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理布局——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2)
第三次,就是现在。2008年6月24日,晴,纽约曼哈顿。在第七大道745号大楼巨大的外墙电子屏上,“雷曼兄弟”的字幕不停地变换着各种鲜艳的颜色反复滚动。
2008年11月19日,阴,有风,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745号大楼巨大的外墙电子屏依然吸引眼球,不过滚动播放着的字幕已被“巴克莱资本”所取代,基色也变成只有蓝白两种。
9月15日,随着次贷危机进入第二个“高危期”,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告破产,但它并非次贷危机引发的破产首例。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陷入流动性危机而不得不委身摩根大通,美联储专门为该交易提供融资。7月份,金融市场形势再度恶化,随着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后,危机迅速升级。两个月后,为避免“两房”破产对美国和世界金融体系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
和雷曼同期落难的还有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只不过后者以一个更体面的价格被卖出,接手的一方是美国银行。随后,美国前两大投行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五大行中“硕果仅存”的高盛和大摩被迫转型,某种意义上也正式宣告了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的终结。这不仅体现在这些机构再不能不顾后果地从事以往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也直接导致了数十万华尔街精英丢掉饭碗。过去动辄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年终大红包”,也可能就此成为历史。
自认为帮助美林躲过一劫的塞恩,也无奈地宣布放弃期望中的1000万美元年终奖。大摩的麦晋桁也宣布当年不拿分红,就连被认为在本轮危机中受创最小的高盛,其CEO布兰克费恩、及其他六位高管也已被告知年底将没有年终奖。业界估计,相比上年,当年美国银行业的年终奖金可能缩水50%-70%,华尔街又一次面对艰难的日子。
●冬日已逝,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个最坏的年代,也是个最好的年代。在这个最坏的年代,我们遭遇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猛烈的金融海啸,“华尔街神话”伴随着高盛和大摩的转型而灰飞烟灭,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二战以来最深的衰退。随着金融风暴持续渗透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已走到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大步推进,让我们有机会见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七大央行联手降息的大胆救市举措,也促成了被视为“布雷顿森林第二”的G20金融峰会的成功举行,更让世人领略了主要国家动用数万亿美元刺激经济的决心,而中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尤其令人称道。
美国时间2008年11月15日,轰轰烈烈的G20华盛顿峰会降下了帷幕。如果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开端,这一天正好是危机发生两个月。全球20位领袖聚集华盛顿,无异于送给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最好的“双月礼物”。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紧锣密鼓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那么,中国能否在金融寒潮中独善其身?如何将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等进行了题为“危机悬疑调查:中国人信心有几何?”共有5436人参与。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有影响吗”这个问题,有五成受调查者表示“有影响,中国经济将进入缓慢增长期”。调查结果显示,87.41%的受调查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还将进一步往坏的方向发展,其中50.88%的受调查者认同“金融危机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将难以避免”,36.53%的受调查者认同“金融危机还将进一步大面积的爆发”。与此同时,超过4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全球经济大萧条不会出现,但全球性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
“金融危机爆发,你认为对我国的影响如何?”调查结果显示,50.24%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影响,中国经济将进入缓慢增长期”。这与公众对全球性经济发展形势的判断基本吻合。
“从中美经济相关度看,虽然两国经济发展互有交合,但中国经济涉足美国经济程度毕竟不很深,中国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稳定,内需强劲。但华尔街危机对我国影响有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所以,要办好自己的事。”“这场金融危机给各国金融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冲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融资结构与美国有本质区别,所以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网友表示。
“面对金融危机,你认为中国有哪些有利因素使我们可以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创造出庞大的内需带动经济发展”(42.08%,2035票)、“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但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32.9%,1591票)、“中国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29.63%,1433票)、“政府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宏观把握和灵活应对”(28.66%,1386票)。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而且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应对危机。如早在20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08年10月,央行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紧紧锁住农村改革发展,被外界认为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对外部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特别是11月9日,中国推出了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确定了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认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下滑。以上一揽子经济政策出台相当及时,对提升市场信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此外,在2008年前3个季度GDP仍保持了9.9%的增速。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公众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你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13%的受调查者认为“机遇大于挑战”(1914票),36.23%的受调查者认为“挑战大于机遇”(1772票),认为“只是挑战”的占受调查者的17.38%(850票),认为“只是机遇”的占受调查者的7.26%(355票)。由此可见,公众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几乎旗鼓相当。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从出口转向内需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变化。因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由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4万亿新政就是我们亮出的具体克服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牌’。”“由于中国当前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将使中国以相对较小的损失获得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动力。”网友纷纷表示。
