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悌篇(1)
泰伯采药
泰伯让国,曲顺其亲,之荆采药,披发文身。
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周朝太王的长子,他有泰伯采药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文王生下来的时候,有一对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到了季历生儿子时有瑞相,再看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所以太王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大弟仲雍商量约定,应该如何顺从亲意。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周朝,到南方荆蛮之地,一是逃避父王派人追查;二是表示自己希望把周朝的王位让给季历。
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两个长兄也没有回去奔丧,顺理成章让季历继承王位。当时朝廷派许多人到荆蛮寻找泰伯,泰伯为了不被认出来,就披发文身。
季历也是非常仁慈厚道,他看到两个哥哥如此礼让他,就不负众望,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好,最后把王位传给姬昌,就是历史上很闻名的周文王。
“泰伯三以天下让”,他成全了父母的心愿;成全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成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后来,孔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赵孝争死
赵孝遇饥,自述体肥,愿代弟死,两得全归。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赵孝的人,字常平。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兄弟两个人相处得十分友爱。
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粮食减产歉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
这一天,空中乌云密布,天色显得十分昏暗。一阵狂风过后,人们的心头仿佛都有一种不祥之兆。果然,一伙强盗突然占据了宜秋山,开始四处抢掠,百姓们都慌忙逃命,因为在这种严重的饥荒灾区,饥饿已经使强盗们失去了理性,甚至连吃人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强盗们在老百姓的家中大肆搜寻一阵,见找不出多少食用的粮食和换钱的东西,一怒之下,他们就只好抓人,恰好把弟弟赵礼给捉走了。
赵礼虽然身体瘦弱,但是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也不肯放过他,将他五花大绑捆起来后,系在一个树上,然后在旁边架起炉灶生起火来,开始烧水,准备拿赵礼来充饥。
哥哥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却找不到了弟弟。他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方得知有人亲眼看见赵礼被强盗抓走了。
弟弟被掠走的消息让赵孝心如刀割。他焦急地想:“我该怎么办?要是弟弟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对得起父母啊!我这个做哥哥的又怎么能再活在这个世上?”“弟弟是同胞骨肉,哪怕赔上自己的性命,我也要救出他。”想到这里,赵孝就下定了决心,寻着强盗撤离的方向奔了过去。
由于赵孝救弟弟心切,马不停蹄,所以很快就赶到了强盗那里,见到了被捆绑的弟弟,同时也看到旁边有一锅正呼呼冒着热气的开水。弟弟赵礼见哥哥来了,先是一阵惊喜,随后马上就哀叹起来,埋怨哥哥说:“哥哥呀!您怎么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呀!这不是白白送死来了吗?”
此时赵孝也顾不上与弟弟搭话,就冲到强盗的面前,哀求强盗说:“我弟弟是一赵孝争死个有病的人,而且身体也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
强盗们一听大怒,气势汹汹地对赵孝说:“放了他,我们吃什么?”赵孝听强盗这样一问,就赶紧说:“只要你们放了赵礼,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给你们吃,况且我的身体很好,没有病,还很胖。”
强盗们听了赵孝的这番话,一下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天下还有这样甘愿送死的人,相互震惊地对视着。
这时,就听见赵礼在旁边大声地喊:“不行!不可以那样做的!”边上一个强盗就向赵礼吼道:“为什么不行?”赵礼哭着说:“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他有什么罪过呀?怎么可以让他去死呢?”听罢此言,赵孝连忙扑到弟弟面前,兄弟相拥在一起互劝对方要让自己去死,情急之下已是泣不成声。
这些无恶不作的强盗们,听着兄弟互相争死的话语,望着手足之间舍身相救的场面,被深深震慑住了。他们那坚封已久的侧隐之心,被这人间真情真义的感人场面唤醒了,也都不免淌下了热泪。旋即,他们无声地放走了兄弟两人。
后来,这件事辗转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是一个深明仁义道德之君,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而且把他们以德感化强盗的善行昭示于天下,让全国百姓效仿学习。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纵观当时的危险境界,赵氏兄弟能够首先顾及对方的安危,丝毫不顾个人的凶险,足见他们的心中已深深明白,自己的身体与弟兄的身体都是父母身体的一部分,同气连枝,同体相生。
放眼世界,万物虽有类聚群分,实则如兄弟一样,互相之间休戚相关,同体相生。因此,人类要想拥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以仁爱之心,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而这份仁爱之心的根本,正如古德在《论语》中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许武教弟
许武教弟,半读半耕,取多与寡,以成弟名。
汉朝许武,有三个兄弟,父亲很早就过世了,两个弟弟一个叫许宴,一个叫许普,年纪还非常小。在过去传统的家庭里长兄如父,父亲过世了,身为长兄的许武,必须要肩负家庭的重任,不但要负责生计,更要提携照顾两个弟弟。
许武知道他的责任非常重大,白天到田里劳作时,就把弟弟安置在树下荫凉的地方,教两个弟弟学习如何耕种;晚上回家时教两个弟弟读书,非常辛劳。如果两个弟弟不肯受教,他就跑到家庙向祖先禀明,今天我教导不利,所以两个弟弟才不受教。他把所有的责任自己承担下来,在祖先面前告罪,是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直到两个弟弟哭泣着来请罪,许武才起立,而且他始终没有声严厉色地对待弟弟。
许武到了壮年还没有娶妻,有人劝他,回答:“我恐怕娶到不适当的人选,反而使兄弟的情感发生嫌隙!”
