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审卷
按纪云所想,一共二百多个考生,就算只有两个改卷的考官,一人一天改五十份好吧,两天不就改完了?到这旮旯来却要十天,效率可不是一般的底。这个县试的流程,却不是纪云想的那么简单。
大顺太祖的时候,曾出过一场轰动全国的科举舞弊案,作案手法非常高明。行贿的考生和考官事先商定好,考生试卷里必定会多次出现某个偏僻字。并且这个字的写法与常规写法不同,要么这一笔长点,要么那一笔短点。
这种办法,本来是很难被识破的。后来却有一个考生在醉酒后泄露了出去,引起了朝廷上下极大震惊。然后由这个考生为源,顺藤摸瓜,查出了一大批舞弊人员。涉案考生千人之众,全部取消功名,且终生不能再考。涉案官员达到上百人,为首的十六人全部腰斩。
这个案件发生之后,改卷规则进行了变更完善。考生考完之后,所有的试卷都由专人重新抄写,写完之后糊上名字,然后再进行改卷。这样一来,基本上杜绝了舞弊的可能。这次县试的主考官乃是学政王孝举,为了这次县试,专门从衙门里带来了五个书写速度快的书办。这五人完全是临时抽调,来到蓉城之后,更不许见外人。抄写完试卷之后,马上送回,根本就没有和改卷的考官会面的机会。
光是试卷的封存和抄写糊名,就需要五六天的功夫。然后便是改卷,判定名次,这个相对费时少,两三天就差不多搞定了。这么前后一加,就需要八九天的功夫,再留上一两天的缓冲时间,十天还真不算太长。
若是事先给纪云知道了改卷流程,纪云说什么也不会苦练这么长时间的颜体书法。丫的,白瞎了这么长时间的功夫了,有这个时间,我多去和文兰沟通沟通感情多好?不过字写的工整还是有好处的,这样抄写的人就不会抄错字了。
参与这次改卷的,一共是三个副考,一个主考。三个副考先从二百多份试卷里,初选出五十份考卷。然后三人会审,再从五十份考卷中精选出十六份。最后把这十六份考卷递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判定名次。本次县考的录取名额,就是十六名。当然,在此之前,副考们也有一个内定的名次。
再过两天,便是放榜的日子了。贡院之内,三个副考经过两天审卷,层层筛选,已经精选出了十六份考卷,正聚在一起敲定名次。学政王孝举则拿起旁边厚厚一叠落选的卷子,仔细看了起来。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历年来都少不了有考官看走眼的卷子。王孝举素以严谨治身,见三个副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审好,便先从落选的卷子看起。
大多数的卷子,王孝举不过是看了两眼,便放到了一边。有个别的,多看了两眼,也叹息着一并放了过去。二百多份落选的试卷里面,只有三份让王孝举迟疑不定,单独放到了另一边。
忽然,副考那边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并且声音越来越大。王孝举转头望去,见三个副考分成两帮,一帮手里拿着一份试卷,正吵得面红耳赤。
“住口!你们这是干什么?成何体统?还有没有一点朝廷命官的体统?还有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斯文?”王孝举一拍桌子,大怒道。
其中一个副考拿着一份考卷怒冲冲地走了过来,将自己手里的考卷递给王孝举。
“王大人您瞧瞧这份考卷如何?以下官愚见,这份试卷非案首莫属!他们两个却胡搅蛮缠,非说是他们看中的那一份好。”
这种副考之间的争论,历年来都是少不了的事,王孝举丝毫不以为怪,板着脸说道:“那我就先看看这份考卷吧。”
王孝举不但是为人严谨,也主张为文要严谨,这份考卷却正合了他的心思。这份考卷,文字上还嫌稚嫩,但章法及其严谨,虽说因此略显枯燥,但也是难能可贵了。看了一遍,王孝举不由点头赞道:“这篇文章算是写的不错了,完全有定为案首的功底。不知另一篇文章又是如何?”
另外两个副考此时却是恢复了平静,其中一个副考把手里的考卷递了过来,笑道:“王大人一看便知。”
王孝举接过试卷看了起来,看了两眼,神色渐渐凝重,忍不住轻声念了起来:“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
读到此处,声音渐大,喜悦之情跃然而出。读完之后,尚自舍不得放下,叹息道:“此等文章漫说是县试,便是乡试、会试里也不多见啊!完全把大学之道解释的通透透彻,解释的酣畅淋漓!这篇文章乃当之无愧的案首!读完此篇,再回想刚才那篇,则完全不能入眼了!”
说到此处,当下取笔重重划了一个圆圈,定为案首。然后才去读余下的十五篇,斟酌再三,圈定下了名次。开始看的,本来甚合他意的那篇,却是被定在了第九名。
先前推荐这篇文章的副考气了个倒昂,无计可施。原来林家和这位副考有故,暗地里找上了他,并赠与纹银千两。这位副考原也不知道考题,却把主考官的偏好透露给了林慕白,又令林慕白作文的时候,在第二段、第三段的第十个字,都写成‘之’字。
改卷的时候,这位副考一目便是一篇文章,专门找这两个之字。林慕白的文章终于给他找到,于是便层层筛选进了决赛。本想再出最后一把力,将之定为案首,无奈另一篇文章写的实在是太出彩了!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小伎俩竟然完全没用!算了,自己也算是尽到这份心了,且由他去吧!
圈定好名次之后,王孝举把十六篇文章都封存起来,单等两天后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