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
【别名】皮、贵老、黄橘皮、红皮、橘子皮、广陈皮、新会皮等。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
【产地溯源】主产于广东、四川、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以广东新会所产质量较好,又称“广陈皮”、“新会皮”。
【现代研究】陈皮主要含有挥发油(如α-侧柏烯、α-蒎烯、β-月桂烯、辛醛等)、橙皮苷、新橙皮苷以及右旋柠檬烯、麝香草酚、对羟福林等。药理研究表明,陈皮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道内积气、抗胃溃疡、保肝、利胆、祛痰、平喘、加强心脏收缩力、扩张冠脉、降低血压、缩短出凝血时间、免疫抑制、抗炎和抗过敏等作用。
【选购保存】陈皮的选购以片大、整齐、外皮色红、内皮白色、肉厚、油性大、香气浓郁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效用特点
陈皮其实是我们平时所吃橘子的皮,由于其放置的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故名“陈皮”。中医学认为陈皮味苦、辛,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者服用。
中医学认为感受寒湿之邪,或食用生冷物品,影响气机升降畅达,从而引起脾胃寒湿气滞,出现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这时即可用陈皮配合燥湿健脾散寒之苍术、燥湿消除胀满之厚朴等药一起使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平胃散;若是饮食积滞导致的气滞脘腹胀满,可将陈皮配伍山楂、神曲等消食药同用,如《丹溪心法》中的名方保和丸;若因外感风寒之邪,内又伤于湿滞引起的腹痛、呕吐、泄泻,可与藿香、紫苏叶配合应用起效,如《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异功散;若脾胃气滞症状明显,脘腹胀痛厉害,多与行气健脾之木香、破气除痞之枳实等药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的作用。
陈皮还可用来治疗脾胃气机逆乱引起的呕吐、呃逆等病症,常配合生姜、竹茹、红枣一起使用,如《金匮要略》中的橘皮竹茹汤;若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则可配伍生姜、甘草,如姜橘汤。
陈皮的一般用法为水煎服,用量为3~9克。需提醒的是,陈皮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久服。
治病验方
平胃散:苍术15克,厚朴、陈皮各9克,甘草4克,水煎服。燥湿健脾,行气和胃。治疗腹部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等。
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各12克,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红枣5枚,水煎服。降逆止呕,益气清热。治疗胃虚有热之呃逆,症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等;妊娠、幽门不全梗阻、腹部手术后呃逆不止等见上述证候者可选用。
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12克、枳实2.5克、生姜6克,水煎服。行气、通痹、止痛。治疗胸痹,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满,呕吐哕逆等。
备用成药
胃苏颗粒: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
复方陈香胃片:行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疼痛,脘腹痞满,嗳气吞酸。
经典药膳
陈皮茶:陈皮、白糖各适量。将陈皮用水洗净,撕成小块,放入杯内,用开水烫泡,将泡好的陈皮汁倒出,汁内加白糖搅匀即可。早、晚分服。顺气健胃,止咳化痰,用于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等症。
陈皮红枣汤:红枣3枚、橘皮1块,煎水,饮服。行气健脾,降逆止呕,用于恶心、呕吐等症。
鸡橘粉粥:鸡内金6克、陈皮3克、砂仁1.5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前3味药研末备用,将大米放入锅内,加三味药的细末、白糖、清水适量,搅匀;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米烂成粥。早、晚服食,消积健脾,用于小儿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肚腹胀大、面黄肌瘦、呕吐、大便黏滞等症。
陈皮鸭:鸭1只,陈皮6克,胡椒面0.3克,鸡清汤适量,酱油、料酒少许。将鸭处理好入锅蒸熟,沥出原汁留用;把鸭子扣在小盆中,胸朝上。把鸭原汤、鸡清汤一起烧沸,加入酱油、料酒、胡椒面搅匀,倒入小盆内,将陈皮切丝放在鸭上面,入蒸笼蒸30分钟即成。佐餐食,开胃补虚,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
陈皮紫苏粥:陈皮、紫苏叶各10克,生姜5片,大米60克。将陈皮、紫苏叶用水煎,取汁去渣;将大米洗净,和生姜一起加入药汁中,煮成粥,调味即可服用。行气化滞,和胃止呕,用于消化性溃疡属脾胃气滞者,症见食欲不振、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嗳气频发或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