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秦纪(2)

韩非是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擅长刑法方面的学问,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上书劝说秦王:“现在秦国领土方圆几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统一,赏罚分明,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的。我冒死请求觐见大王,向您陈述破除六国连横的计策。大王依从我的主张,推行以后,如果各国联盟没有破除,赵国没有攻下,韩国没有灭亡,楚、魏不来臣服,齐、燕不来依附,秦国不能称霸,四邻不来朝拜,大王可以杀了我,并在秦国示众,用以警告为您出谋划策都没有尽力的人。”秦王听了很高兴,但他害怕韩非是韩王派来游说的,并没有任用韩非,而是准备再观察几天。

李斯见秦王赏识韩非,就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又是韩国的公子。现在我们要兼并诸侯,韩非毕竟会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打算,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却留他性命,让他以后回到韩国,真是后患无穷啊。不如想个办法把他杀了。”秦王觉得有道理,就把韩非交给狱吏治罪。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服毒自尽。韩非想向秦王申述,却又见不到秦王。后来秦王后悔,派人去赦免韩非,但韩非已经服毒身亡。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公子,也是法家集大成者,是个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的理论被秦王朝作为政治纲领得到了实践。但他作为韩国的公子,却出卖自己的家国,还斩钉截铁地说要帮助秦王成就霸主之位,其人品被后人质疑。

李斯作为秦国的主要谋臣、国相,他设下了一统天下的妙计,而韩非是他的同学,他觉得这个人如果回到韩国或者在秦国得到重用,都对秦国的统一大计会形成很大的障碍。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目标,他必须排除障碍,而韩非就是他必须除掉的一个。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不讲礼数,太子丹感到委屈,就偷偷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十分怨恨秦王,心思报复,就询问太傅鞠武有没有好计策。鞠武建议西面与韩、赵、魏结盟,南面联合齐、楚,北面结交匈奴,然后找机会攻打秦国。太子丹认为这个计策耗时太长,令人心中烦闷,不能等待。于是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寻找能够刺杀秦王的人。

过不多久,秦将军樊于期在本国获罪,逃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他,并将他安排妥当。鞠武劝谏太子丹不要为了结交一人而得罪秦国。太子丹不以为然。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是一个贤能的人,便带着优厚的礼品去求见。太子丹言辞谦卑,对荆轲说:“现在秦军已经俘虏了韩王,又举兵往南攻打楚国,往北进逼赵国。假设赵国抵挡秦军,那么战祸一定会蔓延到燕国。燕国弱小,经不起战争的消耗,哪里能够抵挡秦军!而各诸侯国都向秦国屈服,不敢联盟抗秦。”

荆轲说:“太子心地善良,是燕国百姓的福气,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呢?”太子丹赶忙回答说:“以我个人的想法,如果真能得到一位武艺高强的勇士,让他出使秦国,乘机劫持秦王,逼秦王把侵占的土地归还各诸侯国,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桓公归还鲁国的失地一样,能如此,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他不答应,就一刀杀死他!秦国的大将都领兵在外,国内发生变故,君臣之间就会互相猜疑。各诸侯趁机结成抗秦联盟,就一定能打败秦国。希望您多加考虑这事!”

荆轲答应了他。太子丹安排荆轲住进上房,自己每天都去探望。凡是能供给荆轲享用的,都竭尽所能去办。

王翦攻灭赵国后,太子丹很害怕,他让荆轲尽快动身前往秦国。荆轲说:“我这一去没有能够取信于人的东西,没办法亲近秦王。我希望得到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州一带)的地图,再加上樊于期的人头。秦王现在最恨的是他,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人头,秦王一定会接见我,并且没有戒心,这样我才有机会报答太子。”太子丹说:“樊将军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忍心杀他呢?”

于是,荆轲私下见樊于期,说:“秦王对待将军您,可以说仇深似海,您的父母宗族都被杀害!据说现在他又以黄金千两、封地万户来求您的头颅,这个仇您打算怎么报呢?”樊于期长叹一声,流着泪说:“难道我不想报仇吗?可是凭我自己的力量怎么能够做到呢?你有什么办法吗?”荆轲说:“我和太子商量好了,愿意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希望能得到您的头颅,我拿去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接见我,我左手拉他的袖子,右手用剑刺他的胸口,这样,您的大仇也报了,燕国受欺凌的耻辱也洗除了。”樊于期说:“这正是我日夜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事啊!”于是自刎而死。

