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交友要讲低调,水清无鱼人察无徒(2)

有一位推销员想让一家金属器具厂承接自己的一笔大业务,但该业务几乎没有利润。这家器具厂经营十分不景气,当时有一半工人不能上班,每个月只领50元的生活费。

这位推销员谈到此业务后,厂长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没有什么利润。而我们有很多业务,要做这笔业务就得加班,还得支付加班费,这样我们不仅不盈利,可能还会亏损。”

显然,这个厂长在说谎。面对撒谎的厂长,推销员工转移了话题,开始谈论目前国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待时机成熟时,推销员说道:“接受这笔业务你们的确没有盈利,不过正如刚才所言,目前的企业有多少能盈利呢?能正常滚动就很不错了,至少因为接受这笔业务,你们厂上不了班的100多员工可以上班了,可以有工资和一部分奖金,您看呢?如无异议是否可以定下来了?”

厂长一听,发现推销员了解底细,他为自己刚撒的谎表现得很是不自然,也来不及争辩就把手仰在额前,说:“好,好,我们就认了,为了这个朋友,亏就亏吧!”

如果推销员当时一语戳穿厂长的谎言,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厂长一定会很尴尬,并因此而恼羞成怒,从而拒绝这笔业务。可这样的业务在那个城市中只有这一个厂能完成,况且还无利可图。推销员没有直接指责对方说谎,而是很有涵养地间接地暗示对方,保全了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心存感激,这种感激就成了谈判的突破口,从而使业务成交。

有一位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每年都会应邀参加某单位组织的杂志评鉴工作。该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因为参与评鉴的都是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即便是这些人,也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令人疑惑的是,这位仁兄却能年年有此殊荣。在他快要退休时,他公开了自己多次被邀请去参加评鉴的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最关键的,他的职位也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面子。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他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多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正因为他能顾及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在日常生活中,保全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了顾面子,有的人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对面子问题嗤之以鼻,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会吃暗亏。

中国人爱面子,地球人都知道。与朋友交往,更是撇不开面子的作用。如果你不顾别人的面子,好朋友也会谈崩。如果你学会维护朋友的面子,你们之间的友谊必然会更进一步。

忌以自我的标准看人

英国作家霍贝斯曾经写道:“眼睛善于观察别人的人,一定疏于观察自己。”

的确,一般人看问题,往往会有两套不同的标准,当这个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用较宽松的标准来看待;但是,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他们认定的标准,可能就会变得严格许多。因为大多数人总是喜欢拿着放大镜到处放大别人的缺点,却只会拿着望远镜来检视自己的缺失。这就是一般人“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心态。

要消除这种心态,首先必须改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观点;其次是必须经常自问,当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最希望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然后,再将心比心,回过头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有一位太太不断指责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去做客,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窗户上的灰渍擦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遇到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误归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又是两回事了),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好,就想咬他一口,斜视久了看什么都不顺眼。

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会只看到自己的阴影,连别人看你,也只会看见你的脸上阴黑一片,这对你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最大的错误。

另外,不要奢望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以及行动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要让你身旁的人轻松自在,愿意和你交往。

这就需要你多些容纳和接受之心!

律己为何要严?因为不严会放纵自我,助长自己的无知和错误。待人为什么要宽?因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规范的待人之道,也是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

感情不要过度“投资”

心理学上有一个互惠定律,大致意思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地回报。于是有的人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你对别人过分地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首先,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这也是我们在互惠定律里阐释过的。

虽然人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如果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别人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你对别人适度地好,对方会感激你,也会回报你;如果你对对方过好,对方时间长了就麻木了,而你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得罪了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懂得珍惜了。而对方对你付出的不珍惜,反过来可能引起你的怨恨,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爱情关系里面,一个人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应该适当地向对方提出索取的要求,以保持感情付出的平衡。

在公司里面也有这个规律。有的老板一开始比较仁慈,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可是市场风云变幻,后来生意发展不顺利,公司财务吃紧,只好又降低员工的工资,而这又导致了员工的抱怨。作为老板,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过于乐观,不能把员工工资定得太高,因为你提高他的工资他高兴,你一旦降低,他就怨你,人大多如此。为了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许诺年底的奖金,但那要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为前提。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之辈,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容易利用。尤其是作为领导,尤其要懂得恩威并施的手段,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

交友也要看对象。生活中总是存在这种人,他们容易被人的好心所惯坏,认为别人给他的纯属理所应当。因此,做好事时也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