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中医王道,西医霸道——扶正还是祛邪(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黄帝内经》
18世纪,西方发现了细菌,随后发现了抗生素,一举奠定了西医的霸主地位。从此西医研究以微观证据为主要方向,同时也走上了一条以对抗性治疗为主的“霸道”路线。
中医主张从全局看问题,找到病根,辨证施治,从而解决问题。奉行的多是自然和谐的“王道”思维。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全是为了治病救人,从这一点上来说,中西医一定可以互补,互存。
症状是“正邪相搏”的表现
传统中医称“自愈力”为“真气”、“元气”、“正气”、“肾气”、“阳气”等。
中医把“致病力”称为“邪”、“淫”、“阴”、“瘴”等。
中医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合称为“六邪”,也叫“六淫”。按照中医的观点,外界的致病因素虽然很多,但只是发病的条件。人之所以得病并久治不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正气薄弱,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认为“邪不压正”、“正气充盈,百病不侵”,意思是人体内自有固守本源、清邪扶正的工作组织。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其表现于外的种种症状与病人自觉的感受都是人体内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表现。我们就以感冒为例,来分析正邪消长的过程。
一般来说,感冒患者先是感觉疲倦、发冷、鼻塞、颤抖,这叫“邪进正退”。
接着,患者的痛苦体验加剧,会出现发热、出汗、面赤等症状,这叫“正邪相搏”。
最后,汗出完了,感冒也好了,但会感觉身体非常虚弱。这是因为在“正邪相搏”的过程中,人体消耗很大。
如果病人抵抗力不足,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提高抗病能力,这叫“扶正”。比如,针对汗不多或无汗的感冒患者,给予一些发汗药,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当然,如果病人的免疫力过强,反应剧烈,热度很高,为了避免“正邪相搏”过于剧烈而损伤机体,则应适当地给一些退热、消炎药,以缓和一下局势。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病的原因是“正不胜邪”。而疾病有一个自然的生长化灭过程,因此,治疗时要顺应这个自然的节奏。
行王道,还是行霸道
假设你是一位古代的国王,你的国家既有守法的公民,又有不守法的公民。他们混居在一起,你也无法一一分辨。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墙头草的类型。如果国王的军队强大了,无论是守法的公民还是不守法的公民,都会遵纪守法。如果你的军队弱小了,那些不守法的公民会煽动群众暴乱。
作为国王,守法的公民是你的财富,不守法的公民是你的敌人。
你可以行霸道,宁杀错,勿放过。守法的公民、不守法的公民统统镇压。也可以强化军队,让暴动者自动退去,让不守法者不敢动造反的念头。
在这个比喻中,国家实力就是自愈力,不守法的公民就是致病力。行王道就是安抚守法的公民,驱逐不守法的公民。
行霸道就是管你好人、坏人“宁杀错、勿放过”。行“王道”还是“霸道”,需要认真权衡利弊。除非真的别无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就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未必不是一种策略。
和平共存,还是势不两立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你如果处在阴平阳秘的状态,就是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你也不会得病。
如果你“外感六邪”,或“内伤七情”,使自身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就给致病因子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了,它会呈几何级倍增,从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0个侵害你的健康,于是你就病了。
按照西医的一般做法,你要对抗这些致病因子,但它们会千方百计地变异,它不想死,它变异的速度远远比我们研制药的速度快得多。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有7000多种抗生素了,可是在临床用的只有几十种、上百种,大量研究的抗生素都因它在临床无效被淘汰了。
抗生素、止痛药都有非常明显的副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了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止痛药用久了人体自身也会产生耐药性,导致其失效,而且还对人体有损伤。
菌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细菌是很多疾病的元凶。所以,一提到细菌,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杀!杀!杀!”但是,这些菌类杀得完吗?
人体内有3千克细菌2007年,在俄罗斯举行的“人类与药物”国家大会上,一份通报指出,人类机体上生活着1千克~3千克的细菌。
如果一个人早上8点刚刷过牙,那么8点20分的时候,他的一颗牙齿的表面会有1000~10万个细菌;而到了晚上8点,每颗牙齿表面可有l亿~10亿个细菌。
在普通人身上,每一枚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生活着约万个细菌。而在人的肠子里,每平方厘米的地方就聚居着约100亿个细菌。
我们对于人体的细菌了解得还很不够。从目前的研究看,在人体内生活的细菌中只有大约20%已经被培养和研究,绝大多数的细菌至今还不为人所知,但它们又的确存在,它们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影响我们也不甚清楚。
杀不死的“超级细菌”
人的胃液是一种呈酸性(含盐酸)的液体,pH值为0.9~1.5。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除了幽门螺杆菌,其他的细菌理论上都不会在胃中存活。然而,人类的胃真的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吗?
