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王制第九(2)

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愿禁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衰政,理②道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夫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乐安之。夫是之谓大神。《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注释]

①宜:通“仪”,法度,标准。②理:分别。

[译文]

可以成就王业的人:全是能用礼义来约束行为,能遵照法度来办理政事,明察秋毫,能随各种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而不会束手无措。这称为掌握了政事的关键。这就是可以实现王道的人。

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准则是:奉行的政治准则不超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法度不离开当代的帝王。政治准则超过了三代就太渺茫,法度离开了当代的帝王便叫作不正。不同级别的人穿衣服各有规格,住房各有准则,侍从各有定数,丧葬祭祀用的器具各有等级。音乐凡不合正声的全都废除,色彩凡不合乎原色的全都禁止,器具凡不合旧制的全都毁弃。这就是复古。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施的准则。

奉行王道的君主对臣民的审察办理:没有德行的不让他显耀,没有才能的不让他做官,没有功劳的不给奖励,没有罪过的不加惩罚。朝廷上没有无德无功而侥幸得到官位的,百姓中没有游手好闲而侥幸得到生存的。崇尚贤德,任用才能,授予的等级地位各与德才当配而没有疏失;制裁狡诈,禁止凶暴,加给的刑罚各与罪行相配而不过分。老百姓都明明白白地清楚:就算在家里行善修德,也能在朝廷上获得奖赏;就算在暗地里为非作歹,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惩罚。这称为确定不变的审处。这便是奉行王道的君主对臣民的审察办理。

奉行王道的君主会制定好赋税级别,办理好行政事务,管理好天下万物,由于这是用来养育亿万民众的。针对农田,按收成的十分之一征税;针对关卡集市,检查而不征税;针对山林湖泊桥梁,按时封闭开放而不收税。验定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定等征税,区分道路的远近获取不同数量的贡品。使财货粮米能够流通而没有滞留积压,让各地互通有无来帮助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故而,近处的人不隐瞒自己的才能,远方的人也不厌其劳地愿意为国家奔走,就算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投奔而听从驱使。这种君主能够称之谓人民的师表。这便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制度。

北方有奔跑的马,吠叫的狗,中原地区可以畜养使用它们。南方有羽毛、象牙、犀牛皮、铜精、朱砂,中原地区也可以利用它们。东方生产细麻布、粗麻布等衣料和鱼、盐,中原地区也可以穿、吃它们。西方出产皮革和彩色的旄牛尾,中原地区也可以使用它们。故而,住在水边的人也有足够的木材,住在山上的人也有足够的鱼虾。农夫不砍柴,不制造陶器,不冶炼铜铁,也有足够的器具。工人、商人不耕种田地也有足够的食物。故而,虎豹是够凶猛的,但君子能够剥它的皮来使用。天所覆盖的,地所承载的,无不尽其美好,充分展露出它们的才干。对上供给贤能的人们车服来装扮他们,对下供养百姓的衣食使他们享受快乐。这就称为大治。《诗经·周颂·天作》说:“天生这座高山,太王将它开垦。太王将它开垦之后,文王在这里安居立业。”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原文]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君子者,天地之参①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②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注释]

①参:并列。②长:抚养,养育。

[译文]

用各类事物的方法去治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用统括一切的方法去治理万事万物,从始到终,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般无始无终。要是舍弃了这个准则,那么天下就要衰弱了。天地,是生命的源头;礼义,是天下大治的源头;君子,是礼义的源头。学习研究礼义,熟悉贯通礼义,积累增加礼义方面的知识,极其爱好礼义,这是做君子的开始。故而天地生养君子,君子管理天地。

君子,是天地的参赞,万物的总管,百姓的父母。若无君子,那么天地就不能治理,礼义就没有头绪,上没有君主、师长的尊严,下没有父子之间的伦理道德,这称为极其混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从始到终,从终到始,它们与天地有上下之分是一样的道理,与千秋万代一样长久,这称为最大的根本。故而丧葬祭祀的礼仪、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仪、军队中的礼仪,其道理是相同的。让人高贵或卑贱,将人处死或赦免,给人奖赏或处罚,其道理是相同的。君主得像个君主,臣子得像个臣子,父亲得像个父亲,儿子得像个儿子,兄长得像个兄长,弟弟得像个弟弟,其道理是相同的。农民得像个农民,读书人得像个读书人,工人得像个工人,商人得像个商人,其道理是相同的。

水火有气却并无生命,草木有生命却并无知觉,禽兽有知觉却不讲道义;人不仅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还讲究道义,故而人是天下最珍贵的存在。人论力气不如牛,论奔跑不如马,但牛马却为人利用,为什么呢?由于人能形成社会群体,而它们却不能形成社会群体。人凭什么就可以结合成社会群体了呢?这是由于人有等级名分。等级名分为什么能得以推行?由于人有道义。故而,人类根据道义制定了名分就能和睦相处,和睦相处就可以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强盛,强盛了就能胜过别的事物。正由于这样,人才有可能居住在房屋之中;正由于这样,人才能依次排列四季,管理万事万物,使天下所有人都从其中获益。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其他的原因,而只是得利于人类社会的名分和道义。

人活在世上不能离开社会群体,不过结合成了社会群体之后没有划分等级名分就会发生争夺的事情,一旦发生争夺的事情,就会爆发动乱,一旦发生动乱就会导致离散,一旦离散就会减弱力量,力量减弱了就不能战胜外物,故而也就不可能在房屋中安居了。这是说人们片刻也不可以丢掉礼义。

能用礼义侍奉父母称为“孝”,能用礼义侍奉兄长称为“悌”,能用礼义侍奉长辈称为“顺”,能用礼义驱使百姓称为“君”。君,就是擅长把人们组织起来的人。组织起人们的办法得当,世上万物就各得其宜,猪、羊、牛等六畜就可以生长,一切生物都能得到生命。故而,养育生长适时,六畜就发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茂盛繁殖;政令适时,百姓就可以统一,贤才良将就会心悦诚服。

[原文]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湾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①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序官:宰爵知②宾客祭祀飨食牺牲之牢数。司徒知百宗城郭立器之数。司马知师旅甲兵乘白之数。

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

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

相高下,视肥绕,序五种,省农功,谨蓄藏,以时顺修,使农夫朴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

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顺州里,定廛宅,养六畜,闲树艺,劝教化,趋孝弟,以时顺修,使百姓顺命,安乐处乡,乡师之事也。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

修埰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

折愿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变,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

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度其功劳,论其庆赏,以时慎修,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全道德,致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之事也。故政事乱,则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

[注释]

①与:通“举”,统率。②知:掌管。

[译文]

圣王的准则是:草木开花结果的时期,刀斧不可以进入山林,不夭折草木的生命,不断绝它们的生长。鳖鱼、鳄鱼、泥鳅、鳝鱼等产卵时,鱼网毒药不可以进入江河湖泽,不夭折它们的生命,不断掉它们的生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个季节都不失时机,故而五谷源源不断,人民就有余粮了。池塘沼泽河川,严格地在一定的时期禁止捕捞,鱼类就会丰饶,人民就能够有多余的食用。砍伐种植都不失时机,于是山林不会光秃,人民就有多余的木材了。

圣人的功用是:上考察天时,下安置地上万物,充满于天地之间,大用于万物之上。这种大用细微而又显著,短暂而又深长,狭小而又广大,到达最高智慧,既博大而又极其简约。故而说:用礼义这个总准则去统率各种具体事物而正当地治理国家的人,就称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