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心理学帮助你读懂对方心理(1)

★察言观色是一种能力

大侦探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已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形形色色、离奇古怪的复杂疑案 ,一经福尔摩斯的侦察分析,蛛丝马迹毕现,真相大白。在作家柯南·道尔的笔下,福尔摩斯完全是一个学识渊博、观察力非凡的人。

有一次,福尔摩斯同他的助手华生同时鉴别一块刚刚得到的怀表。华生的鉴别仅仅停留在怀表的指针、刻度的设计和造型上,不能发现一丝线索。而福尔摩斯凭借手中的放大镜, 看到了表壳背面的两个字母、四个数字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经过周密的 思考,福尔摩斯认为:那两个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个数字是伦敦的当铺的当票号码,表 明怀表的主人常常穷困潦倒;而钥匙孔周围布满的上千条错乱的划痕,则说明怀表的主人在 把钥匙插进孔去给表上弦的时候手腕总是在颤抖,因而这个人多半是个嗜酒成性的醉汉……

福尔摩斯在破案过程中,没有顾及这只怀表的新旧程度和价值,而是紧紧抓住那些与案 件有本质联系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 它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 在这当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这个渠道进入人脑的。因此 ,也可以把“观察”理解为“观看”与“考察”。

一个人的观察能力与他的知识、经验以及职业兴趣有着密切关系。对于同一块怀表,福 尔摩斯之所以能够比华生看到的更多,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那些不大明显,然而却是本质的特征,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掌握准确地观察人的方法,可以使你进一步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关系,从而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交活动中的焦点人物。

人的观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任务。在确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和 逐步解决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知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提高观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观察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俗话说:“谁知道 的最多,谁就看的最多。”一位富有学识的考古学家,能够在一片残缺不全的乌龟壳(甲骨 )上,发现不少重要而有趣的东西,而一个门外汉,却一无所得。

第三,观察应当有顺序,有系统的进行,这样才能看到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 ,而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设法使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事物各 方面的感性知识,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第五,观察时应当作好记录。这不仅对于收集和整理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十分必要和有益 的,而且也是促进准确观察的宝贵方法。

★通过眼神读懂对方心理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人体秘语》 作者莫里斯对人类的“眼睛”下这样的定义——它直径大约25厘米,但却像是从石器时代 以来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 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 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 密。所以,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

古代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正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斜焉”这说明,人的心底是善是 恶,都能从无法掩盖的眼神里显示出来。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 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 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 ,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 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 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 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

眼神里的心理,是人类的一个广阔领域。这里就两性和交往中的一些现象,略述于后。

眼神传递的心理,在两性关系上尤为突出。古时候,当两性相爱时,曾有“心许目成” 、“暗送秋波”之词,来表达他们的情花爱果。当今,两性较前复杂,使用的词语更丰富, 比如“眉来眼去”、“含情脉脉”、“眉目传情”、“一见钟情”等等。因此,眼神虽不是 有声语言,但恰似有千言万语随心传播。任何青年恋人,必然闪烁着双双秀美而深邃的眼睛 ,从中相互窥探会意对方内心深处的奥秘。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 常有声音和话语。”

男女用眼神来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对异性只看一眼,就故意将视线移开的人 ,恰恰表明其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凡是目不转睛注视对方,而不将视线 移开的女性,流露出她内心隐藏着某种秘密。男女双方不时地对视,是将对方引导到自己心 上,会情达意的交流。在使用眼神上,女性常优于男性,她只要流波转盼,就可以传达“我 们可以一起走了”。其含情脉脉,尽在不言之中,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男子的长时 间的目光注视,仔细地观察女子的体形和外表,那是寻找着心理上接近的融点。女子用近似 调情的眼神,捕捉着男方眼睛里隐藏着的喜讯,有时还会用眼部化妆,来增强它的效果。双 方深深地注视,瞳孔会迅速扩大,各自为对方的魅力所吸引而激动不已。浪漫的约会,往往 是在较暗的地方,以便双方瞳孔尽力扩张,使两颗爱心得以抚摸、渗透、交织、融合。

情侣目光交往,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胸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若是距离较远,则是两眼 与裆部之间的三角区,这种亲密的注视方式,有利于促进相互理解,也是从对方的心灵深处 寻觅着山野的幸福之花和阳光灿烂的明天。情人用眼睛所说的话,多是甜言蜜语,妙趣横生 的。当高朋满座时,他俩四目交织,她更领会了他所说的:“今晚还在老地方见”,他也得 到了她“OK”的承诺。如果她用不同的目光来回答,他也会领悟她所说的是:“没空。”

有一首古人咏少女偷看男子的诗:“相呼同伴到帐帷,偷看新来客是谁,又恐被人先瞥 见,却从纨扇隙中窥。”生动地反映了这位少女迫切希望与陌生男子交往的心理。在看的感 受中,最好看的还是情人。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不漂亮也好看。在爱河里游泳者的眼 里,情人是独一无二的神奇美丽。