与网友们的看法相比,有些专家的观点甚至更为乐观。如清华大学问题研究所史志钦教授表示,此次危机或许是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大良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一跃而成为区域龙头;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有可能确立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即便形势看起来不那么美好,但是,面对国家强有力的拉动内需的政策,以及全世界共同抵御金融风暴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依然要对明天充满希望:金融风暴“走”了之后,股市会一天天“暖和”起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信心比真金白银更可贵
2008年9月的纽约华尔街,人们惶恐不安。从美国房贷两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再到美林、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资银行被收购、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波及世界。2008年9月24日下午,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面对危机,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个人能够独善其身。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应该知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不是走过来了吗?亚洲金融风暴不是挺过去了吗?所以要坚信坏日子总会过去,幸福离我们已经并不遥远。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此后几十年中,中国人虽然办了不少火柴厂,但由于原料贵、税收重、技术落后,竞争不过进口火柴,大半都垮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一位名叫刘鸿生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
一开始当然是困难重重,后来通过对生产技术进行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他所生产的火柴质量一再提高,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而且远销越南等地,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1930年7月,“鸿生”与正为亏损严重而发愁的荧昌、中华3家正式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刘鸿生被推选为总经理。由于增强了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和经验交流,公司各厂的生产面貌都大为改观,当年产量和销售量都达到了全国火柴产销量的22%,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
在发展火柴工业的同时,他还先后创办了水泥公司、码头公司、华东煤炭公司、章华毛纺织公司等,并投资银行、保险业务,成为集轻工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于一体的实业巨子。也就在1930年,刘鸿生在上海四川路建造了一幢8层的企业大楼,将公馆也迁到8层楼上。经过多年摸底、选择,他已网罗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在他们的协助下,刘鸿生坐镇大楼,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所有企业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就像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统帅,春风得意,达到了他一生中的顶峰时期。
可是,30年代那场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中国,城乡经济一片萧条。而日本对中国实行商品倾销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情况的恶化。刘鸿生的企业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勉强维持到1935年,终于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那时的上海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许多厂家关门倒闭、厂主自杀的新闻。“刘鸿生要倒”的流言也不断传出,银行、钱庄天天有人登门催还贷款,连刘鸿生的弟弟也认为他再也爬不起来了,硬要从哥哥那里提走他的现金存款。刘鸿生无法,只好拿出银行股票给他做抵押。
走投无路的刘鸿生,来到了宋子文公馆,希望宋子文能不忘当年老同学的旧情,替他将全部财产抵押给中国银行,换取资金渡过难关。宋子文躺在沙发上,看也不看他,冷冷地问:“你用什么作抵押呢?”刘鸿生忍痛回答:“我全部企业的股票!”哪知宋子文嗤地一声笑了,不屑地说:“你的股票如今不如草纸了!”刘鸿生又气又急,掉头就走了。
然而,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刘鸿生,就像所有有骨气的民族资本家一样,有一股不甘失败的硬气,他对自己的事业有信心,只要还有一丝缝隙、一点光明,他也不放弃求生存图发展的努力。终于,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伸出了支援的手,答应将他们银行贷给刘鸿生的一笔贷款延期一年偿还。这样,刘鸿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为了彻底摆脱危机,刘鸿生选定了自己的核心企业——火柴业作为突破口。当时,国内火柴业面临着洋货倾销、内争激烈、市场紧缩、价格猛跌的局面。刘鸿生仔细谋划,采取了“联华制夷、联美制日,发展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的步骤,以求达到限制生产、制止倾销、稳定价格的目的。随后,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国农业丰收等有利条件的刺激下,国内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刘鸿生的各种企业都开始转危为安,进入又一个高峰。
在20世纪30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国,又遭遇经济危机的打击,我们的民族资本家尚且可以凭借信心勇敢渡过难关。在全球各政府和金融机构联手对抗经济危机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沮丧放弃?
目前我们所遭遇的这次金融风暴,使得摆在我们面前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但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30年代不尽相同。美国实体经济,包括高科技经济基础还是好的。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历经风风雨雨,最终都渡过了危机,实现了新的发展。今天,国际社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经验更加丰富。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增长减速期”。当然,对于已经习惯了30年来两位数GDP增速的我们来说,这是很难适应的一件事情。被高增长、低膨胀数据宠坏了的我们,似乎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些变得不那么值得炫耀的数据。对此,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心态,重新树立信心。
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都有升降起伏的变化,盛极而衰本来就是自然规律。历史上那一次次的经济危机,曾让一些国家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中变得更加坚强,市场体制更趋完善,经济发展也愈加健康。对于中国来说,或许这次经济增速的放缓正是一个契机,可以让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变得更为健全,以往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弊病得以调整和解决。跑得慢一些,未必是坏事,或许可以让我们跑得更稳更远。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如此。因为信心,二战后的德意志民族看到“废墟上的花朵”而重新崛起;因为信心,松下幸之助挺过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劫后重生”的松下电器历百年而不衰。同样因为信心,我们将会同心协力度过这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