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春三月,此谓发陈(1)

立春助阳生发,激发生命原动力

【黄帝内经立春养生法】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每年公历的2月3—5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适当调养,使得阳气得以宣达。饮食上要多吃生发食物,像葱、姜、蒜、芽菜、萝卜、韭菜等。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季节,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马上脱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谨慎,不可骤减。

立春时气温变化反复无常,大风常至,因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促使肝气亢盛,血压经常呈现大波动,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很多患高血压的老人应避免过分紧张、焦虑、抑郁,注意不要忘记吃降压药,大风天不宜外出,同时要注意调养精神,少生气,忌暴怒,不应过度疲劳。

春季乃万物复苏之时,也是病毒、细菌活跃的时期,流感、过敏性疾病等易在此时发生。另外,立春季节因风大,风邪入体侵袭肠胃,肠胃素虚的人,容易肠鸣腹泻,所以腹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立春节气的气候变化】

立春万物复苏: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想破土而出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气候日趋暖和,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这时适合踏青寻春。

气候仍以风寒为主:立春时节冷暖空气交替频频出现,气温忽高忽低,气压变化也大,但气候仍以风寒为主,因为当阳气和阴气势均力敌且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风,尤其初春,更是多风。而在北方,冷空气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立春节气的人体反应】

人体脉象为弦脉:随着地气的生发,人的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这个时候,人的毛孔正处在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气血从内脏向上走,植物的营养也开始从根部向外走,拱出一个尖尖的嫩芽。初春时中医号脉,大多是弦脉,就像按在琴弦上,有种绷紧向外张的感觉。

毛孔由闭合转向开放:冬天人的毛孔处于闭合状态,夏天完全开放,而春天正好是从闭合向开放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只有多穿一些衣服,才有助于毛孔的逐步打开,以使气血畅通地向外发散。人体有自保功能,如果穿得少了,毛孔就自动闭合了。

【立春节气的养生原则】

春季养肝正当时:立春阳气生发,养肝能护阳。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所谓调达,就是指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不喜欢受压抑。春天到了,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排浊气、畅气血,肝气起到了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作用,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

养肝重在疏泄:中医学五行还认为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养肝要戒怒,因此在立春时节,要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立春饮食宜辛甘发散,忌酸收之味】

不宜吃酸味食物: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适当多吃补肝养肝的食物:平时应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补肝养肝的食品,如动物肝脏、鸭血、乌梅、豆制品、鸡蛋等。

多吃绿色蔬菜:饮食调养应进食清爽绿色蔬菜,提升阳气生发,进而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

可适当多吃辛甘的蔬菜,如大葱、香菜、韭菜、芹菜、豌豆等。此外,胡萝卜、菜花、白菜及青椒等新鲜蔬菜也有提升阳气之效,可多吃。

春季常吃芽菜:春季最常见的生发性食物莫过于芽菜,常见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为发陈”。发,是发散的意思;陈,是陈旧的意思。《黄帝内经》把万物发芽的姿态不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出去的功效。

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嫩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

【推荐立春养生菜】

虾仁韭菜:取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酱油、淀粉、盐、植物油、香油各适量。虾仁洗净,沥干水分备用。韭菜择洗干净,切3厘米长小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香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拌匀腌约20分钟备用。

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盐,淋酱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此菜具有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的功效。韭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壁,增强肠蠕动。

蘑菇炒山药:取干蘑菇15克,新鲜山药300克,芹菜100克,植物油、水淀粉、酱油、鸡精、盐各适量。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泡菇水备用;同时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小片,芹菜洗净,切成相同大小的段;炒锅烧热放入油,油热后,依序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用适量水淀粉勾芡,再加入适量酱油、盐、鸡精调味即可。此菜健脾益气,可防止立春肝气旺伤脾。

【宜用疏肝理气、防风药膳】

立春时药物保健也要顺应节气,应选择有利肝升发、顺调的中草药,如首乌、枸杞子、郁金、丹参、元胡等,可入膳、入药,都是立春养生的好选择。

防风粥:春天可喝防风粥。将10—15克防风洗净入锅,熬煮数分钟,将药液过滤后备用;把50—100克大米淘洗干净后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熬煮成稀粥后,在粥内加入防风药液,再放入洗净切碎的2根葱白,用小火稍煮后即可调味食用。中医认为,防风有祛风解表、祛湿止痛、祛风止痒之功。春季受了风寒后头痛鼻塞、周身酸痛的人都可食用。注意防风粥应趁热服食,服食后以稍稍出汗为宜。

芹菜制首乌瘦肉粥:取芹菜150克,制首乌30克,猪瘦肉末50克,小米100克,盐、鸡精、料酒各适量。将制首乌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研成细末,备用;将芹菜洗净,取其叶柄及茎,细切成粗末状,待用;将小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再加猪瘦肉末后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调入芹菜末及制首乌末,拌和均匀,继续用小火煨煮20分钟,粥成时加盐、鸡精适量,拌匀即成。这款药膳具有滋养肝肾、平肝降脂的功效。

【防治春天易犯的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气、肝阳的生发密切相关。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因此提醒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时,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另外,保持心情舒畅也能预防高血压。从立春起,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也随之上升,容易导致气血逆乱,使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高血压。所以,在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

