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之生活篇(13)

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心理前提。哲人卡莱尔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说真正的幽默不是发自头脑,而是发自内心。所以我们要养成孩子良好的情绪,引导孩子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乐观面对现实,不怕失败;教导孩子善于体谅他人,学会雍容大度;让孩子信任自己,对自身的发展充满希望。孩子多一分乐观、豁达、自信,就多一分幽默。

2、锻炼敏锐思维。幽默常常需要机智。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让孩子观察事物时有独特的角度,不因循守旧,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新颖。培养孩子深刻的洞察力,可以让孩子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将幽默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幽默是一种智慧、博学的表现。幽默感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和活泼语言的基础上。一个人只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一个人只要有鲜活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才能表达幽默的想法,达到幽默的效果。

因此,要培养孩子幽默感必须让孩子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使孩子不断从各类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中撷取幽默的宝石。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幽默故事,机智故事,脑筋急转弯等等,训练孩子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孩子语言的丰富性。学校可以组织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这对培养孩子幽默感大有裨益。

3.父母的幽默素养对孩子幽默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我们强调的是父母的幽默素养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让孩子学会幽默,父母必须懂得幽默。

父母要有良好的幽默素养。父母的幽默决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浮躁夸饰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低级趣味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父母只有富有爱心,富有激情,知识渊博,平等对待孩子才能幽默。在幽默中,让孩子和自己一起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与理智上的启迪,让孩子在会心一笑中获得许多意味深长的感悟,真正感受到幽默之美。

4.鉴赏幽默作品。具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有较强的幽默领悟力。欣赏幽默作品是提高孩子幽默的领悟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愉悦孩子情绪、启迪孩子心智的妙方。幽默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漫画、故事、诗歌、音乐等。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来自孩子生活、为孩子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幽默作品,供孩子欣赏。比如给小朋友讲述一篇名为《珍珍姑娘》的故事:“有个叫珍珍的小姑娘,吃东西十分挑剔,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结果变得又瘦又小又轻,被蚂蚁抬走。她在音乐会上唱歌比蚊子声音还小,在运动会上……”故事用夸张的对比勾勒出珍珍这个形象,会让孩子们觉得十分可笑。孩子们很快意识到挑食的坏处,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此外,启发孩子幽默的领悟力还可以留心收集一些优秀孩子漫画,制成挂图引导孩子欣赏,视觉幽默理解力很强的孩子,漫画一挂出就会引得他们哈哈大笑。

5.鼓励孩子大胆表现自己的幽默。随着孩子对幽默作品的兴趣和领悟力的提高,我进一步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幽默。讲述、表现是提高幼儿幽默能力的法宝。我和孩子在表演区的“星星小舞台”里开设一个“开心快车角”,在四周贴上各种夸张的笑容图,并特制两个开心话筒,供孩子们自由表达。孩子们争着上台讲述各种来自画册、电话以及生活中的小笑话。文棋说了一则小笑话,一个孩子抱着没气的气球对着老师大叫:“老师,我没气了!”平时不善言辞的新梅也讲了一位爱花的老伯撑着雨伞到雨中浇花的小幽默。孩子们在“开心快车角”既锻炼了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胆量,又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在妙趣横生的话语中陶冶了情操,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自从我有意识给予孩子幽默的熏陶后,从孩子那开心、愉快的笑声中,从那一张张日渐开朗的笑脸上,从日益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从自己更加宽容、超脱的心境中,我看到了幽默的力量。大家不妨一试,定有裨益。

总之,父母要善于艺术而幽默地和孩子相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严肃的父母培养的孩子严谨,幽默的父母培养的孩子机智。如果父母幽默的带着和蔼的微笑和孩子交流,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愿我们的素质教育增添一些幽默伴随孩子成长。

★艺术才能,让一切更精彩

每一个父母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既可以让孩子得到艺术的熏陶,又可以为孩子的将来拓展更多的生存渠道。因此,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班就成了父母最热心的事。

亨利·摩尔是英国著名的雕塑家,是20世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这次,他有12件雕塑作品在北京北海公园湖边展出。

