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三辑 知足寡欲,在世无恼也无忧
李叔同曾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从生死中解脱,就是因为他贪欲太深,因为贪欲产生怨恨,就不能使一个人有所超脱,更会让人生产出很多辛苦。”所以,人要想自己过得安稳,要想没有烦恼,就要做到知足寡欲。
欲望太多会让人迷失本性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太多会让人迷失本性。
——李叔同“为欲念所困,人就会昏庸。随意动气,便偏于暴戾。”李叔同很是赞赏这句话。关于人的欲望方面的理解,李叔同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
在他眼里,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比如满足自己必需的衣食住行等,这都是很正常的。但在为人处世中,凡事都应该有个度,一个人的欲望如果过于强烈,就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做出一些在别人眼里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事情。
所以,李叔同劝诫我们: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太多会让人迷失本性。
佛陀时代,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一天,听说佛陀在舍卫国大开法宴,演说妙法,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去听佛陀开示法要。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正当二人走得精疲力竭时,突然,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是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你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没喝水的比丘听完,不为所动地说:“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
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便得到了法眼净。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地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地把路上发生的事享告佛陀,佛陀即呵斥说:“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已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步说:“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李叔同曾经引用佛家一句话:“一寸道九寸魔”。这句话说明了修炼品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时时刻刻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有所收获。
其实,人就是一种充满欲望的动物,只有当欲望的洪水将他们淹没时,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的过程,当然,要看追求的是什么。切不可欲望太盛,所求过多,不懂得克制自己,否则就有滑入万丈深渊的危险。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克制自己的欲望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不是束缚自己前进的绳索,而是披荆斩棘的利剑。它能让你选择正确的道路,避免误入歧途,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用理智战胜欲望用理智战胜欲望,远离物欲,这样心灵才能获得永久的平静和安宁。
——李叔同“要降伏心火,磨炼忍耐的功夫,不外乎用理智控制欲望烦恼。道理明白了,理智的力量强,烦恼自然就会平息。”李叔同在这里引用陈榕门的话,就是要告诫我们:对于欲望,除了正常的以外,最好不要有额外的欲望,假如你有了这样的欲望,就应该尽力用理智去克制它,只有理智战胜了过多的欲望,你的心才能永远保持平静,处于安宁。
人的欲望包括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也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
庸俗浅薄之人常会把追求物质欲望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所以精神追求甚少。德行高尚之人把精神追求作为人生第一目标,物质追求较少。所以,他们比庸俗浅薄之人多承受一些人生痛苦,但是他们能够战胜物质欲望,以精神追求为主导,达到一种具有包涵力的心理和谐状态,即安贫乐道。
一个冬日的清晨,长安下起了鹅毛大雪,北风卷着雪片在空中飞舞着,五更时分,雪渐渐停止了。临街的店铺燃起了灯火,早饭的香味从一家家早点铺里飘逸出来。
一辆马车在街上慢慢地走着,车上坐着当朝著名政治家刘晏。他官至左仆射,是负责全国财政的大臣。刘晏手中管理着全国亿万钱财,而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马车是旧的,车里甚至没放炭火盆,衣服质料十分普通,几乎与普通百姓一样。车至半路,刘晏对车夫说:“找一家早点铺,买一些早点充饥,然后再去上早朝。”“是,大人。” 车夫答应着,将马车停在一家店铺前。刘晏走下车子,步入店铺。他一看价格,比别的店贵,犹豫了一下,然后退出去了。车夫感到很奇怪,就问:“大人,怎么不进去啊?”刘晏说:“这家太贵,我们往前找一家便宜些的。”
他们往前走,在一家价格便宜的早点铺前停下来。他对车夫说:
“你去吧,买些烧饼,够我们两人吃的即可。”车夫买来了热气腾腾的烧饼,刘晏急忙摘下帽子,将烧饼放在帽子里。然后,他和车夫一起站在雪地里吃起来。这时,几个早朝路过此地的官员看到刘晏站在雪地里啃烧饼的样子,小声讥讽道:“刘晏身为国家大臣,太寒酸了!”“和一个下人一起啃烧饼,真是有失官仪!”
刘晏听到了,毫不在意,反倒是他的仆人听了大家的讥讽,愤愤不平地说:“大人,您是堂堂的左仆射,也该有点威仪,怎么能让人这样取笑呢?”刘晏听了毫不在意地说:“别被那些世俗的说法左右,个人要有主见。记住,仁人君子从来就不是贪图物质享受的。一个人光讲吃喝,那才是真正丢了身份呢!”一席话说得车夫很是惭愧。
