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宝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体的经络系统

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篇》中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我国古人概括总结的,所谓经络是决定人的生存与死亡,治疗各种疾病,调整人体脏腑阴阳虚实平衡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所以不可以人为的使经络堵塞。经络通畅,气血才能营养全身、驱赶外邪,使人体健康无疾病。在这种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刮痧、按摩、松筋、拔罐等各种疗法,沿人体经络、经络上各穴位及脚部、手部、耳部全息反射区进行物理刺激(松筋、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便为人们解除疾病的痛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经”与“络”纵横交错、互相衔接,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联属,其中阴经为里,属脏络腑;阳经为表,属腑络脏。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十二经脉如此构成六组表里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余皆仿此。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除了与脏腑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外,尚与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

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包括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1.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2.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3.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皮部也是针灸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部位。如皮肤针、刮痧法、敷贴等都是皮部理论的具体运用。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奇,“异”的意思。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属络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则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则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经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