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认识时间的价值(2)
时间,是成功者的资本。坎农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研究人员可以居陋巷、吃粗饭、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只要有时间,他就可以坚持致力于科学研究。一旦剥夺了他的自由时间,他就完全毁了,再也不能为知识做贡献了”。可见,获得时间资本对于成功者是多么重要,一旦损失又是多么令人惋惜。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力学时,一场熊熊大火吞噬了他的财产,也烧毁了他数年辛勤研究的手稿。牛顿并不痛惜财产的损失,而是流着泪叹息道:“可惜,时间呀!”
时间是成功者胜利的筹码。射箭需要练一段时间才能准,画画需要多画一段时间才能画精。成功要有个定向积累的过程,这是人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理。世界上从来没有不要花费时间便唾手可得的成功,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大诗人歌德曾后悔地说:“在许多不属于我本行的事业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假如分清主次的话,我就很可能把最珍贵的金刚石拿到手。我们再假定,如果歌德活到67岁即去世,那他的伟大巨着《浮士德》肯定完成不了。
时间,是衡量成功者成就大小的标准。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我们在赞叹成功者成就大小时,实际上使用了时间这个尺度。伟人们有限的一生中,做出了超越常人的贡献,这就是他们伟大之所在。我们赞叹鲁迅的伟大,常常想到他一生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着作。我们赞叹爱迪生的伟大,也常离不开他一生有一千多项科学发明。
时间,是鉴定成功者成就的最伟大的权威。人类的一切成果,都将接受时间的批评,都将接受时间的鉴定。正因为这样,古往今来凡有远见卓识的人,都十分重视让认识去接受时间的考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谈到他的化学理论时说:“我不期望我的观点立刻被人接受。因为只有时间的流逝才会肯定或否定我提出的见解”。法国另一个化学家巴斯德,因考察生命起源而被人们骂为骗子和小丑时,坦然地对妻子说:“一个科学家应该想到的,不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辱骂或表扬,而是未来若干世纪中人们将如何讲到他”。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说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一切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渺小,时间自有鉴定。
当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所引起的资讯革命,使时间产生了增值效应,正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能否有效地运用时间,提高时间管理的艺术,成为决定成就大小的关键因素。由于现代资讯的增加,知识陈旧周期缩短,使人才越来越带有不固定性。譬如,工业发达国家在1950~1965年的15年中,由于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原来工业体系中失去了八千多个旧的技术工种,同时又诞生了六千多个新的技术工种。这就是说,曾经有的八千多种人才消失了,而又有六千多种新技术人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二十多年前,你可能是着名的电子管专家,但是曾几何时,不仅单个晶体管已被淘汰,而且集成电路也已过时,现在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代了。电子技术革命尚在进行,而激光又初露头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抓紧时间学习,就可能从昨天的英才变成今天的庸才。
成就是驾驭分分秒秒的结果
在明代,江苏人说到作诗,就举徐文长;说到书法,就举祝枝山;说到绘画,就举唐伯虎。这三个人,各有所长,但因年寿不够长,成就都不能与同时代的文征明相比。文征明诗、书、画俱绝,兼有三人之长。所以王世贞在写文征明传记时,发出了“人不可以五年”的感叹。
“人不可以五年”,清楚地道出了时间与成就的关系。一般地说,学习成果的大小总是与人们付出的精力和劳动,与人们对时间的利用效率相关。按王世贞的说法,活的时间长一些,为取得成就、作出建树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学习和实践的岁月,也就获得了做出更多贡献的条件。这四个人中,徐文长只活了32岁,唐伯虎只活到54岁,祝枝山活到67岁,文征明却活到90岁。而且文征明在比其他三个人多活的最后几十年里都是在勤奋中度过的,因而他能兼三人之所长,成就最大。可见,人生犹如一条无形的链子,这条链子由一节节年龄环所串连而成。人的年龄分期,是人的时间形态,又是人的生命形态。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个时间与价值组成的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上,时间是横轴,价值是纵轴。