太子丹听说后,跑去伏尸痛哭,但人已经断气,也没办法,就用盒子把樊于期的头颅装起来。

太子丹事先已经准备好天下少有的锋利匕首,并用剧毒浸泡过。用人做试验,只要沾上一丝血液,没有不立刻死去的。太子丹将匕首交给荆轲,让荆轲打点好行装,派燕国勇士秦舞阳作为他的副手,出使秦国。

前227年,荆轲到达咸阳,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通过其求见秦王。秦王十分高兴,穿上朝服,召集群臣以九宾大礼接见荆轲。荆轲捧着地图进献秦王,并为秦王打开图卷。图卷完全展开的时候,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立刻拉住秦王的袖子,拿起匕首刺过去,匕首还没刺到,秦王已经受惊而逃,扯断了袖子。荆轲立刻去追秦王,秦王仓促之下拔不出剑,只好绕着柱子躲闪。

这时群臣都慌作一团,事情来得太突然,以致他们都失去了常态。秦国法律规定,群臣在大殿之上不准携带兵器,因此大家只好一起徒手上前扑打荆轲,一边喊:“大王,您背着剑呢!”这句话提醒了秦王,他这才将剑拔出来砍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受伤,行动不便,就拿匕首向秦王掷去,但被铜柱挡住了。荆轲自知行刺失败,大骂着说:“这件事没有成功,都是因为我想要秦王亲口答应归还土地,我辜负了太子对我的厚爱!”结果,荆轲被分尸示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畔的这首悲壮的歌至今传唱不衰,荆轲作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颂扬。千百年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来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和侠义精神。荆轲很勇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但荆轲又很可笑,去行刺嬴政,原本是要拯救燕国,结果没有成功,却让秦王更加想灭掉燕国。

王翦破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怯啊!”秦王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兵士进攻楚国。王翦便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回到家乡颖阳。

第二年,即前225年,李信进攻平舆,蒙恬率军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并攻占了郢都。于是率军向西进发,与蒙恬的军队在城父会师。楚军紧紧跟随秦国的军队,三天三夜不停顿地宿营,大败李信军队,楚军攻入秦军两座营垒,杀死了七个都尉。李信仓惶逃回秦国。

秦始皇后悔当初没有听老将军王翦破楚的计策,为挽回败局,只好请解甲归田的王翦再次出山。于是,秦始皇亲自来到王翦的家乡颖阳,言辞恳切地对王翦说:“望将军莫记寡人之过,带兵征楚。即使将军有病,也应以国事为重。”王翦推辞说:“我实在是有病在身,不能带兵。”秦王说:“将军不要再推辞了!老将军一向气度非凡,不要耿耿于怀了。”“大王你一定要我带兵,非六十万人不可!”王翦对秦王提出了要求。秦王说:“就按照将军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王翦统率六十万人去攻打楚国。临行前,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王翦请求赐予肥沃的土地和田宅,数量很多。秦王说:“将军你放心去吧,等到凯旋的时候又何必担心贫穷呢!”王翦一本正经地说:“做大王的将军,立了功,最终得不到封侯,所以得趁着大王看重我的机会,多置些田产田宅,为我的子孙留下产业啊。”秦王听后大笑。

王翦领兵出发,到了武关,先后五次派出军使返回秦国给秦王送书信,请求给予良田美宅。他的部将说:“王将军你索要田宅做得过分了!”王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

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人听说王翦增加兵力来进攻,于是动用全国兵力抵抗王翦;王翦坚守营垒不跟楚军作战。楚军多次挑战,王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天休养士卒,让他们洗沐,并给予好的食物,以此安抚士卒,还与士卒共同进食。过一些日子,王翦派人询问军中兵士在做些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的游戏,个个精力充沛,蠢蠢欲动!”王翦说:“时机已到,可以作战了!”王翦追击楚军,下令勇士攻击,楚军来不及防备,大败。到了蕲县,取了楚国将军项燕的首级,王翦大获全胜,乘势夺取并平定了一些城邑。

前223年,王翦、蒙武俘获楚王负刍,将楚国的土地设置为楚郡。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的全部土地,降服了南越君长,设置会稽郡。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王翦在伐楚之时,用请求赏赐田地来消除秦王的疑心,并成为一个典故,王翦请田由此而来。王翦请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词。从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师回朝,秦王都不曾表示过怀疑,实属难得。

秦始皇焚书坑儒

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

前213年,丞相李斯上书说:“从前各诸侯相争,都用丰厚的待遇吸引宦游的士人。现在天下安定,法令统一,百姓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士人应该熟悉法令。

