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寻根问祖,简说中华姓名的由来(4)

秦代之后赋姓与先秦赐氏的另一个区别是,先秦赐氏导致一个前所未有的氏号的产生,如舜赐其驯龙之官为豢龙氏,就标志着豢龙氏族和豢龙氏号的产生;而秦代以后的赋姓则只是将一个现成的姓赋予一个人及其后代,而这个人原来亦有姓,例如,天子可能把他的姓赐予他的亲信,特准后者随他的姓。由此可见,秦代之后的赋姓并不导致新的姓氏的产生,而只是导致某些家族姓氏的改变而已。

秦代之后的赋姓活动最常见的是皇帝将自家的姓赏赐给臣下,作为对后者的奖赏,而臣子能随皇帝的姓,虽不得不抛弃祖先的姓氏,有改宗忘本之嫌,但与皇族攀上本家,却仍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的幸事。

秦末楚、汉之争时,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有一个齐人娄敬,此人能言善辩。刘邦取得江山之后,商议建都大事,由于刘邦手下都是东方人,众人皆议提建都洛阳,只有娄敬力排众议,说服刘邦建都长安,以得天下形势之要,从而奠定了汉家数百年基业。刘邦建都长安后,心中高兴,于是特许娄敬姓刘,改名刘敬。

唐代皇族姓李,唐开国后,许多追随李氏家族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开国元勋也得以赐姓李氏。如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以及邴元纮、胡大恩、祁子和、董忠臣等,均因赐姓而改姓李氏,于是,这几支的罗、杜、邴、胡诸姓从此之后就改姓李了。

又如天宝年间的功臣安重璋,因安禄山反叛,遂上书玄宗说“耻与逆臣同姓”,玄宗嘉其忠心和气节,特批其“徙籍京兆,举族以李为氏”。安重璋家族因此得以改姓为李,可谓“弃暗(安)投明”。

盛唐之世,中外文化交流盛极一时,不乏异族人仰慕中华文明大唐繁华,一心归顺唐王朝,由于其异族色彩的姓氏与汉族姓氏格格不入,他们往往改为汉姓,而唐天子也大开方便之门,为一些投诚归顺的异族首领等赐姓李氏。如唐太宗时,鲜卑拓拔赤辟率部归唐,太宗赐姓李氏;太宗时还以契丹首领库克为松漠都督府都督,并赐姓李氏;唐玄宗时,沙陀族首领朱邪赤心归唐,玄宗亦赐其姓为李氏。现在李姓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姓之一,或许与唐代许多异姓改为李姓不无关系。

宋代皇帝在赐姓方面也十分慷慨。宋神宗时,西藩木征率河、洮二州投靠宋朝,神宗赐其本人及其诸弟皆姓赵,并分别赐名为思忠、继忠、济忠、绍忠、醇忠、存忠等,可见其赐姓不过是为了获得被赐姓者的忠心。另外,西羌的降赞归附宋朝,宋王朝亦赐姓赵氏,后来建立西夏国的赵元是即是其后人,西夏的历代皇帝均以赵为姓。

明代皇帝姓朱,他们也把朱姓作为“无形资产”到处“收买人心”,如蒙古人就一度得赐朱姓。皇姓确实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但也不能滥用,否则会贬值,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普天下人都姓了皇姓,则皇姓也就不足为贵了,因此,历代皇帝还常拿别的姓氏赏赐给臣民,而并不总把皇姓随便予人。如汉代的扶嘉,原不姓扶,汉祖刘邦为嘉奖他扶翼汉室的功劳,因赐姓扶氏。西汉名将李陵的后裔后来归顺魏朝,因是在丙殿被魏帝召见的,故赐姓曰丙。历事唐朝五代皇帝的员半山之祖,本来姓刘,自梁人魏,由于其德操颇像战国时的伍员,遂赐姓为员,其后人即以员为姓。唐时回鹘国的宰相原叫爱邪勿,唐朝皇帝赐其姓为爱,名弘顺。后唐时契丹耶律阿保的长子耶律突欲投靠后唐,唐明宗赐姓东丹,后来又赐姓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郑和,本不姓郑,而姓马,是阿拉伯血统的元代功臣赡思丁的后裔,郑和是被明军掳入皇宫作太监之后才赐姓为郑的。蒙古人脱欢之父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其姓为薛,脱欢后来嗣父为官,得赐名为斌,薛斌之子在其父死后又得明成祖朱棣赐名为绶。蒙古人都帖木儿,于永乐年间率部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吴,赐名允诚。蒙古王子也于永乐年间归降,明成祖赐其姓为金,赐名为忠。

由于赐姓,导致不少家族的姓氏发生改变,使后人的姓不同于先人的姓,这是在根据姓氏寻根问祖时必须注意的,因为现在同姓李氏的人在唐代之前可能并非都姓李,他们在一千多年之前并非本家,有的还可能源于西域少数民族血统。总之,赐姓、改姓的现象提示我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姓氏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或异姓交融,或同姓分化,姓氏的历史并非如人们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一脉相传的历史,人们在与同姓的陌生人初次相见时,常情不自禁地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事情或并不尽然。

名字的由来

古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号、谥等,其意义也是一样,如《颜氏家训》中就讲“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即名是用来辨正名分,适符实体的,而字主要是用来表明志向和德操。我们今天所说的名字与古人的“名”、“字”是不同的,今天人们只有名而无字,统称为名字。当然,从个人的符号这个意义上讲,名、字、号、谥都是一种“名字”。字,可以说是名的补充,延伸,是名之外的又一个称谓符号。但字与名在意义和用途上是有区别的。