刘晏的家位于闹市,居处人口杂乱。他的宅院既无高楼亭阁,亦无奇花异石。因此,朋友们劝他:“换个地方重新修座庭院,也可有点气派。”刘晏笑而不答,仍然住在原处。朋友们见他按兵不动,就暗地里为他找了一块地皮,那里紧挨朝中一些大臣的宅第。若在那里修起豪华住宅,该是令人十分羡慕的。
地皮找好了,朋友就告知了他:“赶快重修宅院吧!我们实在看不过去了。一个普通的官员都比你的宅第强,何况你是掌管全国财富的大臣呢!”刘晏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但修建豪华宅院,我刘晏是绝不会干的。住宅能挡风御寒、住人、休息也就可以了,不必去追求豪华。希望各位明白我的主张。”朋友无奈,只好作罢了。
刘晏作为财政大臣,掌管着亿万钱财,却丝毫不讲究吃喝,不贪、不占、不为私欲所蒙蔽,保持着心灵的淡泊宁静。所以他坦然大公、清正廉洁的美誉才得以不朽于世。
在现实生活中,欲望是困扰人的心灵的蛛网,有许多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贪赃枉法、见利忘义,获取大量不义之财,从而进行无节制的挥霍、浪费,虽然自己的虚荣心满足了,可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因此,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像李叔同说的那样:用理智战胜欲望,远离物欲,这样心灵才能获得永久的平静和安宁。
不要只顾追求享受多一分退让,其实是得到了一分好处;多一分享受,其实是减少了一分福泽。
——李叔同“多一分退让,其实是得到了一分好处;多一分享受,其实是减少了一分福泽。”李叔同很推崇这句话,尤其是后半句,他更是以亲身行动来教育别人莫贪图享受。他曾经对别人说过这样一段话:“若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还有一把洋伞,也是1911 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
李叔同的生活十分俭朴,他把物质享受放到了最不重要的位置上,这也是他一生都能过得快乐恬淡的重要原因。
古代那些注重约束自己、修养德行的人,对于物质享受都看得很淡。
郁离子是古代著名的隐士。有一次随阳公子去访问隐居在山林中的郁离子。郁离子听说有贵宾远道而来,特意端上自己种植的新鲜水果,倒上一杯清茶,盛情款待。
双方坐定之后,随阳公子站起来对郁离子说:“我早已听闻先生的大名了,十分敬仰先生,只可惜事务缠身,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拖到今天才有机会与您相见,因此向您表示歉意。先生在此独居多年,您受苦了!”听完随阳公子的话,郁离子回答说:“我在此同山林为伍,与鸟兽做伴,一日三餐,有米有菜,苦从何来啊!”随阳公子接着说:
“我想向您谈谈我的看法。”
郁离子说:“愿意洗耳恭听。”
随阳公子就说:“我有宽阔宏大的房屋和广阔的大院,宅院四周都用围墙环绕起来,非常安静舒适。院中有天庭,地面平坦辽阔,天庭的两边高楼环立,屋子里面四季如春,温暖湿润,屋檐下有五彩的飞廊。
屋脊层层相继如天上的彩云。房屋内彩虹般的香木支撑着用来保持平衡的栋梁,雕刻着飞鸟走兽的美石承担着垣柱。浮柱交错如星罗棋布,碧瓦琉璃像荡漾着的水波。光彩夺目的奇花异草即使在冬天里也开花结果,秀美的高林在夏天凉爽宜人,浮光流影进人就变成彩霞,细乐微声响动便生出清风,摇动如街巷大开,飘忽似管弦齐鸣。
“其间还有美丽的舞女,拖着云烟般的翠绢罗裙,鸣响着像泉水琅琅的佩玉,翩翩起舞。华宴摆开,陈上金樽,澄清芳醴,杀牛宰羊烹鹿,加蚌汤鱼汁佐餐。把跳跃急流的鲜鲂鱼切成细片,把高飞云端的天鹅用火炙烤,熬月窟中的兔肺作汤,煮雾谷的豹胎而食。果品有碧华的莲子,紫英的雪梨。霜柑充满蜜汁,红荔犹如凝脂。吃饱喝足之后,献上清新鲜美的水果,踏着笙箫乐曲的节奏起舞,良宵苦短,直到雄鸡报晓,才奏起挽留嘉宾的雅乐。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先生才华横溢,却在此独居,清茶淡饭,岂是长久之计?今日我来此,能够见到先生,也是三生有幸,愿意和先生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郁离子听后,淡淡地说:“生活一味追求享受,贪恋香酒美女,如果是一个国君的话,只要占有一样就可以让他亡国;如果是一个家庭的话,只要占有一样就可以让他妻离子散;如果是一个人的话,只要占有一样就可以让他一败涂地。我可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啊,或许你认为过着这样的生活就幸福了,但对于我来说却不是这样,你还是请回吧!”
欲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适当的欲望能激发人上进,但要是欲望太盛,那就会给人带来痛苦。因为欲望太盛的人,常常失望就越大,人们会因为不能得到而徒生烦恼;欲望太盛的人,占有欲也会很强烈,有人会因为占有而不择手段;欲望太盛的人,就会有强烈的贪欲,有人会因为名利而走向罪恶。
所以,清心寡欲、视钱财与功名如外物的人,最容易满足,无所谓得到和失去,自然生活在快乐之中。
古人在追求人生幸福的时候,他们懂得“不贪为宝”的道理,随时控制自己的欲望。东晋时的吴隐之就是这样一位能掌握幸福之道的人。
吴隐之经好友韩康伯的举荐,出任“辅国功曹”,因为能力突出,吴隐之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吴隐之虽然官越做越大,俸禄也越来越多,但他的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贫。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人问他:“你苦读诗书才换得了今天的地位,还过着这么清贫的生活,不觉得有点亏吗?”
吴隐之回答说:“我读书的确是为了做官,但如果做官只为了贪取富贵,那么我的人生就显得太低俗,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对贪图富贵的人来说,读书做官是件坏事,是促使其走向痛苦的平台,这样的做法让人感到痛心,我也不想成为这种人。”
吴隐之每次领到俸禄后,第一件事就是接济生活困难的亲友和乡邻。为此,他的夫人常常埋怨他:“你一不贪二不占,这在官场上已是很难得。我们家也不富裕,要是再将辛苦所的俸禄接济别人,你还不如去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呢!”
吴隐之为了让妻子支持自己的做法,就劝诫她说:“将贪心戒除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做到。我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会一心去追求享受了,所以,我保持清苦的生活是好事啊!”