“当今的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法令,而去学习古代的知识,用古代学说来批评当今社会,一起攻击法令,惑乱百姓。这些人听说已经颁布新的法令,就各用自己的学说议论它,在家则心生非难,出门又街谈巷议,靠夸耀主上来获取名声,靠标榜不同见解来显示高明,带领群众制造反面舆论。这样的事若不及早杜绝,就会使君主的威信下降,臣下之中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别互相攻击。

“我建议命令史官,把史书中凡不是秦国撰写的全部烧毁。只要不是博士官所掌管,天下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的言论著作,都必须上交给郡守或郡尉集中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斩;用古代的理论批评当今社会的,族诛;知情不报的,与犯者同罪;命令发布三十天,还敢私藏以上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并罚去做苦力。医药、卜筮、种植等方面的书可以保留。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让他以官吏为师。”秦始皇下令照办。此即所谓的“焚书”。

第二年,侯生、卢生互相讥讽议论秦始皇,害怕罪责难免,于是逃走了。秦始皇听说后,气愤不已,说:“卢生这些人,我对他们那么尊重,赏赐也很丰厚,现在居然诽谤我!那些还在咸阳的儒生,我要派人去查问,看看还有没有人妖言惑众扰乱百姓。”于是下令御史对儒生一一盘问。

儒生之间互相牵连告发,最后捕获有罪之人四百六十多名,都在都城咸阳被活埋,并通报天下,用以警示后人。此即所谓的“坑儒”。

焚书坑儒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利于社会发展,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手法残忍,残暴。秦始皇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十五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胡亥发假诏篡位

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在平原津这个地方病倒了。秦始皇对“死”字很忌讳,于是群臣中没有人敢提始皇死后的事。不久,秦始皇病情加重,他才命令中军府令掌管符玺的赵高给长子扶苏写诏书,说:“回来治丧,到咸阳会合后安葬我。”诏书已经封好,在赵高那儿。但为了让自己能够永远地享受荣华富贵,赵高没有交给使者送出。

七月二十日,秦始皇在沙丘平台宫(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驾崩。因为君主在外驾崩,丞相李斯害怕各皇子争位引发天下大乱,因此秘不发丧。把棺材藏在有帘子遮荫的车子里,由秦始皇以前宠幸的宦官在车中假冒秦始皇,偷偷运回咸阳。只有胡亥、赵高还有受宠幸的宦官等五六人知道这件事。

当初,秦始皇尊宠蒙氏兄弟,对他们十分信任,蒙恬在外为将,驻守边疆,抵御匈奴。蒙毅在朝中参与谋划,有忠信之誉,就算是位居将相的人也不敢与他们有所争执。赵高从小就被阉割了,秦始皇听说他天生神力,又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当中车府令,让他教导胡亥怎样断案。胡亥很宠信他,赵高越来越张狂。赵高犯罪,秦始皇让蒙毅处理,蒙毅认为赵高依法应当处死,秦始皇看在赵高办事机敏的份上,就把他赦免了。从那时起,赵高开始怨恨蒙氏兄弟。

赵高向来受胡亥宠幸,又怨恨蒙氏兄弟,于是秘密劝说胡亥,请求假造始皇命令杀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他的计划。赵高又说:“不和丞相合谋,恐怕大事难以办成。”于是去见丞相李斯,说:“始皇给扶苏的诏书与符玺,都在胡亥那儿。立谁为太子,就凭丞相您与我二人说了算。您看这事如何?”李斯说:“怎么能说这种亡国之言!为人臣子是不应当议论这些的!”赵高笑了笑,问:“您在才能、谋略、功劳、人缘以及是否受扶苏宠信,这五个方面能否与蒙恬相比?”李斯回答:“比不上。”赵高说:“是啊,一旦扶苏即位,一定会任用蒙恬为丞相,那时您就不能够身怀列侯印玺而荣归故里了。胡亥仁慈忠厚,可以做继承人。希望您考虑周详,决定此事!”

李斯认为赵高说的话有道理,决定与赵高合谋,假称得到始皇诏令,立胡亥为太子。另外伪造了一封诏书给扶苏,责备他不能开辟疆土,建立功业,反而屡次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抱怨,怕不能回来做太子,赐死。大将蒙恬不但没有监督好太子,却参与他的谋划,也一并赐死,将军权交给副将王离。扶苏看完诏书,哭了起来,进入内室想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