美国的研究者用新型探针窥视23名健康测试者的胃部时,发现有128种不同细菌活跃在胃壁的黏液里,其中的10%是科学界此前完全陌生的。
尤其令研究者震惊的是,在人的胃中发现了“超级细菌”——耐辐射球菌科的成员,这种细菌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生存环境也很特殊,目前只在滚烫的温泉和核材料仓库里发现过。
如果人类无法容忍这种细菌在人体的存活,那么我们该如何杀死它们呢?
有必要“给肠子洗澡”吗
19世纪末,西方曾经流行一种“自身中毒论”。这个理论假定:肠停滞造成肠内容物腐败,产生毒素并吸收毒素,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时隔几十年后,各类排毒产品、“洗肠”产品在中国出现,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多的问题。
针对润肠茶导致的消费者腹泻,不少医生忧心忡忡:“一些润肠茶广告吹得很厉害,但是实际效果很不现实。洗肠茶基本上是一些不同成分的泻药,这些茶能促进胃肠运动,达到通便的效果。但是这些药吃得越多,肠自主蠕动的功能就越弱,长期‘洗肠’,会导致肠壁组织受损,肠功能紊乱,容易出现肠息肉,导致大肠癌症,并容易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非但没有治好便秘,还使问题进一步加重,导致欲罢不能的痛苦结局。”它所谓的给“肠子洗洗澡”,用得越多,越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人体肠道内有很多膳食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排毒养颜,延缓衰老。它可以保持大便通畅,清理肠道内遗留的宿便,让毒素尽快随着粪便排出。肠内细菌权威光冈知足说过:“如果想获得真正的美容效果,最快的捷径就是——使肠内的有益菌增加”。使肠道生态平衡,减少肠内毒素的产生,防止毒素从肠道进入血液,真正做到由内养外,使肌肤柔嫩。从改善肠内环境着手,做好体内环保,就可以轻轻松松成就健康的美丽。
而喝了减肥茶、清肠茶后,肠胃中有益的细菌也被清理掉了,对肠胃消化非常不利,甚至会引起肚痛腹泻。看来有的时候,还需要摄取必要的益生菌呢。
西方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批判了自身中毒理论,然而,各种轻泻剂和泻药在欧洲和美国仍很畅销。中国虽然在近年也对这种理论提出了批判,但各种排毒、润肠产品依然层出不穷。
洗肠对通便有一定的疗效,但如非必要,最好不用“洗肠”的方法来清理肠道。
对人体有益的菌类
人体内的各种细菌,具有不同的生命形态,更多的细菌是人类的保护者。
比如大肠埃希菌能给我们提供必需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K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大肠菌素可抑制痢疾杆菌生长。
乳酸菌能帮助人类消化大量的食物并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和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
双歧杆菌产酸造成的酸性环境可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钙、铁的吸收;还可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起到解除便秘的作用;可保护肝脏、防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可促进人体对牛奶营养的吸收,防止因食用牛奶而引起腹泻。
科学家还发现,人体内仅在口腔中就有6种有益的细菌可用来防止艾滋病毒感染,唾液链球菌产生的H2O2抑制脑膜炎球菌生长,有效抑制脑膜炎的发生。
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命的权利,同样也给了细菌生存的权利。你呼吸的是自然的空气,喝的是自然的水,吃的是自然的饭,所以,你的身体,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细菌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微生物之间会保持一种“势力均衡”,它们之间有一条特殊的生物链。当这种生物链被打破,人体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比如免疫功能降低时,身体内平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可能由于生态失衡而“翻脸”变成致病菌。一些正常菌群就可能在原寄居的部位穿过黏膜等屏障,进入人体组织,使我们生病。比如咽炎、扁桃体炎、舌炎、牙周炎等,这些都是口腔中的细菌在“捣鬼”。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你没得病呢?因为你可以和这些细菌病毒和平共处。你什么时候得了病,不仅仅是细菌病毒多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是你自身的状态是不是给致病因子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污染严重,饮食结构不合理,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摄入过多,而谷类食物摄入不足,食品加工过精过细;还有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过多过滥等。这些饮食和环境的变化,都使我们体内的菌群,包括它们的组成、数量和平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体内肠道菌群失调又会引起一系列潜在的疾病。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补充有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