若把人的一生浓点描在上面,我们就会看到由这些点组成的线,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有时上升,有时下降,表示了人生有的时期光辉闪烁,有的时期平淡无奇,有的时期还产生负价值。有一句外国谚语:“一个人成年偿还少年的债”。就是说,倘若一个人青少年时不努力,不学无术,那实际等于欠下后半辈子偿还不完的宿债。相反,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奋发努力,刻苦学习,那就等于为后半辈子积累发展的雄厚资金,受益无穷。所以在这个坐标系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宝贵时期,这个时期对时间的态度,往往影响到他一生的价值。二是时间还对人生作出严格的“筛选”,它不把有价值的东西筛掉,也决不让鱼目混珠,废物长存。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达文西有一句至理名言: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相信它能逐步把所有东西的“真相揭露出来”。
学问、事业都是时间和精力的结晶。成功之路,是一个要经过长期艰辛的奋斗之路。成就的大小,与人们为之付出的汗水和时间成正比。达尔文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才于50岁时出版了《物种起源》;孟德尔对豌豆花进行了10年的实践,终于在44岁时发现了遗传法则;发明大王爱迪生前后经过17年,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物质,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用的电灯;美国科学家吉耶曼和他领导的一个小组,历时27年,处理了27万只羊脑,终于得到一毫克促甲状腺释放因子的样品;而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行》花了36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10年。就以画虾为例来说,齐白石对问他成功秘诀的人说:“余画虾数10年,始得其神”。凡此等等,无一不说明了时间与成就的关系。
据人才学家研究,立志和勤奋相结合是支配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所谓“勤”,就是要求人们像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时间,我们常说,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就是这个道理;说到“奋”,就是要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奋斗的目标。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达尔文说:“我所完成的任何科学工作,都是通过长期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门得列夫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郭爱克博士也说:“科学就是勤奋,勤者就是要紧紧抓住时间”。要知道,成就之果并不是一探手就可摘到,光辉的成就之峰,并不是一蹴就可攀登上去。一部《红楼梦》,对曹雪芹来说,字字句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托尔斯泰说,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着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说:“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知识不需要货币购买,知识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学来。从前,有个国王想了解人生的“奥秘”,他的大臣立即给他送来一车子书对国王说:“读了这些书,人生‘奥秘’就知道了。”国王摇摇头说:“这么多书读起来有困难,少一些吧!”隔一会,那大臣又背来一包袱书说:“读了这些书,也就差不多了。”国王还是说太多,再少些。又隔了一些时候,大臣只带来一本书,这时国王因思念人生“奥秘”而染了重病,躺倒在床上,他看了书一眼,勉强说:“看来我连一本书也看不了了,你把书里面的意思告诉我吧。”大臣点点头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国王就死去了。这个国王因想了解人生“奥秘”而染了重病,进而丧了命,求知心不可谓不切,可是不想认真花点时间去读几本书,最后只好一片雄心付东流了。
人生,以时间为尺度计算其长短;事业以时间为标准衡量。没有时间,也就没有生命,没有存在,没有思想,没有希望,也就没有一切,一切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是一切条件中的基本条件。不珍惜时间就得不到生命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哪一个没有演奏一曲曲动人的时间之歌。因此,如果你想尽快踏上成功之路,那就首先要知道时间的价值,学会珍惜时间。
时间好像在慢慢地爬;
当我是个孩子,整天嘻笑不止,
时间迈开前行的步伐;
在我长大成人以后,
时间变作奔腾的骏马;
当我老得皱纹满颊,
时间成了飞逝的流霞。