一天,吴隐之出门办事,天下起雨来。吴隐之看见一个年轻人抱着一件蓑衣在雨中走,感到很奇怪,便上前询问:“你为什么不用蓑衣遮挡风雨呢?”年轻人说:“蓑衣是我捡到的,别人的东西披在身上就不合适了,因此只好抱着。”年轻人的做法深受吴隐之的赏识,说:“你的这种做法,我都很难做到啊。”最后,他将女儿许配给了这个年轻人。
为了褒奖吴隐之清廉有德,朝廷多次下文赞扬他,对他更是十分信任。当时,富有的广州地区官吏贪污盛行,朝中大臣就推荐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去整治贪污。
推荐吴隐之的人对皇帝说:“一个人要是能做到不贪不占,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诱惑得了他,这样做人才能保持公正。在很多贪取机会面前,吴隐之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当今很多人不可比拟的。”
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后,一大批贪官污吏受到了严惩,当地的习俗日趋淳朴,大小官吏都奉公守法。
唐代名臣魏征在编修《晋书》时,用“晋代良能,此焉为最”来评价吴隐之。
人生苦短,谁不希望自己过得更舒服些呢?很多人常常被贪欲缠身,欲望让他吃睡不香。贪欲让我们的身心都疲惫不堪,看看当下,有人为贪整天烦躁不安;更有甚者,有人会因一个贪字而自毁人生。
人无欲则不贪。吴隐之之所以能够做到不贪、受人尊重,其中很大的功劳应记在他有一颗无欲之心上。不贪之人,不会因为贫穷而办鸡鸣狗盗之事,更不会因为富贵而变得奢靡起来;不贪之人,不会因为无权而献媚于人前,更不会因为有钱而鱼肉百姓、聚敛财富。因此,在为人处世中,只要我们有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怀,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看淡名利一生轻松很多人在名利场上,是尔虞我诈、你争我抢、埋伏陷阱……在这种环境里,你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受到很大的伤害。
——李叔同李叔同说:名利,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拼命追求、争夺的东西。人们为了得到它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甚至不惜伤害他人性命。
所以,很多人在名利场上,是尔虞我诈、你争我抢、埋伏陷阱……在这种环境里,你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受到很大的伤害。李叔同在此劝诫我们:放弃对名利的追逐,不要让名利成为自己不堪重负的枷锁。
大师的这些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有很多人为了获取名利而丢掉了身家性命。
杨国忠本是无赖出身,学识浅薄,才能平庸,仅因族妹杨玉环得宠于玄宗才得以重用,由金吾、兵曹、参军跃居右相,并身领四十余使。
杨国忠生活腐败,黩武贪功,专横跋扈。他得势之后,一些寡廉鲜耻、趋炎附势之徒纷纷投靠他,以图分得一杯羹。
当然,也有一些明智之士对这个暴发户的前途看得十分清楚,陕州进士张彖学问广,名气也很大,有人劝他去找杨国忠,谋取荣华富贵。
张彖说:“你们以为他稳如泰山,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一座冰山罢了,一旦太阳出来,这座冰山就会融化,还能做你们的靠山吗?” 目睹时局的纷乱后,他便隐居到意山去了。
杨国忠当上宰相后,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即就官员铨选问题向吏部作出指示:“文部选人无问贤与不肖,选深者留之,依资据阈注官。”就是说,不管贤才、庸人,升级一律按资排辈。这样一来,那些候补多年、不能升级的人,一个个得到了满意的官职。杨国忠这样做,既廉价收买了人心,又挑选出一批庸庸碌碌、俯首听命的奴才,可谓一举两得。
为满足奢侈豪华至极的生活,杨国忠还利用职权大肆贪污、聚敛财物。在他家中光是丝织品就积存了三千万匹。
杨国忠曾对人说:“我本来出身清寒,是靠了后宫的关系才到了今天这样的地位,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倒不如生前尽情享乐。” 杨国忠这番话道出了这个无赖出身的政治暴发户内心世界的丑恶。
杨国忠所干坏事较之前任李林甫犹有过之。由于他的窃朝乱政,致使玄宗后期政治更加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导致了“安史之乱” 的爆发。
当时潼关陷落,长安形势万分危急。玄宗依杨国忠的建议放弃了长安逃往蜀中。在前行的途中,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经过一天多的紧张行军,已无比饥渴劳困,不愿再走。龙武将军陈玄礼对杨国忠早有不满,他对将士说:“今天下分崩离析,皇上蒙此大难,都是由于杨国忠的胡作非为一手造成的。如不诛之以谢天下,怎能平息四海的怨愤?”众军士回答:“我们早就有这个打算了,除掉了这个奸臣,即使我等身获死罪,也不后悔!”
这时,有二十多位吐蕃使者因得不到食物,饥饿难忍,围住杨国忠的坐骑在诉苦。禁军士兵突然大呼:“杨国忠与吐蕃人在谋反!” 有人发箭射中了杨国忠的马鞍,杨国忠翻身下马,逃到马鬼驿的西门内。众军士将西门团团包围,一齐追上,将杨国忠斩首。为雪心中愤怒,将其尸体肢解,用枪挑着他的脑袋挂在西门外示众。
其实,历史上像杨国忠这样的人简直是太多了,他们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正如李叔同劝诫我们的那样:名是枷,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就像绳索一样牵绊着众人,阻碍了人的进步。很多人陷入名利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甚至丢掉了性命。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的争夺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
在为人处世中,面对名利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就学一学李叔同吧!他的前半生辉煌绚丽:他是一位艺术家,艺术修养全面,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都颇有造诣,他的才华让人无比羡慕。可是,就在这人生的最高峰时,他选择了皈依佛门,放弃令人羡慕的名利,过着苦行僧的生活。面对名利,竟如此之淡漠,可想而知,李叔同心中的境界是多么洒脱,多么宽广。相比之下,过于看重名利的人是否要惭愧呢?虽说普通人很难达到李叔同的境界,但是我们起码不要陷入名利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也不要让名利左右自己的行为。
减小欲望就会减少烦恼人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想自己过得安稳自在,要想没有烦恼,就要做到减少欲望。
——李叔同“欲望少的人,心就坦然,就没有忧愁畏惧,遇到事情就能够灵活处置,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这是《佛遗教经》中的一句话,李叔同曾经手抄了一些片段,这句经文就是其中之一。
李叔同用这句经文告诫我们:人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想自己过得安稳自在,要想没有烦恼,就要做到减少欲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现在很多人感到压力很大,几乎喘不过气来,每天面对的全是烦恼,有人甚至不明白整天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欲望。因为你有许多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如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享受,为了追求更多的声誉,等等,不一而足。
“欲望无止境”。在如马拉松似的人生旅途中,你难免会比有些人跑得慢一点。既然如此,何不放慢脚步,抛弃一些欲望,留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欣赏沿途的美妙风景呢?如果你能够这样做的话,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轻松,如此的自在。
