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

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

了解一个人之动机的最大困难,是因为人们都会试着将一切合理化。大多的人都会倾向比较有智慧的方式解释行为,尤其当事实的真正原因普遍被认为是不明智的时候,更会隐瞒事实的真相。

——美国心理学家迪希特·欧内斯特

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的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

——丹尼尔·卡尼曼

名言解读

在2007年中国股市火爆的时候,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济南市的一位老大爷在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停下来对路边的人说:“我要买股票。”大家都很奇怪,就问他:“大爷,您要买哪支股票呀?”老大爷头也没抬的说:“我要买股票,就是买了就能赚钱的那个票。”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只是没有老大爷这么突出罢了。心理经济学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人的心理感情在大多数时间里代替理智,主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而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从众行为和群体心理。

心理经济学又称经济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和经济机制的心理反映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心理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泰罗曾对劳动心理作过研究。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70年代才正式建立的。

相对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的完整的结构框架而言,心理经济学的体系还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心理经济学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其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借助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总的来说,心理经济学常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效应理论、预期理论、风险理论、对策论、福利理论等。

目前,国内外心理经济学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般心理特征;

2. 劳动者的心理状态与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3. 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的社会心理行为;

4. 符合劳动者心理特点的经营管理措施和方法;

5. 不同年龄、性别、职务所表现的特殊心理现象;

6. 人们对经济发展状况、产品供求状况、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与消费情况的心理反应等。

故事佐证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生产停滞不前是很多经济学家苦苦思索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给,而需求的过量主要是因为货币膨胀和政府的财政赤字。长期工资的上涨趋势引起的成本变化也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心理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通货膨胀有害,因为它制造了不稳定,暗中降低了自己的收入。但是他们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其行为不是大量地采购必需品,而是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心理经济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对通货膨胀的行为反应也受心理预期的支配。当人们预计今后价格还将继续小幅度上涨时,往往维持消费,或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只有在预期物价将会大幅度上涨或通货膨胀的初期,人们才可能采用囤积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对付通货膨胀。经济学家通过对欧共体成员国的通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敏感性是随通胀率的上升而下降的,这证明了人们对通胀有着适应性。

家庭的经济行为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储蓄行为。储蓄是货币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部分,是一种待实现的消费。储蓄行为与消费行为可以说是相辅相成,都是人类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储蓄倾向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在经济繁荣时期或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将更多的钱存入银行,增加储蓄;经济萧条时期或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减少储蓄。1975年,卡托纳等人在调查了消费者储蓄偏好后却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收入与储蓄量之间缺乏绝对的正相关联系,并非储蓄能力越强,储蓄数量一定就越多。对储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除收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心理因素:

第一,储蓄动机。通过研究发现,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的储蓄动机更强烈。尽管低收入者的存款总额可能远远不及高收入者,但他们是“坚定的储蓄者”,会持续不断地把钱存入银行,对储蓄行为的“忠诚度”大大高于高收入者。正因为如此,利率的变化对两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高收入者的储蓄动机会增加,于是他们会将更多的钱存入银行;而利率下降则可能使高收入者失去储蓄兴趣,将存款取出转向其他更为有利可图的投资,如证券、期货等。但无论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都很少引起低收入者储蓄行为的明显变化。其原因在于货币持有量的限制和与高收入者不同的储蓄动机。低收入者储蓄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得增值,而是为了目前及今后日常生活之需的“非生产性储蓄”。

第二,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理解及期望。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储蓄动机多高于经济繁荣时期,因为萧条的经济具有紧迫感和威胁性,往往带来普遍的心理恐慌,使人们感到前途未卜,迫切需要有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抵御风险、度过难关的经济缓冲期——一笔足够保障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储备,于是尽可能少消费多储蓄。在经济繁荣时期则通常是乐观主义情绪占上风,于是更多的资金被转向购买耐用消费品和满足更高层次如旅游、度假等其他享乐性需要,储蓄量就相对减少。因此,1970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会出现创记录的个人储蓄率,而前几年我国央行先后几次调低利率以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带动宏观经济增长,但均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也正是由于我国储蓄者普遍注重储蓄资产的保值功能和长期消费预算(社会保障、家庭教育、远期消费),以及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期望。

另外,心理经济学还涉及以下的问题:人们对国家财政政策的反应特征,耐用消费品周期性波动的心理规律,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指数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心理指数的统一性,储蓄与借贷的关系及工资和价格的变化率,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国际经济关系等。当然,心理经济学家目前并没有就心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一致意见,他们似乎比较多地通过“研究什么”去发现和思考“应该研究什么”,这种状况反映了这门新生科学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