人类的时间观不但和年龄有关,也和事业心有关。据着名物理学家费米夫人回忆,费米工作准时得像“闹钟一样的某种大脑机械装置”;格拉宁写道,柳比歇夫能“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我国一位女核物理学家,在干校劳动时负责打钟,总是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敲响钟,人们称她为“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报时钟”。高度的时间观念,是现代化社会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
人们的时间观念,同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联。古代,人们的时间观念并不强,在当今世界的偏僻角落情况亦然。我国黑龙江地区居民曾以大马哈鱼由海入江的周期计为一年,吃过几次大马哈鱼就是几岁。斯拉夫人曾把这一次收获到下一次收获的时间称作一年。澳大利亚人则是按照雨季的降临计年。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盈亏圆缺,使人们开始形成了日和月的概念。日晷、沙漏等计时器出现,时间间隔由一日一计时划分为12时辰计时。14世纪到15世纪,世界上的钟有了时针,一天被分为24小时。16世纪,出现了分针,把一小时均分为60分钟。18世纪,出现了秒针,一分钟被均分为60秒。直至现在出现了毫秒、微秒、毫微秒、微微秒,新型的原子钟甚至能测定几亿分之一秒。时间间隔精确化,时间计算单位的微量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时间出现了增值效应,时间价值提高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时间的价值,犹如核分裂反应,正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现代一架纺纱机一小时纺的纱,可以使古老纺车纺一年;拖拉机一人一机能干完牛拉犁几个月的工作量;乘超音速飞机数小时可以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而孔老夫子不过是在中国各诸侯国周游,竟把大半生的时间消耗在七高八低的路上……现在,一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比古代不知高了多少倍,而且今后将提高得更快。难怪社会学家这样估计:“今天社会在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
时间的增值效应,正在引起一连串的链式反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也对成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了。当代科学技术已处于重大突破的前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加强了联盟,各学科的横向渗透已加大了“跨度”和“力度”,科学技术已出现资讯化、电脑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新趋势。近几十年中,自然科学的新发现、新发明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现在知识的陈旧率,比20世纪40年代加快了一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读书,需要比过去更多的时间才能追得上知识的发展。
作出新创造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种要求表现在工作的紧张性上。参加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着名物理学家费米,检验核元素的放射性,而这种元素产生的放射性历时很短,耽搁不到一分钟就不能检测了,而放置核物质的房间和计数仪房间分别在一条长廊的两端,费米经常以最快的跑步来完成工作。这种要求的另一种表现是科坛夺魁的时间性越来越强了。人类社会正朝着“资讯社会”发展,资讯社会的一个显着特征是时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宝贵。因而,时间不仅仅就是金钱,它还是道德、教养、品格、尊严、社会责任,甚至还是一种社会生命。
因此,《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说:“时间比过去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而与这种深刻变革的时间观念相适应的必须是强烈的时间信息感。有志于成功的青年,如果对身边流逝的分分秒秒没有敏锐的感受,绷紧头脑里的弦,那显然是不行的。
据《人间的普罗米修斯》记载:英国女作家玛?科明是马克思女儿爱琳娜的好朋友。她在一篇回忆录中记载了1881年与马克思交往的一个场面。她写道:记得有个星期日吃午饭的时候,我去晚了。主人马克思非常严厉地责备我,听了我的解释也摇头。“用解释来纠正错误,那纯粹是浪费时间”。他用低沉的嗓音嘟囔着,“能这样考虑一下好,可是有人就不这样。什么是人的最大财富、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时间。可是,偏就这样浪费掉了。自己的时间根本不珍惜,可别人的时间呢?譬如说我的时间呢?老天爷!这要负多大的责任呀!”我不由得十分沮丧。而他的愤怒又马上变为快活的微笑,“来,过来,你会被宽恕的。坐下,我给你讲讲我在巴黎的一次经历……”你想在伟大的事业中留下“痕迹”吗?你想以创造累累的果实来显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吗?那好,请你珍惜这人生的最大财富吧!请你以强烈的时间信息感,适应深刻变革的时间观念的需要吧!有了这种强烈的时间信息感,才能提高时间运筹技术,才能疏导时间信息渠道,增强时间的节奏意念不断追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