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 北京人发祥地
位于北京城西南的房山区周口店,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在小镇的西边,矗立着一座石灰岩构造的低矮的圆形小山——龙骨山。就是在这座山上,考古学界陆续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遗址,周口店就成了世界考古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成为发现人类起源的起源地之一。1991年8月,周口店遗址正式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一夜成名”的周口店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朝的时候,周口店当地人就在龙骨山开山凿石,烧制石灰。在工人们凿石的过程中,经常在石灰岩洞穴和裂隙中发现一些难以辨认的化石,因为当时人们搞不清这些是什么动物的化石,故此称为“龙骨”,“龙骨山”因此而得名。
这些“龙骨”被当成药材卖给了药店。而真正认清“龙骨”为何物的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基尔在对流入德国的“龙骨”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一件与人类牙齿化石极为相似。这一发现,终于引起了学术界对“龙骨”的重视。
1918年,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周口店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他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1912年,奥地利古生物学家丹斯基来华与安特生合作,对周口店龙骨山进行发掘。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他们发现了一处化石堆积丰富的地点,这就是后来被称作“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地方。1921年至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轰动。为此,当时的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院签订协议,决定于1924年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大规模的发掘。
1929年12月2日,是人们最应该记住的日子。在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裴文中的主持下,龙骨山发掘出了第一具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而周口店这个小村庄也“一夜成名”了。从1927年开始到卢沟桥事变爆发,整整10年间,考古人员在这里共发掘出人骨化石、动物化石、石器等10余万件,整整装了100多箱。由于战争原因,考古发掘被迫中止。再次开启龙骨山的考古发掘,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贾兰坡等人的主持下开始的,龙骨山的考古发掘开始了新的里程。
周口店遗址
作为古人类遗址的重要代表,周口店保存了纵贯70万年的人类生存历史,是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科研价值最大、产出成果最多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北京人”遗址
1921年首先发现和挖掘的“北京人”久居之处,现在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俗称猿人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先后出土的北京猿人化石主要有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7万多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
据专家考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北京人”属人类远祖的一支,称为“北京猿人”或“北京直立人”,现简称为“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约20万~7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他们曾群居在龙骨山的石灰岩洞里,留下了大量遗物、遗迹和骨骼化石。根据发现的北京人的头盖骨、牙齿、骨骼等可推测出当时的北京人身材粗短,腿短臂长,头部前倾,头骨低平,眉嵴突出,面部短而吻部前伸,但能够步履稳健地直立行走。“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毫升),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北京人”属石器时代,石器是北京猿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远古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猿人制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在这里发现了石锥这种新类型的生产工具。还在洞穴的堆积物中发现了北京猿人制作和使用过的骨器。例如,把截断的鹿角根当锤子使用,鹿角尖用作挖掘工具。
猿人洞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猿人洞)原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东西长140米,南北最宽处40米,西部最窄处2米,高度40米。在发掘前,该洞穴就已坍塌,成为堆积物上部的大角砾和岩块。从大约50万年起,北京猿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及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分13层)。
“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北京猿人的发现,将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在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烟堆,最厚的灰层达6米。在灰烟里有被烧过的头骨、石块、木炭碎屑及树枝等。火使人变生食为熟食,促进了人类的体质和大脑的发展,并在极其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辉煌的远古“北京人”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这批珍贵的“北京人”化石,除了1949年以后发掘的5颗牙齿、一段上臂骨和1段腿骨之外,其余的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连同“山顶洞人”化石在保护转移的过程中失去踪迹,从此下落不明。“北京人”化石的下落也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之一。
“山顶洞人”遗址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是1930年为寻找猿人洞穴的边界而发现的。1933年和1934年进行了发掘。山顶洞在龙骨山的顶部,北京猿人洞穴上方,洞口高4米,下宽约5米。洞内分上下室,上室指洞南部的东半部,下室为洞的西半部。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万~1.8万年前。
在洞中发现三具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及其他人体部位的化石多件,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人类化石最多的。还发现有石器、骨针、穿孔的贝壳和作装饰用的兽牙,以及灰烬层、鱼骨及用火、墓葬的痕迹,等等。充分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能捕鱼、用火和用骨针缝制御寒的衣物。
最能代表“山顶洞人”工具制作水平的,是在遗址中出土的一枚骨针。针长8.2厘米,针的直径最粗处为3.3毫米,针眼之上的直径为3.1毫米。就在这3.1毫米的范围内,“山顶洞人”制作出了针眼,这是何等的进步。再者,骨针的发现不仅表明了“山顶洞人”工具制作技术的高超,更证明了他们已经掌握了衣物的缝制方法。
现在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龙骨山脚下,距北京城区约50千米。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在这里,人们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状况。
山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