【拔罐加食疗可治立春易患的头痛病】

立春为冬春之交,时常有大风,如果生活起居未避风邪,以致诸邪自表侵袭于经络,上犯头部,使人体清阳之气升之不畅,浊阴之气不降,化为头痛。对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可用单纯拔罐法治疗。对大椎、风府、曲池三穴拔罐,留罐10分钟,每天1次,3次为1疗程。此法特别适用于风热头痛,症状表现为:头痛而胀,甚则疼痛如裂,伴有发热恶风,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可配合天麻炖鱼头药膳,天麻是防风药物,对治疗因风邪导致的头痛病很有效果。天麻药膳具体做法:将1个鱼头(鲤鱼、青鱼、鲢鱼的鱼头均可,重250克左右)去鳃、洗净放入大碗内,再将20克天麻洗净后切成片。接下来把天麻放入鱼头内,再加葱、姜、料酒、盐及清水适量,放入锅中隔水蒸至鱼头酥烂。

雨水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

【黄帝内经雨水养生法】

每年公历的2月18—20日为雨水节气。“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这个节气的到来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会逐渐增多。

在春季,肝脏活动比较旺盛,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要防止身体受湿邪之侵,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才会起到养护脾胃的作用。

雨水时节,雨水的降临导致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化大,所以不要过早地脱去棉衣,以防风寒侵袭。也要多锻炼身体,多到户外做深呼吸运动,多晒太阳。体弱易感冒的人可吃玉屏风散,这个药的主要成分就是防风、黄芪、白术。

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易患关节痛,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病,“反了春,冻断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这类顽疾的老年人尤其应注意保暖,特别是肩关节、腰关节等部位的保暖。

【春雨纷飞,润物无声】

万物争春:“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冬季完全过去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到来了,天气开始变得暖和,冰雪也融化成水,滋润万物,所有的生命都准备着绽放出新的活力。

雨量比冬季多:此节气代表天气已经开始回暖,降雪减少,雨量增多。雨水节气到来,并不是说这一天一定会下雨,而是表示冬季少雨的现象将告一段落,从这一天开始,降水将逐渐频繁。

雨水到,农活忙: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如农谚所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北方小麦已越冬,开始返青,南方则雨水渐多,将开始插秧,到处都是一片春耕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人体反应】

容易感觉疲劳: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皮肤毛孔、汗腺会产生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

到了雨水时节,人们常常出现头昏脑涨、手脚无力、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想睡觉的现象。那是因为气温回升,皮肤毛孔舒张,供血量增多了,而供给大脑的氧气则相应减少,就会感到疲劳。

抵抗力有所减弱:“雨水”的气温冷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初春的雨露会使室外温度骤降,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等;而抵抗力弱的小孩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咳嗽、感冒。

【雨水节气的养生原则】

护脾胃,固本培元:人体一天所需的物质能量、气血、津液、精髓等,都靠脾胃产生,脾胃强健,脏腑的功能才会强盛。脾胃不仅生化能量,也是调节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人身元气是健康之本,而脾胃则是元气之本。元代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脾胃论》

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说明脾胃虚弱是百病滋生的主要原因。

防湿邪,不伤脾胃:春季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人体在这雨水的长期“滋润”下,不仅浑身会感到黏腻、不舒服,往往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慎脱衣,避湿寒:初春阳气长,阴气退,气候日趋暖和,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但此时北方的阴气未尽,虽然温度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冰冷刺骨,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则会有所减弱,易感风邪而感冒生病,要慎重减衣。

推荐雨水养生菜

猴头菇煲鲜鸡汤:净鸡1只,猴头菇250克,黄芪50克,姜15克,盐4克,植物油适量。鸡洗净斩块。锅中放油,烧热后爆香姜片,下入鸡块爆炒片刻,取出。黄芪洗净,与鸡块一同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煲沸,改小火煲2小时,拣去黄芪。猴头菇洗净,切片,放入鸡汤内滚熟,加盐调味即可。此汤具有补脾益气、助消化、抗肿瘤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眉豆花生煲鸡爪:取眉豆、花生、猪瘦肉各30克,红枣3颗,陈皮10克,生姜3片,鸡爪8只,冬菇5朵,盐适量。红枣去核;陈皮、眉豆、花生洗净,并稍浸泡片刻;鸡爪去皮、趾甲,洗净切开,焯一下沸水;猪瘦肉洗净,不必切开。上述全部材料一起加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大约10碗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即可。

此汤健脾胃而不油腻,具有益气、消肿的功效。

【宜用生发阳气的药膳】

扁豆红枣粥:一些老中医养生家常推荐扁豆红枣粥补脾胃。扁豆红枣粥制作非常方便:15粒白扁豆、15颗红枣、150克小米,洗净,放入锅里,再加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成稀粥,吃的时候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糖。中医认为,白扁豆性甘味微湿,归入脾胃二经,有健脾和胃、化湿利尿、消肿、和中益气的功效。

山药粥: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的功效,春季食用,能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又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可增强免疫力。

【贴敷治疗雨水时节易犯的风湿性关节病】

春季是风湿病的好发季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说“风湿寒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即外界的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症。

治疗风湿性关节病可选择贴敷,贴敷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水平,扶助正气,既能治疗痹病,又能防止疾病的发生。此疗法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因而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每5天贴1次,共贴3次,每次贴敷6—8小时,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穴位可选择下肢足三里、委中、阳陵泉、环跳、昆仑,上肢肩井、手三里、孔最、合谷。

惊蛰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

【黄帝内经惊蛰养生经】

惊蛰在每年公历的3月5—7日,这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七十二候中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时节还要防风痹。因为早春多风,天气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受风后容易发生关节肌肉酸痛,其特点是游走性的,可先后发生在肩、颈、腰等关节。养生方法是脱冬衣要晚,选择药物治疗时,可服舒筋活络丸或风湿骨痛丸等。这个时节最容易感染上病毒性疱疹,如带状疱疹,严重者会集中于腰部,俗称缠腰火丹,要及时治疗。

饮食调养要根据节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生发阳气的食物。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养脾食物,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益正气作用的食疗粥来增强体质。

【惊蛰节气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