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比翼双飞在人间:波兰文学和汉学研究文集
张振辉更新时间:2025-04-25 18:01:29
最新章节:波兰当代的卜弥格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作者在国内各种刊物和文集上发表的一些关于波兰文学、波兰汉学研究的主要论文,以及作者为几本波兰文学译著所作的序言。在波兰文学研究方面,这些文章包括对波兰古典和现代文学中一些主要的文学时期、流派、重要的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和介绍,波兰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以及波兰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这些文章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本书是一部了解波兰文学创作成就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为国内对波兰以及中东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波兰的汉学研究方面,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对波兰17世纪中叶来华的波兰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研究,此外还有波兰自古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国的友好交往以及波兰当代著名汉学家、卜弥格的研究专家爱德华·卡伊丹斯基的介绍,这都有利于增进中波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振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裴多菲研究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是十九世纪匈牙利著名革命爱国诗人,享誉世界诗坛。本书以全新视角展示诗人短暂的革命人生和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理论分析、阐述和点评,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一位革命爱国主义诗人真实、高大的形象。在思想意义上,裴多菲及其诗歌创作集中体现出高度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在艺术创作上,裴多菲以豪放、清新、明快、细腻的诗风著称,极富艺术感染力,对后文学13.2万字 - 会员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文学29.7万字 - 会员
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本书主要研究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由两部分极致成:一是空间视域下的美国地理形象,如古墓与围城意象、天堂与地狱的小幻象、美国家园形象等;二是族群社会学视野下的美国各族裔形象,如华人移民形象、白人“拯救者”形象、犹太人形象及黑人形象。借助比较文学中形象的研究方法,本书对美华文学中复杂多变的美国形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文学20.3万字 - 会员
中亚东干文学论稿
本书展示了东干研究的最新成果,将东干文学置于世界华语文学的坐标中,以专题性研究覆盖东干书面文学与民间口传文学,奠定了东干文学研究的诗学基础,勾勒了东干文学的研究框架。同时又重点突破,或在东干文学的某些关键点上深入开掘,或作史的脉络寻绎。依据东干文和俄文的最新资料,以新的参照和视角予以阐释,特别是东干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互补与互证研究,原汁原味的东干口语与中国作家口语化的比较,颠覆了流行的教科书巾的某些文学34.1万字 - 会员
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禅宗属于宗教,诗歌属于文学,二者结合最终绽放出了中国诗歌中的美丽之花——禅诗。禅诗具有宗教(禅)和文学(诗)的双重属性,是一种融通宗教(禅)与文学(诗)的特殊创作,是“文学”,也是“禅学”。本书将唐代文人禅诗置于唐代文学和禅宗发展的广阔背景下,以宏观视野,从唐代文人禅诗的分类、典型意象、独特意境、美感特质以及对佛禅经典的接受和吸收等方面对唐代文人禅诗的发展全貌及价值进行相对集中、系统、全面的研究,文学22.7万字 - 会员
英国文学“趣味”观念探源
“趣味”一词自滥觞以来便引起了广泛讨论。它不仅是西方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概念,也频繁出现在美学、文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批评,乃至心理学和现代神经学等众多领域。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加达默尔、布迪厄、伊格尔顿、阿甘本、桑塔格以及阿伦特等现当代思想家对该词的关注,有关“趣味”观念的讨论经久不衰,使该词逐步成为现代批评体系中的核心词汇。本书以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再现“趣味”观念在英文学19.8万字 - 会员
清代试律诗学研究
清初承明制,以八股取士。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会试,朝廷下旨增五言八韵律诗一首,试律取士遂成定制。目前留存的清代各种诗话、选集、别集序跋和诗文批评中都保存了大量试律诗学理论资料。本书以清代试律诗学发展为线索,考察其初期发轫,中期完成到清末新变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特点和成就,深人剖析其阶段性特征,并对核心理论观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和展现了清代试律诗学发展脉络。文学21.3万字 - 会员
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
无论是杜甫对草堂花木的配置剪裁,抑或白居易富于控制力和驯化感的园林经营,还是苏轼与文人雅致生活融为一体的花木题咏,唐宋诗人在园林植物审美实践中,丰富了中国的美学传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美学课题。本书上编考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诗人的园林植物书写特色。园林植物在其笔下,既是山林隐逸符号,也是博物认知对象,又是个人收藏珍玩。不同身份的花木,折射出唐宋文人复杂深刻的审美视角。文学34.3万字 - 会员
人文(第十卷)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发表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文学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