10月的北海公园,柳树依旧婀娜多姿,秋风袭来,撩起人们无尽的情怀。几艘船在波光鳞鳞的湖面上荡漾,勾起我无边的思绪和暇想,仿佛我跟着船一起在动、在漂;只有那对面巍然不动的白塔,才让我明白身在何处。漫步在北海湖边,伴着柳枝、伴着鸟鸣,伴着湖水,伴着亨利·摩尔的雕塑,我仿佛走在人间仙境,仿佛步入艺术殿堂,领略着艺术和自然风光的和谐美。

“妈妈!”是儿子那甜甜的声音把我拉到现实。他和几十个小朋友,用画笔、心和手去勾画亨利·摩尔雕塑的“母与子坐像”。他的画接近尾声时,有一位报社记者想拍儿子的画和雕塑,他欣然同意了。

他画完了一张之后,已是中午。我想带他和78岁的母亲去饭店吃饭,他不同意:“不吃,要继续画第二张‘母与子卧像’。画完了画,四点钟还要到老师家上打击乐课。”

我被他的执著深深地感动了,于是给他买来了香肠、炸鸡腿、糯玉米。他按时完成了第二张作业。在此期间,我沿着湖边,一路小跑把亨利·摩尔的其他10件雕塑都摄入了我的相机里。他看着累得狼狈不堪、汗流满面的我,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声:“妈妈,辛苦了!”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被孩子那种毅力和精神所感动,还有那独特的艺术氛围,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艺术世界。我以前不知道亨利·摩尔的名字,更不了解他的作品。今天是因为陪儿子,我才认识了他,结识了他的作品,知道了他的作品是从人体结构以及自然物体,诸如石头和骨骼中吸取了灵感。这些作品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艺术家、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对表现形式本身所进行的毕生探索和颂扬。

回到家里,78岁的妈妈仔细地端详着外孙的画,在连连称赞的同时,自己不顾一身疲劳,拿起笔也画起了素描,并对我说:“我再不画那些花、草、鸟的画了,我也要画点雕塑、名画……”也许艺术的魅力、艺术的感染力就在于此。

和孩子一起迈入艺术的殿堂,享受那幽雅的快乐!

当孩子看到荧幕上出现碧绿的田野,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伴随着画面的变换,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似乎感受到了牧童的愉悦心情,陶醉在美妙的乡村景色中,禁不住伴着音乐晃动身体。

作为家长,使孩子和艺术结缘,将使他们受用无穷。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漠不关心,艺术的火花无声无息地被湮灭了;另外有一些家长则希望孩子成名成家,为自己捞来滚滚的财源,使孩子的艺术天赋扭曲了,变形了。

艺术潜能也是特殊才能,特殊才能不等于天才,后天的环境与后天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1.尽量为孩子创造机会。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要求水准忽高忽低,没有细微的教育方案,没有长远的打算,便不能使孩子艺术活动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应该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给孩子科学的指导。孩子一岁时就可以握笔“涂邪”了,将笔和纸交给孩子,特别是把颜色鲜艳的笔交给孩子,不仅使孩子画一的要求得到满足,也能刺激孩子视觉的发育,使手指、胳膊得到锻炼,促进小肌群的成长。假如此时父母看到孩子因一画而撕破了纸,笔也扔到地上便训斥孩子,就会在孩子稚嫩的心灵时种下笔和纸不可随便乱动的种子,那么,这个孩子长到可以不撕纸的年龄时,已经不喜欢这种最普通的文化用品了。

2.关心孩子的各种兴趣。孩子对事物感兴趣时,也是最有指导效果的时候,错过这一时机,将给孩子带来终生缺憾。日本孩子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地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

兴趣就是对这种潜在的种种细胞给予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则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增加。童稚期,大脑细胞需要多种刺激,从而为具备多种功能作准备。兴趣的变化不是坏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加的表现。当孩子想知道事物的名称。或者想叫父母给他们念书讲故事时,父母以“真讨厌”“我很忙”的态度予以拒绝,与一个个地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满足孩子的要求相比,其结果迥然不同。