当然,说着容易做到难。面对各种诱惑,谁又抵挡得住呢?一个人要想做到知足常乐、清心寡欲确实不容易,必须要有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在这一点上,晚清的曾国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不求诗》中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曾国藩身居要职而能保持心静,他曾写过一首《不求诗》,是于同治九年六月赴天津之前写给两个儿子的,这首诗反映了曾国藩知足勿贪、于世少求、豁达宽容的人生观。在他的教育下,这两个孩子都各有所成。长子曾纪泽后来成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外交官,为了祖国的利益与俄国人据理力争,对保卫新疆的领土完整做出了很大贡献。次子曾纪鸿精通数学,为同辈人所折服。我们在读这首《不求诗》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养分。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
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
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
芬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
求荣不知餍,志亢神愈汰。
岁燠有时寒,月明有时晦。
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
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
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
戚戚抱殷忧,精爽日凋瘵。
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
君看十人中,八九无倚赖。
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
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忾。
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
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前四句总括个人应该持有的人生态度:人要知足,这样就会觉得周围的空间十分广阔;如果对周围的一切都很贪婪,那么你就会感到世间是多么地狭小。每个人当然都有各自的长处,但欲望太多对个人来说实在是个祸害。接下来曾国藩叙述了贪婪的各种表现:一个人在生活简单的时候总想着日子要过得丰盛些,家庭在拮据的时候总是希求宽裕一些。当然,这些想法倒还有情可原,但人的欲求并非到此为止,因为富裕了就进一步企望更多的荣华富贵,在没有满足要求之前只想快快得到,在满足了欲望之后又想长久保持。如此这般,一个人的欲望永远都是无法完全满足的,好了还想更好,芬芳香馨要用椒兰来比,牢固坚实就与泰山相比,追求荣华富贵从不知道满足,贪婪日益增多,越来越追求奢侈。难道所有这些都满足了之后,人生就能一帆风顺、风平浪静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曾国藩笔锋一转,着力叙述人生道路之坎坷不平、艰险莫测:季节温暖的时候也会出现寒冷,太阳明媚的时候也会产生黄昏,大自然的规律与人生道路差不多,时运降临到你头上时就会有很多好事,而不走运的时候到处都是灾难。倒霉之时,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招致灾祸,这样一来,就会整天满怀忧虑,日久生病了。
由此可见,欲望过多不仅不可能完全实现而且危害不浅,能招来灾祸,实在是很不值得。然而,人世遭际纷繁复杂,用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其中的得失呢?
曾国藩告诫两个儿子:一个人的心胸一定要宽大,抬头看看世界,多么广阔,何必把自己的眼光停留、局限在狭小的细枝末节上去呢?有了荣华富贵不要高兴得不得了,艰难困苦也不必怨恨得受不住。
最后,曾国藩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对上面的观点进行总结:“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对世上的东西不要求太多,一举一动都会感觉到活得很愉快,随遇而安,就能永葆安乐。我也不希望你们例外。
曾国藩的这首《不求诗》表达了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心胸宽广、豁达处事的风格,很值得大家学习。
李叔同曾经说过:“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以自己得到的或拥有的为满足,没有贪婪的欲望,就可以过上无忧无虑、身心安稳的日子。
是啊,淡泊名利、少欲的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粗茶淡饭,吃得香甜;陋屋木床,睡得安稳。自己的欲望少了,生活中的烦恼也就少了。
如果没有了烦恼事,生活也就变得悠闲自在起来。
别为虚妄的东西错过路上的风景世间的色、声、香、味、触都是虚妄的东西,要是过于沉溺于这些,人就会获得不自在。
——李叔同佛理上说,世间的色、声、香、味、触都是妄缘,都是不真实的东西,是人心向佛的障碍,要想切实地学习佛法,就要远离这些虚幻的东西。
李叔同对此深表赞同,在一次演讲中,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乘船渡江时,他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水,气势磅礴,非常欣赏。可是不久,狂风刮来,惊涛骇浪,动天撼地,一叶小舟起伏不定,让人害怕。他吓得嘴张得很大,再也没有心思来欣赏江上的美景。风过后,又是一片宁静美丽的风光。他静下心来,想起自己刚才的恐惧,又看看摇船的若无其事的样子,便问:“你不怕这么大的波浪吗?”
“怕什么,不就是水嘛!”
李叔同意在告诉我们,无论是波涛,还是静水,它们都是水啊!快乐或痛苦都是生活。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如果一个人一门心思只为追求名利、财富、地位、声誉等,就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来发现生活的美了。
所以,只有远离这些虚妄的东西,生活才会轻松起来。
从前,有一对父子共同耕作一块土地。一年几次,他们会把蔬菜装满那辆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城市去卖。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满载着蔬菜,又开始向他们附近的城市出发了。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日夜兼程,第二天清早便可到达市场。那样他们就可多卖些钱。
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地催赶牛车,要牲口快些。
“放轻松点,儿子,” 老人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
“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更有机会卖好价钱。”儿子反驳道。
父亲不回答,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人很不高兴,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走了四里路,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
“可是我们已经慢了一小时。”着急的儿子说。
“那么再慢几分钟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 父亲慢慢地回答。
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一小时,才再次起程,这次轮到老人驾驶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
“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
“我晓得,”老人回答,“但这边的路景色好多了。”
“你一点也不在乎时间?”年轻人不耐烦地问。
“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每一刻。”
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经过一条发出淙淙声的河流——这一切年轻人都没有看到,他心里翻腾不已,心不在焉,十分焦急,他甚至没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多彩的大花园,老人闻着芳香的气味,听到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 他说。
“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合作,” 儿子生气地说,“你对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对赚钱更有兴趣!”
