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S:改变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六大力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T:“全民公敌”腾讯(2)

和这个组织结构对应的决策体系也很有趣,最开始的时候,负责行政、财务的陈一丹和负责营收的曾李青在组织结构里是很容易设置成相互对手的,因此,两个人经常会对事而不对人地有一些争端。这个时候,张志东往往会第三个发表意见,张志东技术出身,在反对他的人看来多少有些偏执,但有一点,张志东认理,当然这个理是他认为的理。也就是说,当曾李青和陈一丹争论的时候,张志东会根据他的认知进行“站队”。至于许晨晔,他是一个好好先生,他在整个决策体系里起平衡作用。很多时候,他是站在多数派的那一边或者弃权先观望。最后发表意见的总是马化腾,他负责整个团队的临门一脚,或者是在2对2的时候出来一票定乾坤(这种情况不多),更多的是当许晨晔弃权、变成2对1的时候,自己这一票下去变成3比1,同样是一票定乾坤。

随着腾讯业务的做大,腾讯在2001年后开始做第二次组织结构调整,变成R线和M线并举,其他职能部门形成支持体系的结构。R线是研发线,由张志东统帅;M线是市场线,由曾李青带队。这个调整凸显了曾李青和张志东的地位,同时两人之间又形成了相互的平衡。

这个划分所获取的平衡只是短暂的,存在的问题是哪些属于研发范畴,哪些属于市场范畴,对此,多少还是划分不清。因为,很多产品并不是一开发出来就能赚钱的,如何平衡新产品的短期营收和长期回报之间的矛盾,本身就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但有一类项目是最容易得到支持的,那就是基于QQ的会员业务的增值项目。其实短信也可以算,但最典型的还是QQ秀。这个项目对张志东和曾李青都有促动,都有关联,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项目第一轮被马化腾枪毙掉还能通过的原因所在。当然,这可能也与QQ秀项目第一轮的时候介绍得过于简单有关。

SP上马后决策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腾讯的5个创始人中,马化腾和张志东都在寻呼机企业润迅工作过,曾李青和许晨晔则是深圳电信的同事,5个人中有4个人在电信的体系中混迹过,具备一定的先天资源优势,对SP这种电信增值服务模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而腾讯本身又是一个用户聚集的平台,因此,在SP的蛮荒时代,大家的意见空前统一,而作为业务主导和具体执行的曾李青的话语权是放大了的。

单从对外的张力和行事派头来说,曾李青也比马化腾更像老板。

从外表上看,曾李青的确比马化腾更有老板像,两个人个子上相差无几,但曾李青要比马化腾富态很多,在穿着上也明显更商务一些,在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也要强上许多。因此,每次两个人结伴出去谈商务合作,曾李青总是会被人误认为是大老板,而外表清秀、给人以大学生印象的马化腾总是会被认为是公司的运营助理或秘书等角色。

华南互联网的老人,时任广东电信旗下21CN事业部高级经理的丁志锋曾和笔者回忆起腾讯最困难的时候求见21CN的情景: 当时腾讯希望21CN收购QQ(注:更多是类似网易模式的光卖系统),丁志锋还记得报价是300万元人民币,代表腾讯来谈的正是马化腾和曾李青。不过,当马化腾和曾李青两个人走进会议室的时候,21CN的所有人都把曾李青认成马化腾,这很显然是因为曾李青的派头更足。即便是讨论过程中,曾李青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像拿主意的人。

有故事说马化腾和曾李青一起到美国考察签证,马化腾被拒签而曾李青过关,并成功激起了签证官对腾讯的兴趣,最后重新给马化腾签证,这也说明了曾李青比马化腾更具备领导风范。

有那么一段时间,至少在曾李青的体系里,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提法一直很盛,这的确是个腾讯可以跨越的路径方向。不过,这个提法在腾讯内部无法获得完全的认同和统一,业务推动没问题,但是否就此进入战略跨越,那是两说。

有看官也许会问,是不是因为对公司主导权上的争夺,导致曾李青在2006年12月的光荣退休呢?我的答案是NO。一是从时间上来说并不匹配,曾李青提虚拟电信运营商概念早在2002年;二是给予曾李青这个虚拟电信运营商提法最大压力并非来自内部,而是外部的中国移动这些正牌电信运营商。对于中国移动们来说,虽然腾讯最多曾经占据移动梦网的半壁江山,而且一直是最大的合作伙伴,但断然不希望腾讯成为其掘墓人,即便事实如此,也不希望从曾李青的口中说出。

外部合作伙伴的压力和内部的不统一,让曾李青的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提法仅仅停留在提法上而已。对于CEO马化腾来说,他必须自己破局,或者说,他需要有人帮他破局。

