚文化核弹,在全球引发巨大震动。“环境保护”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学17.6万字 - 会员
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
《不朽的名篇:影响世界的文字》一书,精选了跨越时空、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文学与思想瑰宝。从古典哲思到现代文学,从东方的深邃智慧到西方的理性光辉,每一篇章都闪耀着人类精神探索的火花。它们不仅塑造了文化的根基,更激发了无数心灵的共鸣与变革。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些文字背后不朽的力量,以及它们如何跨越世纪,继续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文学10.8万字 变老又怎样+休息不羞耻+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安德烈娅·格尔克作品3册套装)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如果你厌倦了在这样的时代仍然把一切都做到最好,遵循一堆整理魔法术和断食法的话,那就不要错过这一本可以启发你活出享乐生活态度的书。《休息不羞耻》休息一下像是无关紧要的间隙,一个被规划好的日常生活中的空隙,好似一时兴起的心情,有时难以忍受。毕竟,重要的是发生在之前和之後的事情,不是吗?我们对休息本身如此缺乏关注和爱,是不值得的。事实上,它是一个真正的惊喜袋,一个充满了意义和内涵的文学12.4万字- 会员
好奇的追寻
本书收录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九七〇年至二十一世纪初的随笔作品,包括书评、文论、创作谈、讣告等等。这部随笔集更像一本非正式的自传,为读者展示了一段充满好奇的人生。她是一位诙谐的评论家,对厄普代克、安吉拉·卡特等人的作品提出颇为独到的见解;她也是一位冷静的怀疑论者,对加拿大历史和小说中“女性的不良行为”保留自己的观点。她的人生就像她的叙事一样精彩:闹鬼的农场、厌女的采访主持人、食物中毒的北极探险、全文学22.6万字 - 会员
你好,陌生人
《你好,陌生人》充满了关于在异国他乡与各自独特习俗的联系的轶事,它感人地提醒我们,我们首先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需要与他人互动,尤其是在悲伤和孤独感加剧的时候。这是一本为心灵而写的书,它在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人类的本性。”这是一本感人的回忆录,当人类学家、旅行家威尔·白金汉的伴侣去世时,他通过向陌生人敞开大门来寻求安慰。他讲述了在终生伴侣去世后,他在缅甸等地旅行和交谈中寻求治愈的故事,而这些文学15万字 - 会员
古老的圣诞节(英文版)
《OldChristmas》是华盛顿·欧文在其代表作《见闻札记》中收录的一部作品,通过描绘英国传统圣诞节的场景,展现了节日期间家庭团聚、炉火熊熊、食物丰盛以及邻里间相互邀请、共同庆祝的温馨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习俗的珍视。文学1.7万字 礼物
《礼物》开始于一本“奇迹笔记本”。作者斯特凡诺斯·克塞纳基斯曾经是雅典大学经济学的高材生,取得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MBA后,投身利润丰厚的媒体和广告业。十年前,公司破产,家庭变故,生活给了他重重一击。为了不陷入悲伤,他开始尝试每天记录一件值得感谢的人或事。年复一年,这些由无数“感恩清单”累积而成的笔记本使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本书选取的98个真实故事全部来自这些笔记本,其中有作者对人的观察、文学8.7万字- 会员
悲伤与理智
《悲伤与理智》共收入散文二十一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学32.2万字 - 会员
巴黎之悟
1965年,为了寻找“让-路易·勒布里·德·凯鲁亚克”这个名字,凯鲁亚克只身前往巴黎。在巴黎(还有布列塔尼)的10天当中,他像个孤独旅者那样,漫步在杜伊勒里花园笔直的林荫道,跨越热闹非凡的塞纳河上晃动的桥梁,聆听圣日耳曼德普雷教堂的《安魂曲》,同时邂逅了各种各样的人:蓝黑头发、绿眼睛的布列塔尼人,门牙有缝隙,正好嵌在可舔可吻的双唇中;温柔女郎酒吧的侍者,不停地跟他说着“巴黎腐烂了”;像拿破仑那样带文学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