“对了,这是你许久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不过,有一点你说得不对,它们并不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它们反倒很有价值,因为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老人微笑着说。
几分钟后,他开始打鼾——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里,遇到另一位农夫,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正力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
“我们去帮他一把。”老人低声说。
“你想失去更多的时间?”儿子勃然大怒。
“放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记。”
儿子生气地扭头看向一边。
当他们把另一辆牛车拉回到路上时,几乎已是早晨八点钟了,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成一片黑暗。
“看来城里在下大雨。”老人说。
“我们若是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儿子大发牢骚。
“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能享受人生。” 仁慈的老人劝告道。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能俯视城市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二人一言不发。终于,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于是,他把牛车掉转头,离开了那个叫广岛的城市。
在人生路上,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也有许多的风景值得我们去看。可是,有很多人为了急于做事,而把美丽的风景忽略了。有时候,即使事情做成功了,你却失去了另外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应该衡量清楚,生命中哪些东西是虚幻的,哪些东西是真实的。
是地位、名誉、财富重要呢?还是生命、亲情、健康重要?当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后,你一定会发现生命中的风景原来是那么多姿多彩。
摆脱人生中的虚浮之事人生贵在活得真实,虚浮之事只能给你带来人生困扰,它是人生的障碍。
——李叔同1937 年5 月,厦门要举行第一届运动大会,李叔同为其写完会歌后,受青岛湛山寺住持谈虚法师的邀请去青岛弘扬佛法。大师在出发之前,与来邀请之人约法三章:
一、不为人师;
二、不开欢送会;
三、不登报吹嘘。
从这个“约法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叔同把名利等身外之物看得很淡。
人生虚浮之事很多,名利在李叔同的眼里也是如此。但是,庸俗浅薄之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人生在世,名利、地位等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是生命的意义所在,从而陷入名利的深潭中。其实,人生之真实、人生之厚重恰恰在于摆脱这些虚浮之事的困扰。
东汉的名士姜岐就是一个能够摆脱虚浮之事的人,因此,他的人生比别人的更有意义。
姜岐,字子平,东汉时期汉阳郡上邦县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家里良田千顷,牛马成群。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与哥哥姜岑生活在一起,共同侍奉寡母。姜岐不但聪慧有悟性,而且性情恬静,恪守礼教,对寡母尤其孝敬,在汉阳郡内享有很高名望。
在姜岐七八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懂事明理,孝敬母亲。母亲身体虚弱多病,有时病得厉害,一两天不能进食,姜岐总是坐在母亲床前背诵诗文给母亲听,以宽慰母亲;有时还为母亲捶背,解除母亲的忧闷情绪,常常逗得母亲开心地大笑;有时母亲不想吃饭,他也不吃;母亲因心疼他,只好装作没病的样子有意嚼着饭,姜岐此时才高兴地吃起来。
延熹年间,沛国人桥玄任汉阳郡太守。桥玄初到任时,想找一位有影响的人帮助他治理汉阳郡。经人推荐,得知姜岐是有名的贤士,学问渊博,便派人请姜岐任功曹之职。姜岐则以有病为由,不肯应聘。桥玄很不高兴,他认为姜岐借口有病不愿应聘,实际是不愿与自己共事,于是就命督邮尹益亲自去姜岐住处,逼其赴任。
尹益是汉阳郡人,以前认识姜岐,但没有深交。他久闻姜歧是位孝子,便劝谏桥玄:“以小人之见,姜岐从小就以孝顺闻名,家乡人都很敬仰他,他的崇高品德,不仅在汉阳郡内,就是在全荆州也很有名。倒不如让他在家隐居,教化弟子,通过他的影响,使郡县的民风为之一新,这不是比担任功曹更好吗?望大人权衡轻重,三思而行!” 尹益的一番话,说得太守眉开眼笑,他挥了挥手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那就照你的话去办吧!”
自此,桥玄、尹益同姜岐结成了好朋友,他们时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
后来,姜岐的寡母去世了,办理完丧事之后,他主动将田产家资全部给了哥哥,自己则同家人到深山里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山区林木繁茂,鸟语花香。姜岐面对美丽的山色,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为何不在这里喂养蜜蜂呢?”
这里从来没有人养过蜜蜂,姜岐自养蜜蜂之后,采集了大量的蜂蜜,他将蜂蜜分送给左邻右舍。人们没有见过蜂蜜,不知它为何物。但尝过之后,都觉甜美异常。渐渐地,在姜岐的带领下,这一带山民都跟着他学养蜜蜂。人们吃不了,就将蜂蜜运往外地去销售。
由于大量养蜂,山民们都富了。许多外地人都把家搬到这里定居下来。时间长了,人们都知道姜岐很有学问,纷纷将自己的儿女带到他家,拜他为师。不久这个山区竟有了近千户的养蜂人家,姜岐的学馆也有了几百个弟子。山区变得越来越热闹了。人们在这里开荒种地,砍柴打猎,纺线织布,养蜂酿蜜,教养孩子。这里居然成了世外桃源。
姜岐隐居山林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荆州刺史那里,刺史便聘请姜岐任荆州从事,可他却不肯赴任。刺史又推举他担任汉代选拔官吏必考科目的主考官,然而姜歧仍不愿离开他那世外桃源。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蒲沂县令,他依然没有赴任,直到年迈无疾而终。
在很多人挤破了脑袋都要谋个一官半职的社会背景下,姜歧却能真正做到视名利富贵如浮云,隐居山林,为山民谋福利,他这种淡泊名利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敬仰。
真实厚重的人生是什么?是追求名誉、地位等这些虚浮的东西吗?
