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繁杂都是乱象,清净本是自性(2)
释迦牟尼为了开悟弟子,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先后娶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为人处事机灵圆滑,并时刻陪伴在他身边,就像是他的影子;第二个老婆是他抢来的,花容月貌,身边的人都很羡慕他;第三个老婆善于操持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第四个老婆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商人却不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了,但是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决定选一个老婆陪他同行。于是他将四个老婆召集在一起问:“我要远行,你们谁愿意跟我同行。”
第一个老婆一改常态说:“我是不会陪你去的,你还是找其他人吧!”第二个老婆说:“别忘记我可是你抢来的,所以不会陪你去受苦的!”第三个老婆说:“我向来身体不好,所以无法承受路途颠簸之苦,就不随你去了,但是可以送你到城外。”第四个老婆说:“你放心吧,只要你需要,我随时会在你身边!”
听完老婆们的话后,商人感慨道:“到了关键时刻才能看到人心啊!”
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你们现在明白了吧,那四个老婆其实就是你们自己。第一个老婆是肉体,肉体最终是会与你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金钱,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为它奔忙,可是到头来却无法带走它;第三个老婆是自己的妻子,虽然生前可以同甘共苦,但是死后还是会分开;第四个老婆是指人的天性,你可以忽视它,但是它却始终对你不离不弃,无论你处于何种境界,它都不会背叛你。”
天性永远与你相随,所以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
情爱背后的质朴情怀
每一个人都曾为情爱所困,为美丽倾倒,但真正的爱不是世间人所求的双宿双飞,而是内心的成长。真正的美丽也不是外在的容貌,而是一颗朴素的内心。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
此是观想方法,西方世界人绝无情爱,我们也应当放弃,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面色表示怒容者谓之嗔,心内不高兴不表现于外者谓之恚。比较有修养者,喜怒不形于色。
有一个财主,他的妻子生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为此他高兴得不得了。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叫出女儿展示一番,而每一位来访的客人也都会对他花容月貌的女儿赞不绝口。
有一次,一个客人来访时,财主按照惯例又叫出了自己的女儿,并问客人:“你觉得我的女儿美吗?”
两黄金。你让你的女儿们盛装打扮一番,然后到大街上行走,如果遇到他们的人都说她们漂亮,那么就算我输,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不美,就是你输。”
听到有五百两黄金,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在把女儿们精心打扮了一番后,地主带着女儿们上街了,见到七个女孩的人都说她们很美,财主为即将得到的黄金沾沾自喜。最后财主将七个女儿带到了佛祖面前,并问佛祖:“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您觉得我的女儿们美吗?“佛祖摇摇头说:“不美。“
财主难以置信地问道:“可是见过他们的人都说她们很美,您为什么说她们不美呢?”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得是面容,而我看得是心灵。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如果一个人能不贪钱财,不说恶言,不起邪念,才是真正的美!”
财主听后灰溜溜地走了。其实和财主打赌的客人是佛祖的弟子,让财主到佛祖这里来是他安排的最后一站。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但是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而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识,知识也只能成为装饰品。正如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作过的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
真我在“无我”中强化
“无”不是空,是妙有,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会在“无我”中强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名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
世上的任何东西,只要想发挥作用,就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只有相融相通,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那先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弥兰陀王非常尊敬他。
那先比丘笑了笑,回答说:“不是!”弥兰陀王又问:“那么耳朵是你吗?”那先比丘回答道:“同样不是!”“那么,鼻子是你吗?”
“也不是!”“舌头呢,舌头是你吗?”“不是!统统不是。”
“那么,这样一来,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你的意思是说‘意’才是真正的你?”“也不是!”
弥兰陀王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到底在哪里呢?”
那先笑了笑,反问道:“陛下,窗子是房子吗?”弥兰陀王一愣,勉强地回答说:“不是!”“那么,门是房子吗?”
“也不是!”“砖和瓦是房子吗?”“也不是!”
是房子呢?”
