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我的中国合伙人告诉我,他们将重新修订出版《22条商规》,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993年当这本书首次出版的时候,我和杰克在扉页上特别注明了本书的宗旨:“致力于消除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神秘和误区。”
20年过去了,商业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动摇了传统媒体昔日的地位;全球化的竞争驱动企业把它们的战略重点从本地或全国转向全球;数据库进入了营销领域,为企业了解潜在顾客的需求和偏好等详尽的信息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方法。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读一本老书呢?
有且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市场营销中的神秘和误区今天仍然普遍存在,对年轻的中国企业而言,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而这本书里所提到的营销定律并不随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战术或许一直在变,但是好的战略从未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都奏效的战略在21世纪的今天也同样奏效。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年纪越大,我越体会到东方古老哲学的绝妙。相形之下,当今商业杂志上充斥的各种管理术语的作用显得何其微小。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也”。但在商业界很少有人会这样看问题,他们觉得起作用的战略逻辑是“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毕竟对手们都不是傻子,他们肯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便对手们做错了,我们也是错了并赢着的一方——因为我们错得更完美”。
中国品牌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的得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的成功战略跟老子提出的思维有不谋而合之处,而它的失败又跟忽略老子有关。
海尔起初在美国市场上做得非常成功,它聚焦于大学宿舍使用的迷你冰箱,这是一个被惠而浦、伊莱克斯等聚焦高端电器的企业所忽略的市场。事实上,它们的冰箱越来越大,豪华程度也日新月异。海尔反其道而行之,成为美国迷你冰箱的大赢家,这就是海尔的成功故事。但很快海尔就遭遇了滑铁卢:它在南加州卡姆登(Camden)兴建了一个工厂,生产成本约为2000美元的大型高价冰箱。这款冰箱卖得很差,直接导致这个工厂一直亏钱。
海尔本不应该跟惠而浦这些美国市场上的强大品牌做正面对抗,它要做的是在最初成功的战略上继续聚焦:迷你冰箱。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显然不这么想。他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先难后易是制胜之道。在我看来,这是一条通往失败的道路。一开始人们希望找到一个较为容易的切入点进入市场,比如迷你冰箱,继而希望尽可能利用第一步的成功。很多人都认为营销的本质在于“比对手做得更好”,事实上这种方式很难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到竞争对手的对立面去开拓新的市场,这正是本书所提到的定律之一——对立定律。
15年过去了,本书中提到的一些企业或许已经不存在了,这并不重要。分享案例并非阅读本书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借此领悟“永恒不变的商业定律”。
同时,时间证明一切,你可以看到,在过去的15年里,那些在20世纪90年代使用了好战略的企业至今仍在不断前进。而那些执行了糟糕战略的企业,至今也没有好转,例如,我们在书中一再提到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它们旗下拥有雪佛兰、凯迪拉克、福特、克莱斯勒、吉普这些响当当的品牌,但是由于长期的产品线扩张、品牌延伸、追求短期利益,这三大汽车公司如今走在破产的边缘。
事实也证明,在商业领域以外的竞争领域,这些定律仍然产生作用,2008年11月4日,巴拉克·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从奥巴马的选举当中学到一些东西,因为他看起来充满劣势,并非一个天生的“优质产品”: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比任何对手都年轻,是个黑人,而且有一个大多数美国人都觉得“怪”的名字。但是他遵循了基本的营销法则。
奥巴马的策略是什么呢?就一个词“变革”,每一次演说,每一次新闻发布会,每一次和支持者的会面,奥巴马都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讲台上必然有这样一块最醒目的标识:我们得以信赖的变革。每一次演说,奥巴马的助手们都会向观众分发宣传单,上面有同样的信息:我们得以信赖的变革(聚焦定律)。
希拉里占有什么词呢?她先尝试了“经验”,后来改为“为变革倒数计时”,显然是一个模仿者,更糟糕的是当批评家批评她抄袭的做法后,她又改成了“美国的出路”(专有定律)。另一个对手麦凯恩则根本没有提出什么概念。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遗憾的是,同时我也发现,中国企业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热衷于模仿、多元化、品牌延伸、产品线扩张……我认为,不改变这种局面,中国企业不仅无法诞生真正的世界级品牌,而且将逐渐丧失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我无法期望在中国的一两场演讲就能改变中国企业的观念,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22条商规》的重新出版就可以看作最重要的努力之一。老子认为“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也相信,透过《22条商规》,中国的企业家可以更好地把握营销和商业的本质规律,创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艾·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