显然不是。那么,在为人处世中,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唯有舍弃名誉、地位、财富等虚而不实的东西的束缚,才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实、厚重的人生。
抵住诱惑才是快乐的人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李叔同“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这是李叔同的名言,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相同,在李叔同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众多诱惑面前能够不动摇的人,才称得上是道德高尚的人;遭受种种打击仍能够坚定自己立场的人,才称得上是意志坚强的人。
在这句话中,“花繁柳密”被李叔同看做“种种诱惑”,李叔同对此深有体会,他在面对“种种诱惑”时就没有动摇过。
李叔同出家后,目的很明确,就是做一个出家人,认真潜心研究佛学。因此,世俗中的种种诱惑对他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他曾被邀请到北大任教,他曾被政府邀请出任大员,他曾被许诺高官厚禄……他经历了形形色色的诱惑,但是,他没有动摇,每次都“谢绝”了。如此地坚定,才成就了李叔同“念佛救国、普度众生” 的人生理想,他才不愧为真正的君子。
历史上的段干木同样也是这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段干木是孔子的弟子子夏的得意门生。他不愿为官,把精力用在了经商方面,由于他经营有道,讲求诚信,极重信誉,所以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巨商。
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之后,魏斯当了魏国的国君,也就是魏文侯。魏文侯早已闻知段干木的才名。一天,魏文侯决定亲自去拜访段干木,请他出来辅佐自己治理天下。
当魏文侯一行来到段干木家时,侍从对段干木的家人说明了来意,请家人告之段干木,希望他同魏文侯一见。段干木得知魏文侯来访,内心确实十分感激。但他已经淡薄了名利,无意仕途,便叫家人转告魏文侯:“段干木已到外地购货去了,不在商铺。请大王不必久等。”魏文侯没有见到段干木,只好扫兴而去。但是,段干木在魏文侯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了,魏文侯更加敬重他了。
一天,魏文侯乘车又路过段干木的家门前,他特地站在车上,手扶车前的横木,专注地盯着段干木的家门,想着段干木能从家中走出来,和他一起共商大计。侍从见此情景,劝说道:“大王,段干木虽有名气,但太骄傲自大了,连大王您都不放在眼里。我看他只是徒有虚名罢了。他的那点学问,怎能跟大王您相比呢?他不值得大王如此敬重!”
“不要胡言乱语!段干木有治国之道,有不贪图权势利禄的美德,不光值得寡人敬重,所有的人都应敬重他。虽然他现在隐居穷街陋巷,但他却受到百姓的拥戴。”魏文侯说。
侍从仍不服气地说道:“如果他真有一些本领,那为什么又不敢进宫辅政呢?听说上次您去他家,他根本就不是下乡购货,而是跳墙逃跑了。这哪里是君子的所为?”
“那么,我问你,段干木同寡人到底有何区别呢?”魏文侯问道。
“您是国君,他是贱民,国君和贱民怎能相提并论?您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黄金,而他就像弃之路旁的石头。”侍从答道。
“错了,你完全说错了!我同他的区别是:他注重品德的修养,而寡人则注重的是权势的争夺;他注重的是道义,寡人注重的则是扩大疆土。权势同品德比,孰轻孰重?疆土同道义比,孰贵孰贱?这样一来,是非曲直不是很明白吗?你们因不明是非,不识宝玉,所以只能做一个侍从,而永远不能做我的大臣啊!”魏文侯语重心长地说着。
金钱、名誉、地位……这些东西对人的诱惑太大了,它们如同金银财宝在人们的面前闪闪放光,让人视而不见简直太难了,真正能够做到视而不见的,唯有德行高尚的君子。像李叔同、段干木这样的真君子才能够做到。
面对诱惑,每个人的态度或许都不一样。有的人在诱惑面前投降了,这样的人德行就不高,意志就不坚定;有的人在诱惑面前站稳了脚跟,没有倒下,这样的人是德行高尚、意志坚强的人。唯有德行高尚的人,意志坚定的人才是真君子,才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不多奢求身心自在金钱、声色、名利这些世人追求的东西,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它们是使人们堕入地狱苦海的工具,我们要厌恶它们,抛弃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些东西的束缚,自己的身心才能自在。
——李叔同“对于声色这些东西,我们要把它们看做是地狱、苦海、火宅,金银财宝看做是受苦的工具,饮食衣服看做脓血、铁皮。”
李叔同常用这句话告诫弟子:金钱、声色、名利这些世人追求的东西,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它们是使人们堕入地狱苦海的工具,我们要厌恶它们,抛弃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些东西的束缚,自己的身心才能自在。
李叔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衣食住行极其简单,从不过多奢求,所以他不会受到身外之物的束缚,身心很自由。
有一次,李叔同到宁波,住在七塔寺,夏丏尊居士听说了,前去探望他。
七塔寺云水堂里住了不少的云游僧人,有四五十个。住的地方很简陋,床铺分上下两层,他住在下层。
他对夏居士说,到宁波已经三天了,前两天住在一个小旅馆里。夏居士问:“那家旅馆条件很简陋吧?”
“很好!臭虫也不多,只有两三只。主人待我很客气呢!”
夏居士邀他前往上虞白马湖小住几日。大师的行李太简陋了,铺盖是用破旧的草席包的。到了白马湖,打开铺盖,把破草席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子,用衣服当做枕头,然后拿出一条又黑又破的毛巾走到湖边洗脸。
夏居士说:“这毛巾太破了,帮你换一条新的好吗?”