后来许武被推荐为“孝廉”。为了让两个弟弟也能够成名,跟他一样被举为“孝廉”,就故意把家产分为三份,自己取最好的,让弟弟得到的又少又不好,让所有亲朋好友、邻里都骂这个哥哥贪婪,推崇两个弟弟谦让,等到弟弟在品德、学问和产业上有一点点成就,也被推举为“孝廉”时,哥哥才把亲朋好友聚集在一块,把他成就两个弟弟的苦心表露了出来。当场的人都非常惊讶,许武竟然是这样的长兄,疼爱他两个弟弟,提拔他两个弟弟,如此的用心良苦!
从此以后,乡里的人都称他“孝悌许武”。郡守和州刺史推荐许武出来为民服务,并且请他担任议郎的官职。许武的声望非常显赫,不久,他却辞去官职而返回故乡,先为两位弟弟谈论婚事,而后自己才娶妻。兄弟们生活在一起,非常融洽。
姜肱①大被
姜肱大被,旷世所稀,不言遇掠,盗悔还衣。
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姓姜名肱。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另一个叫姜季江。他们兄弟三人非常的友爱,情同手足。
兄弟三人形影不离。天天在一起读书,下课又一起温习功课、玩耍,还一起帮家里做家务事。而且三兄弟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在一起。
或许我们会觉得,这种情形在幼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长大之后不可能,因为已经成家立业了。可是姜肱三兄弟长大之后感情依旧非常的好,好到有时还三个人睡一块,这就真的非常难得。他们三兄弟能同一条棉被,这样到成家之后,感情还这么好,就突显他们三兄弟的确是一条心。
有一次,姜肱跟他的弟弟一同去京城,结果半夜路遇强盗。月光下,强盗面目狰狞,手里的匕首泛出幽幽寒光,看了直叫人打战。强盗嚣②张地晃着明晃晃的匕首一步步逼进抱在一起的兄弟俩。突然,哥哥向后推弟弟,走上前一步说:“我弟弟还小,我是做哥哥的,我可以牺牲,我要挽救我的弟弟,希望你们放他一条生路。”这时,后面的弟弟也走上前来说道:“不!你不可以伤害我哥哥。哥哥学问、品德很好,是家的珍宝,是国家的栋梁,我年纪小,能力差,不及长兄,还是杀我吧!”兄弟俩都争着让对方活着,想到兄弟就要生离死别,俩人不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盗贼也不是铁石心肠,也是因饥寒才起盗心。他深深地被兄弟俩的手足情感动了,讲到:“我今天终于见到什么叫亲情了。”于是抢了一些财物便匆匆离开。
到了京城里头去办事,有人见到姜肱衣冠不整,穿得很破烂,就问他:“出了什么事,你会如此的落魄?”但是姜肱用其他种种的言语来掩饰他被抢的这一段经历,绝口不提被抢的这一段事。因为他深盼盗贼能悔改。
后来事情辗转传到盗贼那里,他听到姜肱被抢而不说,非常感激,悔恨交加。于是隔天就跑去请求拜见姜肱,亲自把所有抢来的衣物还给了姜肱。并表明痛改之意。姜肱可以说仁慈到极点,怎会不感化人?何况盗贼也是人啊!姜肱他这样的仁慈,这样爱人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
兄弟能和睦相处,父母会感到高兴,而兄弟姐妹就好比是手足四肢一样,父母如同身躯,身躯与四肢能互相搭配,这样才是健全。这也就是常形容的骨肉是一体,手足是一体。所以自古以来,兄弟就要彼此相互友爱、相互提携,长大成人之后,更要相互的帮助。
现今我们不用像他们三兄弟睡在一起,可是我们兄弟姐妹间也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我们的一生中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如果一直有个亲人在身边,当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你;当不开心时,可以安慰你;当你拥有喜悦时,可以和你共同分享,那是多么快乐的事!现在社会上有些兄弟姐妹互相猜疑,争夺家产,斗的鱼死网破。又何必呢?
同样,我们人与人之间也要像姜肱兄弟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让世界成为一个和睦、友善、美好的大家庭。
【注释】①肱:gōng。②嚣:xiāo,喧哗。
缪①彤自挝②
缪彤化弟,闭户自挝,诸妇谢罪,得以齐家。
缪彤自挝汉朝缪彤,字豫公。在他幼小的时候,父母双双过世,兄弟四个人同住在一块,缪彤是长兄,要照顾三个弟弟。他虽是一位读书明理之人,然而我们知道长兄要教育弟弟是很难的,身为父母教养自己的子女都很不易,更何况为兄的呢?