夫妻间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多是关心、劝告和原谅。如在招待客人时,丈夫与客人兴 致勃勃地频频干杯,夫人只要用眼睛说:“血压这么高,还这么贪杯。”丈夫会以乞怜的眼 光表示:“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像我们前面章节曾提到的那样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也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着不同的心理效果。有种种表现:一旦被别人注视而 将视线突然移开的人,大多自卑,有相形见拙之感。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 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内向性格,不善交际。听别人讲话时,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 中在谈话者身上,表示对来者和话题不感兴趣。说话时,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 是真诚的倾听、尊重和理解。只注意自己手中的活计,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冷淡、心不 在焉的流露。仰视对方,是尊敬和信任之意;俯视他人,是有意保持自己的尊严。伴着微笑 而注视对方,是融洽的会意;随着皱眉而注视他人,是担忧和同情。面无悦色的斜视,是一 种鄙意;看完对方突然一笑,是一种讥讽;突然圆眼瞪人,是一种警告或制止;从头到脚地 巡察别人,是一种审视。彼此心存好感的两人说话,更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寓意通达;话 不投机的人相遇,一般都尽量避免注视对方的目光,以消除不快。有人在交际中,喜欢戴太 阳镜,即使在室内或阴影下,也不将眼镜摘下,是因为他不愿让别人从他一双眼睛发现他的 秘密。但是,戴着深色眼镜与人交往,目光不能等同的接触,会造成一些隔膜和不悦。

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的运用,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 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 ,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面部表情的目光,便于采取对策。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 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 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地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 好的默契,应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 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 ,这是常用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一直盯着对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隐情;

在言谈中,注视对方,表示让对方对自己所谈内容的注意;

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表示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者;

被对方注视时,便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看异性一眼后,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表示有着强烈的兴趣;

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

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

俯视对方者,想显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

视线不集中在对方,很快移开视线者,大都为性格内向者。

★通过视线读懂对方心理

人的视线活动方式,也反映着人的心态。一般认为,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 诚实。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在盯着不放。

相反,视线的移开,其情况又如何呢?一般认为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 为主动。另外,谈话中,有意处于优势地位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能站在上风,在最初的30 秒即能决定。当视线接触时,先移开眼光的人,就是胜利者。相反,因对方移开视线而耿耿 于怀的人,就可能胡思乱想,以为对方嫌弃自己,或者自己谈不来,因此,在无形中乃对对 方的视线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对方的牵制了。正因为如此,对于初次见面就不集中视线跟你 谈话的挑战型对象,应特别小心应付。不过,同样是撇开视线的行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时 才移开视线,那又另当别论了。一般而言,当我们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隐瞒时,有人会产生 这种现象。一位名叫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曾经画过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抽象画,镶于大透 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减少偷窃行为。果然,在悬挂期间,偷窃 率大大减少。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对那些作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威胁,极力想 避开该视线,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觉,因此,便不敢进商店内,即使走进商店里,也不敢行窃 了。

在交往活动中,通过观察人的视线方向,也能透视人的心态。在交往中,如果面对异性 ,只望上一眼,便故意移开视线的人,大都是由于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譬如,在火车上 或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 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 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 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另外,行为学家亚宾高曼通过研究认为:对异性瞄上一眼之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 “我相信你,不怕你”的体态语。所以,当看异性时,并不是把视线移开,而是闭上眼后, 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复,就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尤其当女性这样看男性的时候,便可认 为有交往的可能。

★透过眼睛移动的情况读懂对方心理

在交往活动中,眼睛位置移动情况的不同,其心态也大不相同。譬如,当上级与下级讨 论工作时,上级的视线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级 ,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视线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 的人,总是希望对下级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但也有例外,这与职位高低无关,而是性格 原因。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人容易移开视线。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 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症”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 时间的长度。将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 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由此可知,性格内向 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通过面部表情读懂对方心理

传说韩愈在潮州做官时,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颗长牙,韩愈很讨厌,想回去好好收拾他。 韩愈回到府里,才下轿,看门的就给他一个红包,里面是和尚的牙齿。韩愈想,我想敲他的牙齿,并没有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后来韩愈才知道,他就是潮州灵山寺有名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

无独有偶,西方也流传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

创立了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被后人誉为唯物论的鼻祖。有一天,德谟克利特在街上偶然遇见一位熟识的姑娘,德谟克利特和她打了一声招呼:“姑娘,你好!”

第二天,德谟克利特再一次碰到与昨天同样打扮的那位姑娘时,却这样招呼道:“这……这……太太,你好!”一语道破之后,他便转身离去。

一夜之间成为“太太”的那位姑娘被德谟克利特看穿时,脸上恐怕要涌上害羞的潮红了。那么,德谟克利特是如何看穿那位姑娘“一夜之间变成太太”的呢?这是他仔细观察那位姑娘的脸色、眼睛的活动情况、面部表情及走路的姿态等一系列举止的结果。

据说,德谟克利特有时正吃着鲜美可口的瓜果,会突然从房间里跳出来,跑到地里去搞清楚瓜果为什么这么好吃。他就是具有如此极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所以才会具有如此神奇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