“哪里!还能够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说着,他就把那条毛巾打开来给夏居士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师的做人本色,对于吃穿要求很少,也很容易知足,所以他的出家生活过得很自在。
古往今来,有很多不看重名利、不追求富贵的人,因为他们对名利、富贵毫不在意,甘于清贫,所以,他们的生活始终悠闲安逸。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好友,他就是这样一个自在的人。
刘秀称帝后,严子陵知道定会封他做官,可他生来厌恶官场,不愿意享受朝廷俸禄。于是,他隐姓埋名,在齐县境内富春山中过起了隐士的生活。一天到晚,垂钓于溪水之中,怡然自得。刘秀取得天下后,便派人到处寻找他,希望能得到他的辅助。刘秀派人画了他的画像,派各级官吏四处寻访。
有一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发现了正在富春江边垂钓的严子陵,觉得他就是画像上的人,便上报官府。刘秀立即命官吏备好车马,装上优厚俸禄,想把严子陵请出富春山,然而宫车去了又回,均无多大收获。
这天,官吏又一次来到富春山,严子陵说:“你们认错人了,我只是普通打鱼人。”使者不管他怎么解释,硬是把他推进了宫车,快马加鞭,送他到了京城。严子陵住进了刘秀特意为他安排的房子,每日饭菜相当可口,数十名仆人为他效劳,然而对于这些他不屑一顾。
侯霸与严子陵也是旧时好友。此时的侯霸已今非昔比,他接替伏湛做了汉朝的大司徒。侯霸听说严子陵已到皇宫,就让手下侯子道给严子陵送去一封书信,表示对严子陵的问候。
一见严子陵,侯子道恭恭敬敬地把信递了过去。此刻,严子陵正斜倚在床上,听到是大司徒侯霸派人送信,仍然面无喜色。接过信,大概一看,便放在了桌子上。侯子道以为严子陵因为侯霸没有亲自看望而不愉快,忙又说:“大司徒本想亲自迎接您,因为公事繁忙,一刻也脱不开身,晚上,他一定抽空登门拜访,请严先生写个回信儿,也好让我有个交代。”严子陵想了片刻,命仆人拿出笔墨,他说,让侯子道写。信中写道:“君房先生,你做了汉朝大司徒,这很好。如果你帮助君王为人民做了好事,大家都高兴,如果你只知道奉承君王,而不顾人民死活,那可千万要不得。”他说到这儿停了下来,侯子道请他再说些什么,严子陵没有吭气儿。侯子道只好拿着信回去了。
侯霸听完侯子道的话面有怒色,觉得严子陵不把他这个大司徒放在眼里。于是把严子陵的一番话报告了刘秀,谁知刘秀却说:“我了解他,就这倔脾气。”
当天,刘秀去看望严子陵。皇帝亲自登门,这可是件大事儿,得远迎才对。可严子陵根本不理,躺在床上养神。刘秀进来后,看到他这副情景,并不恼火,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严子陵的肚子,亲切地说:
“老朋友,你难道不念旧情,帮我一把吗?” 严子陵说:“人各有志,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做官呢?” 刘秀听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失望地走了。
刘秀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他不肯上任,仍旧回到富春山中过他的隐士生活,种种地,钓钓鱼。
建武十七年,刘秀又召严子陵入宫,严子陵又拒绝了。严子陵无意仕途,寄情于山水间,这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事实上,他的无意仕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像严子陵这样的贤士,必定对名利场上的险恶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其为名利争来斗去,倒不如做山野村夫反而悠然自得,这才是真正悟透生活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如意,整天生活在压抑之中。这些人应该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欲望太多?是不是自己的奢求太多?
太多的人为了财富、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把自己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从而使自己的身心不自由,生活也不自在了。
克制贪欲,内心才会纯净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李叔同李叔同说,贪欲乃人之本能。和贪欲斗争,其实就是和自己的本能作斗争。因此,要想赢得这个斗争实在不容易,如果不能够获得这个斗争的胜利,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终生要被它左右。如此看来,贪欲真是一件很可怕的东西。
曾经有人问李叔同大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李叔同回答说:“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且永远无法满足它,这也是人性最大的弱点。要想克服这个弱点,还是有办法的,正如李叔同所说的那样,远离贪婪这块乌云,还自己内心一方纯净的天空。
有人认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欲望一旦产生,就会发生膨胀,根本就没法控制。其实,这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那么要怎样做呢?我们可以像李叔同那样,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有一次,李叔同从温州到杭州去,在温州时向庆福寺借过一副碗筷,到杭州以后,就托人转交给庆福寺。碗筷无论怎样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是庆福寺的,就不容得别人侵占损坏。还有一次,他的弟子丰子恺给他寄来一卷宣纸,请他写字,但是宣纸很多,而写字所需的宣纸较少,于是他就写信询问丰子恺,多余的纸怎么处理。丰子恺原本想准备充足一点,剩下的就让大师自己随便处置,但是又没有说明白。李叔同认为这些纸的所有权模糊,一定要问明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根本没必要在乎,可是,李叔同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在他的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贪欲。
可见,贪欲并不是无法克制的。自古以来有许多人都做到了这一点,控制了自己的欲望,塑造了的伟大人格,令世人称赞和羡慕。吴隐之就是酌饮“贪泉”水、情操仍不渝的一个人。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县人。年轻时就孤高独立、操守清廉。
他忍让几十年,诸多将相公卿仿佛走马灯一般起落浮沉,来去匆匆,连皇帝也换了好几个。“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上下下乱纷纷”,而他则一直身居要职,并且步步高升。许多人认为他是吉星高照,官运亨通,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戒除贪欲,恪守操行。
在晋隆安之年,朝廷选任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魏晋时代的广州,治所在番禺,辖境相当于现在两广的绝大部分地区。北有五岭,南临大海,山清水秀,佳果终年不绝,所产南珠等各种珍宝更是驰名中外。吴隐之携家小、部属赴广州上任,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当他们抵达离广州20 里的石门时,发现不远处有一泓泉水,据当地人说凡是饮过此泉水的人,无不陡起贪念,故名之曰“贪泉”。
贪泉臭名昭著,无人不知,当地居民又添油加醋,说是只要口沾一滴贪泉水,就会立即燃起万丈贪欲之火,连六根清净的世外高僧、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道也概莫能外。路人传言,神乎其神,自命清高的过客避之犹恐不及,生怕玷污了自己的清名;利欲熏心之徒也假装正人君子,一提起贪泉便掩耳捂鼻;一般人都认为岭南贪污成风,“风”