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刘炽平。

刘炽平的出现,最开始是为腾讯上市而来。

刘炽平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加入高盛亚洲银行担任电信、媒体和科技组经理之前,曾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刘炽平要代表高盛亚洲把腾讯的上市项目拿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服马化腾在香港上市。只要腾讯选择在香港上市,那么,其实选择不多,高盛亚洲是当然的首选。不过,当时互联网公司上市的首选之地当属美国,中国当时的一线互联网公司新浪、网易、搜狐都是在美国上市的。2004年海外上市的9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只有腾讯选择了在香港上市。

对于为什么没有从众奔赴纳斯达克上市,马化腾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承销顾问中,6家建议在香港,4家建议在纳斯达克,3家建议两边同时上,搞得我头都大了。

让马化腾头大的是,香港上市公司的想象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市盈率较低。但好处是香港和深圳只有一海之隔,作为创业者的马化腾有更多的地利和香港资本市场进行沟通与对接;广东本地乃至整个内地有很多看好腾讯股票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有很方便的途径去做腾讯股票的个人投资,的确难以选择。

腾讯最后还是选择了在香港上市。打动马化腾的据说是刘炽平的一句话: “香港的确市盈率相对美国较低,但如果腾讯成为其龙头的话,那会怎么样呢?”

怀揣着成为香港科技股龙头甚至是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决定性力量的梦想和愿景,腾讯从香港出发,成为香港上市公司的一员。

不过,最开始,整个香港资本市场对腾讯还不是特别地了解和认可,因此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在刘炽平的建议下,腾讯发表公开承诺,2004年年底将实现承诺4.41亿元的利润。4.41亿元的年利润不仅让腾讯进入2004年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的行列,而且按照2004年年底腾讯11个亿的销售收入来计算,腾讯的纯利率将达到40%,这即便是放到传统商业领域,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高利润公司。

今天看起来,身在高盛的刘炽平提出这个任务要求有其合情合理的地方。由于众多香港本地的投资者对腾讯模式将信将疑,虽然香港本地的投资者看不懂腾讯模式,但他们能读懂财务报表,那么,OK,就用数字说话吧。这样的套路和招数,在腾讯之前成为香港高科技股龙头的联想,也是如此照方抓药的。

完成4.41亿元全年利润的任务压到了曾李青头上,而曾李青之前建立起的全国销售体系发挥了作用。他到各个销售办事处和分公司走了一圈,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和各地分支机构的人讨论怎么确保完成任务;另一件事情是讨论怎么压缩开支,减少新产品线的投入和战略性支出。

这个时候的腾讯其实从根本上说更多是一个为移动提供短信内容和渠道销售的SP公司,短信的收入虽然很丰厚,但由于是移动一家独大的强庄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2004年的腾讯其实还存在一个转型的压力。

到了2004年年底,腾讯虽然完成了对股民的承诺,纯利达到4.467亿元,超过全年4.41亿元的利润承诺,但对应地,这种根据资本市场需求定指标的做法也在腾讯上下引发了很大程度的反感、牢骚。

马化腾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可能出大问题,虽然腾讯上市了,但不能完全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他必须为腾讯和香港资本市场之间建立起一个宽松、有效的对话机制。显然,他和曾李青都不合适,即便是在MIH投资进腾讯时聘请的首席财务官曾振国也不合适。曾振国虽然曾在BASF及赫斯特等跨国企业担任财务及资金管理要职,早前亦曾在美国的国际商业银行担任管理要务,但在与香港资本市场对接方面,曾振国存在人脉上的短板。

马化腾把目光盯上了刘炽平,这位代表高盛亚洲与腾讯对接的项目经理。

关于刘炽平的加入,腾讯内部喜欢讲述的故事是: 2003年的一天,在一架香港飞往美国的航班上,陈一丹向他同机一起为腾讯上市奔波的刘炽平发出邀请: 炽平,有没有可能加盟腾讯?这个故事,能帮助说明刘炽平和腾讯的缘分由来已久,但漏洞在于,当时刘炽平正在代表高盛做腾讯上市的项目,临时跳下去,其实是个双杀的决定,甚至有内部交易的嫌疑。因此这个时候的邀请更多只是试探而已。