3.让孩子自发地对艺术产生兴趣。父母想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的艺术才能,不要过于性急,急于训练孩子会打乱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孩子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父母急于求成的结果使孩子逃避超负荷的训练,因为繁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4.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乐趣。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时,随时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高度赞赏,即使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顾的问题,父母也要表示关心,承认孩子付出的努力。

在培养孩子艺术才能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关键在于理解与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发现、启发、引导、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也不要自暴自弃,作为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寻找教育的责任。

★领导能力,让孩子从容一生

传统观念认为,领导力是天生的,但是我们现在知道,领导力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这就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学校已经把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引入正常教学实践中,中国的许多教育专家也越来越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们发现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都是可以通过对孩子的培养获得,比如胸襟开阔、能与人合作、能支持别人等。这也给家长培养孩子的领导力指明了道路。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应被视作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能够领导人们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兵兵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自己能当上班干部。可是,从入学到小学毕业,老师从来没有任命过兵兵担任过任何职务。这让兵兵心里一直很郁闷。

升入初中,新学期开学。班里面公开投票选择班干部,兵兵竟然被意外地推举为数学小组长。他欣喜万分,比当了班长的同学还要高兴。他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了。

放学后,兵兵迫不及待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我太高兴了,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妈妈笑着问:“你考了100分吗?这么高兴?”

兵兵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整天只关心分数呢?我今天被同学们投票选举为班里的数学小组长了!”

妈妈并没有被兵兵的喜悦感染,反而冷冷地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喜事呢?不就是一个小组长吗?又不是班长,当个小组长有什么好骄傲的!”

兵兵火热的心情顿时仿佛被冷水当头一浇,兴奋一扫而光,心里既难过又悲伤。

兵兵妈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渴望当上班干部,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态。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同学们选为小组长了,心里面有很多的兴奋和高兴,想与妈妈分享。可是,孩子心中特别珍惜和倍感骄傲的事情,在妈妈眼里却如此不值一提,甚至还遭到妈妈的刻意贬低,孩子如同被当头打了一棒,热情的火焰迅速熄灭,信心也会迅速坍塌。这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没有天生的领导者,只有后天造就的领导者。那些掌管着某一组织、负责着某一居民区及带领着某一运动队的男人与女人,都是尽心尽责的家长们所培养出的领头:这些家长们无不遵循了用于培养领导者素质——智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简单准则。他们的孩子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们会坚持自己的信念,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领导能力无论是在目前,还是在将来,都能让人受益匪浅。无论男孩子或女孩子,如果能在班里及课外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那么这要比他或她表现出较高的智力或考出较高的分数,更准确地预示着他或她成年时的成功。

是否能够在自己所管的4至5岁的孩子们中间,辨别出哪些是领头的孩子。答案是绝对的。这些孩子都比较自信,尊重成年人和与自己一般大的其他孩子,乐意让别的孩子和自己一块儿玩玩具,有幽默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好奇心。他们总是最先开始做某项事情,其他的孩子们则在一旁观望,然后在他们的带领下跟着做。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热情极具感染力。

那么,你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呢?以下所讲述的八条秘诀供你借鉴。

1.做一位积极推动孩子前进的家长。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家长首先告诉他或她:“我知道你完全能够做这件事!”等他或她把事情做完之后,家长再告诉他或她:“你做得棒极了!”

从孩子开始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家长就应当树立他或她的自信心。当孩子蹒跚地走到你的怀抱中时,他或她就赢得了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胜利;而你对他或她的紧紧拥抱,就会让他或她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当这些形成良性循环的时候,他或她也就会接连不断地取得成功。

2.让孩子们积极探索。一个小姑娘,在自家院内的泥坑里使劲地挖着一块石头。当她费力地把那块石头挖出来后,拿着它高兴地跑到了爸爸跟前。“爸爸!你快看看,我挖出了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她激动地对爸爸说。他的爸爸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很随便地说道:“你只是挖到了一块带着泥巴的普通石头。”女儿听爸爸这么一说,满脸的兴奋转眼间不见了。她把手中的那块石头扔掉,然后垂头丧气地走进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