源便是贪泉。
吴隐之不信邪,他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岭南官吏丧失清操的真正原因,我已经知道了。” 于是,他走到贪泉旁边,俯身舀起一杯泉水,“咕嘟咕嘟” 喝下肚去,仿佛酌饮美酒一样。喝完咂咂嘴,除了甘甜可口之外,也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吴隐之微微一笑,当即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款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全诗大意是:古人说这泉水,只要一口沾唇也会顿生贪念,要得千金。假如伯夷叔齐来到这里,不管怎样大饮特饮,他们那清廉之心,也绝不会改变一毫一分!吴隐之一语道破了他酌饮贪泉,不渝清操的真谛:人贪与不贪在于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果然,他在广州任职期间一尘不染,更加清廉。虽然广州物产丰富,可他平常吃的不过是些蔬菜和干鱼,帷帐、用具、衣服等都十分朴素。当时有些人还以为他是故意装装样子,以显示自己的俭朴。不过时间一长,才知道他真是个清官,不是故作姿态。由于他以身作则,广州地区的贪污陋习也大为改观。朝廷嘉奖吴隐之的廉洁克己、改变风气,进号为前将军。
吴隐之直至逝世,屡屡受到朝廷的褒奖和赏赐,并赐予显要的官职,廉洁的士大夫无不以此为荣。吴隐之更用自己的廉洁奉公换来了世人的尊敬。
贪欲虽说是人之本能,但能不能驱除贪欲这块乌云,关键在于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说贪欲是人的本能,说贪欲的诱惑太大抵御不住,等等,各种说法只不过是骗人骗己的借口,都是为自己的贪欲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总之,贪欲对于人来说不是个好东西,如果你想驱除贪欲这块乌云,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远离它。
人要学会知足贪欲太深,因为贪欲产生怨恨不能使你超脱。
——李叔同李叔同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不能从生死中解脱,就是因为他的贪欲太深,因为贪欲产生怨恨不能使他超脱,他的人生也会有很多辛苦。
其实,人想快乐很容易,学会知足就行了。无论名利地位,还是饮食起居,皆是如此。李叔同很是赞同这个观点。这可以从他抄录的经文中看出来,大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
李叔同出家后是过午不食的。有一天,在中午以前,夏丏尊居士送饭菜给他,并且在桌旁陪着他。其实,碗里只有些萝卜、白菜,可是在李叔同看来,这对他来说几乎是盛宴了。大师很高兴,用筷子郑重地夹起一块萝卜来,他那种神情,让人见了不禁感动。
李叔同的行为告诉我们:要懂得惜福,要知足常乐。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在名利面前,真正能够做到知足的人简直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在名利面前恰恰是不知足,拼命地去追求,结果失去了本该有的快乐,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南宋有一位大臣叫韩侘胄,他在南海县任县尉时,曾聘用了一个贤明的书生,韩侘胄对他十分信任。韩侘胄升迁后,两人就断了联系。宁宗时,韩侘胄以外戚的身份,任平章,秉国政。当他遇到棘手的事情时,常常想起那位书生。
一天,那位书生忽然来到韩府,求见韩侘胄。原来,他早已中进士,为官一任后,便赋闲在家。韩侘胄见到他,十分喜欢,要他留下做幕僚,给他丰厚的待遇。这位书生本不想再入宦海,无奈韩侘胄执意不放他走,他只好答应留下一段时日。
韩侘胃视这位书生为心腹,与他几乎无话不谈。不久,书生就提出要走,韩侘胄见他去意甚坚,便答应了,并设宴为他饯行。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在南海共事的情景,相谈甚欢。到了半夜,韩侘胄问他:
“我现在掌握国政,谋求国家中兴,外面的舆论怎么说?”
这位书生立即皱起了眉头,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叹息着说:“平章的家族,面临着覆亡的危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韩侘胄知道他从不说假话,因而不由得心情沉重起来。他苦着脸问:“真有这么严重吗?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位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了韩侘胄一下,摇了摇头,似乎为韩侘胄至今毫无察觉感到奇怪,说:“危险昭然若揭,平章为何视而不见?册立皇后,您没有出力,皇后肯定在怨恨您;确立皇太子,也不是出于您的努力,皇太子怎能不仇恨您;朱熹、彭龟年、赵汝愚等一批理学家被时人称做‘贤人君子’,而您欲把他们撤职流放,士大夫们肯定对您不满;您积极主张北伐,并没有不妥之处,但战争中,我军伤亡颇重,三军将士的白骨遗弃在各个战场上,全国到处都能听到阵亡将士亲人的哀哭声,军中将士难免要记恨您;北伐的准备使内地老百姓承受了沉重的军费负担,贫苦人几乎无法生存,所以普天下的老百姓也会归罪于您。
平章,您以一己之身怎能担当起这么多的怨气仇恨呢?”
韩侘胄听了大惊失色,汗如雨下,一阵沉默后,又猛灌了几杯酒,才问:“你我名为上下级,实际上我待你亲如手足,你能见死不救吗?
你一定要教我一个自救的办法!”
这位书生再三推辞,韩侘胄仗着几分酒意,固执地追问不已。这位书生最后才说:“有一个办法,但我恐怕说了也是白说。”
书生诚恳地说:“我亦衷心希望平章您这次能采纳我的建议!当今的皇上倒还洒脱,并不十分贪恋君位,如果您迅速为皇太子设立东宫建制,然后,以昔日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劝说皇上及早把大位传给皇太子,那么,皇太子就会由仇视您转变为感激您了。太子一旦即位,皇后就被尊为皇太后,那时,即使她还怨恨您,也无力再报复您了。然后,您趁着辅佐新君的机会,刷新国政。您要追封在流放中死去的贤人君子,抚恤他们的家属,并把活着的人召回朝中,加以重用,这样,您和士大夫们就重归于好了。你还要安靖边疆,不要轻举妄动,并重重犒赏全军将士,厚恤死者。这样,您就能消除与军队间的隔阂。您还要削减政府开支,减轻赋税,使老百姓尝到起死回生的快乐。这样,老百姓就会称颂您。最后,您再选择一位当代的大儒,把平章的职位交给他,自己告老还乡。您若做到这些,或许可以转危为安,变祸为福了。”
韩侘胄一来贪恋权位,不肯让贤退位;二来他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雄心尚未消失,所以,他明知自己处境危险,仍不肯急流勇退。他只是把这个书生强行留在自己身边,以便及时应变。这位书生见韩侘胄无可救药,岂肯受池鱼之殃,没过多久就离去了。
后来,韩侘胄发动“开禧北伐”,遭到惨败。南宋被迫向北方的金国求和,金国则把追究首谋北伐的“罪责”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开禧三年,在朝野中极为孤立的韩侘胄被南宋政府杀害,他的首级被装在匣子里送给了金国。正是韩侘胄在名利上的不知足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位书生已经把利害关系摆在韩侘胄的面前,而他对此视而不见,一意孤行,这都是贪欲太深的缘故。
其实,生活中的韩侘胄很多,他们都保持一种贪欲不足的心态,尽管他们都知道贪欲太强不是好事,同样也知道知足才能常乐,但就是不能摆脱欲望的牵绊,不能真正做到知足,这是他们人性中的一大弱点。
无论如何,为了我们能够保持持久的快乐生活,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真正地做到知足常乐,品尝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