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力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3)

根据这个效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人们平常总认为自己很了解真实的自己,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暗示,往往以外在的标准去判断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的认识不准确。如,当你和朋友一块从煤矿里面出来,然后你看到你的朋友脸上有块煤黑,于是你也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脸,想知道脸上是不是也一样,即使你不曾摸过一点煤渣。这就是因为朋友脸上的煤黑给了你影响或暗示,使你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偏移。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明朝末年,有三个秀才一起结伴进京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因此三人就请教那位算命先生,三个人此次考试的结果如何。算命先生用手指掐算了半天,在三人面前伸出了一根手指晃了晃,弄的三人一头雾水。有个秀才问道:“这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三个人见问不出来,也就只好走了。考试完以后公布成绩,三个秀才全部考中。于是秀才们都说算命先生非常厉害,算得太准了。

实际上,算命先生的一只手指可以有多种含义,既可以表示“一起中了”,又可表示“一起不中”、“只有一个不中”或“只中一个”,三个秀才会出现的四种情况都包含其中了。因此,无论三个秀才最后的考试结果怎样,算命先生都会蒙对。如此看来,算命先生只是另外一个巴纳姆先生罢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我们更倾向于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这也许就是算命术大行其道的原因。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认识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唯有自知才能认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扬长避短,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社会中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人难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很多人经常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常常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或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所以会常常伫立在十字街头徘徊。

心理学家提示:

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作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所利用。在生活中,要学会认识自己,而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别人虚无缥缈的判断。

■心理暗示下的羊群

■在英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里面,主人公庞大固埃为了向同船的商人报复,把他那只咩咩叫个不停的领头羊扔到大海里去了。其他所有的羊一个个跟着齐声叫唤,一连串地全都往海里跳,看谁比谁跳得快,拦也拦不住。

商人眼看自己的羊个个往海里跳,非常害怕,想尽办法拦住它们,但是无济于事。全部的羊跟绳子穿起来的一样全都跳进海里淹死了。最后,他在甲板上抓住一只大肥羊的羊毛,心里想拦住它就可以救其余的。没想到那只羊身强力壮,带着卖羊人一起跳进了海里。■

亚里士多德勒斯在《动物史》第九卷里曾说过,羊是世界上最傻最愚蠢的动 物。在经济学中也将投资中一股脑的跟风现象称之为“羊群效应”。在生活中,我们将其归结为“从众心理”。

就像故事中那群羊一样,“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或行为现象。现在我们说某人“人云亦云”、“没主见,随大溜”,其实都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我们趋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人吐了一口痰,然后自己低着头盯着这口痰,结果,人就会聚过来,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据说,老师在一次给同学们讲课时,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人座位上经过,边走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闻空气中的味道。”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举起苹果问:“有哪位同学闻出来了?”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好,还有其他同学闻到了吗!”

同学们左看右看后回答。

“我再让大家闻一遍,请大家注意空气中的苹果味!”

最后,他回到讲台问:“这次大家有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

这次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大家闻到了什么?”老师问

“苹果的香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是,”老师说,“这只是一个假苹果,它并没有苹果的香味!”

学生们并非有意撒谎,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在起着作用。自我暗示强的人,他们容易无条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观念和说法。

自我暗示的有其不利一面,日常生活中有人听到一些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就认以为真,一些广告大肆宣传某个商品好,自己就认为好。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心理暗示原理,花言巧语,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引诱哪些警惕性不高的人干一些违法或违反社会道德的事,以从中谋取私利。

不仅如此,从众心理甚至会产生更加负面的效应。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人遭遇到了车祸严重受伤,肇事司机见状怕吃官司,开车逃逸。后来围观的人看到这个伤者的摩托车后备箱中,露出了一沓人民币,在一片起哄声中,50多名过路的群众将所有的钱一抢而空。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一边在慨叹世风日下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从众心理在起着消极的作用。这些人都在进行这样自我暗示:大家都在抢,又不是我一个人在抢;法不责众;出事大家都有份,于是一波哄抢大潮是不可避免的了,人群成了自我暗示下哄抢的“羊群”。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做事时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盲目从众意味要以放弃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代价,接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我们的创新意识,革新观念在头脑中就这样不复存在。

生活中,我们要回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心理暗示的力量:

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跟着别人走路会使你步入歧途。改变自我心理暗示,就要学会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到底我们要怎样“做自己的主宰”

成功学界有一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这里所说的意念可以看作自我暗示。

同样,一切失败,一切贫弱,也都源于你的自我暗示。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便决定了自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从而也就导致了自己有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以及精神状态,这就是一个人是否弱与强、贫与富、失败与成功的基本原因。

心理暗示像一条奔流急湍的河流,你如果善于引导,就可以控制它的方向,将它流入农田进行浇灌,进入工厂开动机器;或者可以比作一匹奔放在原野上的骏马,你如果你懂得如何驾驭它,你就可以决定它奔跑的方向,让它代替脚力,为你加快行程。

人们常说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人何以能主宰自己,最恰当的说明实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向自己的潜意识心智传达命。通过自我暗示,你可以成为你希望的样子。爱弥儿·柯尔在《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主导人的是心理暗示,而不是意志力。

心理暗示包含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与行为,而不同的选择与行为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何有效的运用心理暗示呢?通常来说,使心理暗示发挥作用有以下几个方法:

1.有意识的重复,直到无意识的重复

一句话,一个表情,运动场上一次投篮,特警面对危险的一次把枪动作,都能深化到潜意识中。这就是重复的作用。每一次重复,就在你的心理潜意识中输入一个程序。因此,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坚守住我们的一个信念,都要掌握这一规律,那就是不断地自我暗示,不断地重复暗示。

2.内模拟

当一个人的内心在想什么事时,他的表情会不由地模拟什么,叫做内模拟。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雅的谈吐,走路姿势,我们的表情也会内模拟;甚至在比赛中,看到精彩的射门和投篮,表情也会不由自主的内模拟。我们的观想暗示、成功预演就是以内模拟的规律为依据的。

3.替换定律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潜意识只能在同一时间内主导一种感觉。所以,如果你的头脑中满是挥之不去的消极意识,可以给头脑中灌输一种积极的意识代替。许多的科学实验结果证明,正面暗示能够使我们成功,而负面的暗示则阻碍我们成功。

心理暗示的力量:

有人说,我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心理暗示的控制。其实,别人的心理暗示也是通过你的意识,然后又传达给自己的潜意识的。

只要你想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心理暗示,选择正面的暗示,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于一个快乐的身心状态,创造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