“不是,也不是!”那先比丘很安然地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房子,那么,房子在哪呢?”弥兰陀王顿有所悟!世间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皆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所以,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思考,既想到此,还要想到彼。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做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
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作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在生活中也被人们追捧,质朴的天性总是能让人感动。
弘一法师对修佛之人说:“佛法修习本性,去除虚妄不实之心。”没有了虚妄不实之心,人的天然本性便会自然呈现。
有一天,小和尚无意中打破了师父心爱的茶杯,害怕师父责备自己,想偷偷地扔掉。可是,恰在这时,他听见师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于是,小和尚慌忙将打碎的茶杯藏在了身后。
师父进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师父望着小和尚,缓缓地说:“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世间万物,皆有生死。”
小和尚一听,非常高兴,将背后那只打碎了的茶杯拿了出来,说:“师父,你的茶杯已经死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天然无饰,便是本性。佛学中将生活看成是一种自然运动的状态。不要为生活中失去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悲伤和痛苦,不要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喜怒无常,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轻松,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如果一个人隐瞒了自己的天性,借欺骗别人来显示自己,那他得到的结果也将是被人欺骗。
从前,北天竺有位木师,技艺非常高明。他用木头雕塑的女子,相貌端庄,穿上衣服,就和真的女子一样。木女能够走来走去,还可以给客人倒酒,和真人的唯一区别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当时南天竺有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作画栩栩如生。木师听说后,就准备了丰盛的酒食,请画师到家做客。
画师来到木师家里后,木师便让木女给客人倒酒夹菜,忙里忙外。画师以为木女是个很温顺的真女子,心里生了爱慕之意。饭后,木师极力挽留画师住下,并让木女站在画师旁边,侍候画师,而且对画师说:“这女子留在你屋里,好方便伺候你。”
主人离开后,画师叫木女,可是木女没有一点反应。画师女子是木头做的。
画师心里非常愧疚,也很生气,自言自语道:“竟然骗我,我也得好好报复他一下才行。”
于是画师就在墙上画了一幅自己的像,又画了一根绳子套在颈子上,还画上一些鸟,啄食自己的嘴巴。画完后,画师躲到了床下。
第二天天亮后,木匠见画师迟迟没有起床,于是到屋里观看。这一看把他吓坏了,他看见画师竟然上吊死了,于是急忙跑到厨房拿来刀去砍绳子,事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心里觉得非常惭愧。
这时画师从床下钻了出来,说:“你骗了我,我也骗了你。我们俩人的情分也一笔勾销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一些,用真心去换真心,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欺骗别人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在与人相处中,保持天然的本性才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
看淡纷扰感悟自心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界的影响。自己的喜乐忧苦都被外界左右,便是失去了自己。
印光大师曾经教化弟子们说:“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
弘一大师以此警戒自己,其低调、其智慧、其修佛之心可见一斑。众生处事张扬,或者智慧受阻,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执着于外向很难开悟,难以开悟的人对于低调一词也只是表面的理解罢了。
白云禅师曾在方会禅师的座下参禅,学习了很久依然无法开悟,方会禅师也为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而着急。
有一天,方会禅师带着白云禅师来到了庙前的广场上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不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
然开悟的。”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故意发出了几声冷笑,转身扬长而去,白云禅师愣在当场,心想:“是不是我说的不对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呢?为什么大师会耻笑我呢?”
从这以后白云禅师总是想方会禅师的笑声,几天下来,根本没有心思吃饭,就连睡梦中也常被方会禅师的笑声吓醒。终于,他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前往方丈的禅房请求大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后,说:“你还记得在广场上表演把戏的小丑吗?你比他差不了多少。”
白云禅师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啊,请师父指点!”
方会禅师说:“小丑使出浑身解数,为的是博取观众的一笑,你却害怕人笑。我那天只不过冲着你笑一笑,你就为此而不思饭食,梦寐难安,像你这么认真对外界的人,连一个表演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渗透无心无相的禅法呢?你太执著于外界的假相,从而生起得失心,所以才会产生痛苦啊!”白云禅师一听,立刻就大悟了。
不要太注意别人对你的想法和看法,你活着是为你自己,把外界的印象看淡一些,你会生活得更加轻松。只有顺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你才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说。低调智慧才是由内而外的,凡事只有真正从内心出发了,你才能给自己留足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和可以回旋的余地。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不要为了满足小小的贪爱之心而荒废了自己既定的目标。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