不过,到了2005年开春,刘炽平加入腾讯,担任腾讯的首席投资官在法律上并无问题,也属于情理之中。刘炽平的到来,看似是马化腾的被动应招,却在事后成为拈花妙手。

腾讯的2005财年,由于移动再出重手,特别是发布关于二次确认的相关条例,包括腾讯在内的诸多SP公司都遭受重创。而之前由于没有在2004年完成战略布局的转身,腾讯对新的增长点的培育不够,新业务没有能及时地顶了下来。腾讯的2005年报表收入14.264亿元,纯利4.854亿元。与2004年相比,虽然收入增长了将近30%,利润却只增长了不到10%,整个利润率也从2004年的40%降低到30%。腾讯在香港资本市场刚刚建立起来的认可和好感与腾讯是否增长乏力的疑惑同时存在,让投资者又开始犹豫起来,看空腾讯的声音开始响起。

这个时候,刘炽平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这位前高盛经理空降腾讯本身就让很多香港的机构投资者看好腾讯的未来从而加重了砝码。更重要的是,刘炽平在香港资本市场良好的人脉让他能很好地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这让他们能更好、更真实地了解腾讯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建议。这给腾讯的发展赢得了喘息的机会,特别是其最困难的2005年。

另一个说法则是,高盛当时利用腾讯2004年全力冲刺带来的被动,以及腾讯2005年绝难达到预期的市场表现和在资本市场上的连锁反应,开始联合诸多和高盛关系良好的同道进行联合坐庄,一起吸货,帮腾讯在香港资本市场形成超级大底。这种说法来自于接近高盛的多名个人炒家,从腾讯上市之后的曲线图上来看也有其合理性。

按照这个说法,刘炽平的进入是带着使命的,他的进入更多的是高盛对自我利益的保护性举措。

不论是马化腾的信手拈来还是刘炽平肩负特殊使命进入腾讯进行合谋,对应的事实是: 2005年4月,腾讯控股对外宣布,将从二级市场回购10%的股份。

这次回购之前,腾讯控股的前三大股东NASPERS持股35.694%,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分别持股13.733%和6.122%。NASPERS应该是MIH的全权代理公司,也就是说,其在上市之后大概卖掉了14.3%不到的股份。上市当日,马化腾和张志东的股份分别是14.43%和6.43%,这次回购前,马化腾和张志东出手的股票都不到1%,前者只有7‰,后者是3‰。

回购的10%,MIH承担了4%,其总股数变成了将近40%。剩余的股份则由腾讯的5个创始人持有,对应地,马化腾创业五人组的股权接近33%。

按照腾讯当时的股本,10%的股份约为1.77亿股,以腾讯2005年3月的股票最低价5港元计算,这笔钱要超过8亿港元。若其中60%的股份由腾讯自己承担,那么,腾讯要为此掏钱超过5亿港元。腾讯从2001年起开始盈利,2003年盈利过亿,2004年盈利4.41亿元,2005年年底,腾讯的整个利润为4.8亿元,腾讯历年累积的利润超过10个亿。不过,从10个亿的利润里拿出5亿左右来给董事们回购股票,还是一个大动作,对市场的提振相当地大。

腾讯的成功,有很多偶然性,高盛愿意和腾讯一起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进行合理合法的操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必须回过来再说一说刘炽平,如果仅仅满足做首席投资官的角色,他其实可以留在高盛。刘炽平愿意跳进腾讯,本身是有更多的企图心的。

而这个时候,马化腾其实也需要刘炽平。

如前所言,马化腾与曾李青之间的关系,虽然亲密,但类似雍正爷和年羹尧的关系,很是微妙。

刘炽平是实施这个大动作的最好人选,他先是在首席投资官这个位置上赢得所有人的认可,并为公司立下大功,因此更进一步是理所应当的。

有看官可能会问: 马化腾为什么愿意让刘炽平当总裁,而不愿意请曾李青更进一步呢?

这是个蛮难回答的问题,还是看刘炽平出任总裁后腾讯做了哪些事情吧:

在2006年之后,伴随着薪酬体系的调整,腾讯内部又做了一次大的组织结构调整,即变成四横四纵的格局。四个产生正现金流而且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的业务单元分别为: 移动互联网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网络广告业务和互动娱乐业务。四横是指四个支持体系:运营维护支持体系、创新研发体系、行政职能部门体系和员工成长体系。

这四个支持体系,运营维护和创新研发都是从微软请过来的联席CTO熊明华的管辖范围,行政职能和员工成长体系则是陈一丹的管辖范围。四个业务单元则由提拔上来的业务干部以执行副总裁的身份来管理,分别是吴宵光掌管互联网增值业务,刘成敏掌管移动互联网业务,任宇昕掌管互动娱乐业务,刘胜义掌管网络广告业务。

列位看官也许又要问,为啥公司做大了总要做组织结构的重构呢?这一组织结构的调整对腾讯的发展和创新体系的建设起到什么样的推动呢?

产品经理马化腾

书接上回,先回答上文提到的那个问题,既为什么公司大了总是会做组织结构的重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