所以,三个弟弟娶妻之后,纷纷要求分田产、分家业,而且还屡屡发生争夺。缪彤听见后很愤怒,也非常难过,就关起门来哭,自己打着自己说道:“缪彤呀缪彤!你勤学修身,学圣贤之道,为的是要以身作则,能感化周围的人,能移风易俗。可是如今连自己家里的人都没有办法说服,更何况去感化别人!”缪彤如此自责,大声哭着说,弟弟跟弟媳们听到后很受感动,都在门外叩着头,向缪彤忏悔、谢罪,希望长兄能原谅他们,也意识到长兄完全是希望这个家好,才如此做。
从此全家更加和睦,再也不起争端了。要知道父兄爱子弟,不必苛责子弟一定要顺从。子弟爱父兄,不必苛责父兄一定要慈祥。只要各尽自己本分,凡事反躬内省,父子兄弟的关系才能和谐。
【注释】①缪:miào。②挝:zhuā,打、敲打。
王览争酖①
王览护兄,争酖舍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
晋朝王览,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王祥,王览对兄长很尊敬。王祥侍奉后母非常孝顺,而后母却对王祥非常不好,经常打王祥。王览看到了,就流着眼泪抱着哥哥哭。后母不合理地使唤王祥,王览就与王祥一起去做。后母对王祥的虐待不仅在小的时候,到了成年娶了妻子以后,对王祥和他的妻子也是非常严厉。每一次母亲惩罚大哥,王览却带着妻子过来帮忙,尽心调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化解危机。
王祥的道德学问日益提升,后母起了个坏念头,因为王祥的名声越好,往后她的恶名就越昭彰。于是就在酒里下了毒,要给王祥喝,被弟弟王览发现,情急之下把毒酒夺过来自己要当场喝下去,替哥哥去死。这时后母立刻把酒打翻在地,恐怕自己亲生的儿子被毒死。见此情形,后母也很惭愧,心想,我时时想致王祥于死地,而我的儿子却用生命来保护王祥!兄弟之情终于感化了后母,当场后母和两个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所以,唯有德行、唯有真诚能化解人生的灾难。
后来王祥和王览都在朝廷里当官。有一位大官叫吕虔,送给王祥一把作为传家之宝的佩剑,告诉他,拥有这把宝剑的人子孙非常发达和荣显。结果,王祥回去之后马上把宝剑给了弟弟。史书记载,王祥和王览的后代九世都是公卿。
王览的行为非常难得,而王览的妻子与丈夫同心,尤其难得,他的后代都因能恪守祖宗的孝、悌精神而发达。
【注释】①酖:zhèn,毒酒。
庚衮①侍疫
庚衮事兄,疫盛不避,亲自扶持,昼夜不寐。
晋朝庚衮,字叔襃②。当时遇到瘟疫流行,他的两个哥哥都死于瘟疫中,次兄庚毗③又染上瘟疫,无奈之下,父母只好留下庚毗,领弟弟们到外地避难。
而庚衮不肯走,大家强制拉他走,他说:“我生性抵抗力好,不怕瘟疫,我来服侍次兄庚毗!”他日夜不睡地服侍着卧病在床的次兄长,不但如此,还看护着两个哥哥的灵柩,看到这些天灾没有办法逃避,刹那间妻离子散,骨肉分离,家破人亡,他就忍不住哀号啼哭。然而庚衮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坚忍不拔,“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他的这种悌行感动了天地,经过一百多天后,流行的瘟疫终于停止了,家里人也都纷纷回来了。
到家后,父母看到庚衮的次兄病好了,庚衮也很健康,非常惊讶,真是奇迹!父母及弟弟们都非常高兴。
庚衮说:“瘟疫虽然可怕,但比起骨肉之情来,就不可怕了。”
【注释】①衮:gǔn。②襃:bāo。③毗:pí。
刘琎①束带
刘琎敬兄,闻呼下榻,束带未完,不敢遽②答。
南齐时代的刘琎,字子敬,在泰豫年间曾经当过明帝的挽郎,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子。他学识渊博,为人恭敬谨慎、刚方正直,与哥哥刘瓛③都深为当世人所尊重。
有一天晚上,刘瓛突然想到有一件事情要跟弟弟做交代,于是就在隔壁房间叫着弟弟的名字。话音刚落,刘琎那边马上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满以为弟弟很快就会回应,可是左等右等,却没有等到他的回复,令人感到特别的奇怪。过了好一阵子,才传来了弟弟那毕恭毕敬的声音:“哥哥,您有什么事情吗?”
哥哥感到十分讶异,于是就责问他说:“我已经等了好久了,你怎么到现在才回答?”刘琎深表歉意地说:“因为我的腰带还没有系好,穿得这么随便,就回您的话,是多么失礼的事情啊!所以我才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对不起。”
原来,当时刘琎已经穿好睡衣,躺在了床上。他一听到哥哥在叫他,就赶紧下了床,把白天穿的正式的衣服拿出来,迅速穿上,束好腰带,全身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毕恭毕敬地站好了之后,才回应他。
在中国古老的《礼记·曲礼》中开端云:“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指哪怕是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忘恭敬谨慎的态度。所以听到哥哥呼唤的时候,为什么刘琎他不先回应,然后再出来呢?因为他一心想到的就是,人一定要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