按照我国古代礼仪,男子20岁时,要结发加冠取“字”,这时就认为他已成年,可以娶妻立室进行社交活动了。而女子则在15岁举行笄礼(即别上簪子束发)时取字,表示已可以许嫁婚配,我们经常用的成语“待字闺中”、“尚未字人”指的就是女子尚未到取字的年龄,即尚未成年。可见,取字是表示成年的标志。

取字在古代一般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一般的平民百姓则有名无字,所以字也有表示社会地位的作用。如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及其许多文臣武将如萧何、韩信、陈平、樊哙、灌婴、周勃等,都是有名无字,那是因为他们在显贵之前,或是刀笔小吏,或是贩夫走卒,是无资格取字的。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中,独有那个被刘邦赞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留侯张良字子房,这是因为他出身子韩国贵族家庭。

古人取字,往往是从与名的联系考虑,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二者互为表里,故字又称“表字”。《白虑通义·姓名》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古人的名、字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有的时候由于年代久远,语义变迁;这种联系表现得比较隐晦就是了,但也不外就是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字与名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平、原同义。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符亮,明、亮同义。周瑜,字公理;诸葛瑾,字子瑜,瑜、瑾都是美玉。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观,与游之义相近。现代文学家沈德鸿,字雁冰,鸿即雁,同义。

2.字与名意义上互为补充说明,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意为乐天知命,故而居之甚易。三国猛将张飞,字翼德;南宋名将岳飞,字鹏举,都是取翼、鹏奋飞之意。北宋文学家苏拭,字于瞻,《说文解字》释“拭”:“车前边”;释“瞻”:“视也”。《左传“庄公十年》有句“登拭而望”。可见拭,瞻意义相近。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取“过而改之”之意。现代语言学家陈望道,字任重,取义“任重道远”。

3.字与名的意义相反,如孔子的弟子曾点,字皙,据《说文解字》“点,小黑也”又:“皙,人色白也”。黑白分明,其义相反。还有韩愈,字退之;朱熹,字符晦;晏殊,字同叔;清代散文家管同,字异之,其名与字意都是相反。

4.将名拆开组成字,如明代文学家刘侗,字同人;清人林传,字古人。

5.取字用“伯(孟)、仲、叔、季”等字。用“伯(孟)”的排行老大,如蔡伯喈(蔡邕),班孟坚(班固),刘伯温(刘基);用“仲”的排行第二,如东汉哲学家王仲任(王充)‘三国吴主孙仲谋(孙权),唐代诗人钱仲文(钱起);用“叔”字的排行第三,如“竹林七贤”之一的秘叔夜(嵇康),北宋词人曼叔原(晏几道);用“季”字的自然是排行最小,如唐代诗人贺季真(贺知章),王季凌(王之焕)。

6.取字用男子美称字,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辞赋家扬雄字子云;三国时刘备字玄德;杨修字德祖,南北朝文学家字文通。

7.取字用典籍诗词名句,如曹操孟德,取自《荀子·劝学篇》“夫是谓之德操”。清代文学家钱谦益字受之,出自《尚书》“谦受益”。康有为字广厦,取意杜甫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人对于名、字的使用是十分讲究的,名与字用于不同的场合、对象。一般地说,自称用名,尊长对于晚辈、师长对于弟子、位高者对位卑者也可以直呼其名。而字可以说是专供别人称呼的,尤其是位卑者对位高者,平辈间称对方尊长,都应称其字,以示敬重。如《论语》中,孔子均自称其名“丘”,如:“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对其弟子则称其名,如:“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里的“回”是额回,字子渊,孔子直呼其名“回”。相反,如果位高者对位卑者,尊长对晚辈称其字,那就是一种殊待遇了。如汉景帝说:“天下方有急,王孙可以让邪?”王孙是窦婴的字,他在西汉初年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汉景帝任为大将军,因功封魏其侯。据《唐语林》记载:杜甫在成都做严武的幕僚时,在一次喝醉了酒后,说:“不谓严挺乃有此儿。”因为他说了严武之父的大名,严武怒不可遏,说:“杜审言(杜甫的祖父)孙子捋虎须耶?”因为称名不当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了。

由于名是贱称,所以在我国古代,对于位高者、尊长者的名都要“避讳”,即对于他们的名所使用的字都不能现使用。凡是遇到相同的文字,或者更换成其他的文字;康熙皇帝名玄烨,于是南京玄武湖一律写成元武湖;或者将应避讳的字空着未写,或写成“某”字,或写成“讳”字,如唐人撰《隋书》,因避李世民的讳,将王世充,徐民勋(徐藏功)写成“王充”,“徐勋”,后人不知是讳名,就写成了王充,徐勋。再如周公姬旦在周武王病重时,向三王(大王、王季、文王)的在天之灵祈告说:“唯尔元孙某,遘(gòu)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王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周公因避其兄武王姬发之讳,以“某”代之。这句话译成白话就是,“你们的长孙姬发,得了重病。假若三王在天之灵,有需要子孙去侍候你们,就让我姬旦来代替姬发吧!”避讳还有的表现将避之字的某一笔缺而不写,由此产生了许多怪字。由于时代的进步,那些怪字现代用字已不多见了。字的产生是为了“敬名”,一个人幼而有名,冠而有字,如同一门二锁,在进入社交场合后,就可以因地制宜地称呼字或名了。因为在古代,什么场合称名,什么场合称字是十分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