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和内容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几乎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都可包括在内。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受制于他的思想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他的思想意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这已尽为人知,但要真正做到则又不容易。因此,自古以来,许多经验,人们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更不能持之以恒地贯彻终身,只有到健康出了问题,才去找医生。
生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且在不同的时代,生活方式所包含的内容有不断发生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一般来说,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总称,不同的生活内容表现出不同生活方式的特征,反映出人们生活的价值取向。现代生活方式与现代生产劳动方式有直接关系。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劳动方式决定不同社会的生活方式,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的发达程度决定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大量事实充分表明:体育已经成为很多社会成员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就越普遍。
从医学角度而言,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和长寿关系至为密切。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一项大面积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死亡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包括消费类型、职业危害、有害健康的业余活动)占37.3%,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心理、身体环境)占19.1%,保健服务因素(医疗、预防、康复)占10.9%。此结果与美国1977年调查结果相似。尤其是生活方式中的消费类型,即不懂卫生知识,不会花钱的行为(如不懂营养卫生,把钱花在抽烟、喝酒上,喜吃肥肉、吃盐过多、偏食等)被称为“自我制造的危险”,与大多数死因关系密切。职业危害中的不正当竞争,有劳无娱、有张无驰“奔马式”的工作,超负荷地承受心身压力,也对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引发疾病。故应及早警惕,防患于未然。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
二、生产工具的变革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基本上是体力劳动。从蒸汽机到电器时代,不断发展的机械化劳动时代,其劳动工具开始为人类提供能源,于是有了大量脑力劳动的参与。到了计算机时代,人类劳动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这种劳动是对人类智力的补充。但由于人具有惰性,发明的现代化工具愈加减少了人的运动,例如汽车、电视遥控器等。据调查,中国家庭电视拥有量已超过100%,现在我国60%的人,平均每天看4小时电视。
三、余暇时间的变化
余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不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余暇时间是人们直接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闲暇从来都是与人类文明有着不解之缘的,古代社会当有闲阶级以及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从务实劳作中转移出来的社会角色出现时,社会才创造出了戏剧、文学、绘画、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文明产生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文明产生于余暇。余暇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赖以产生的基础,没有余暇将失去文化创新的很多机遇,但绝不是说有了余暇就有了文明,文明还与社会成员的消遣方式有关。余暇也可能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的文化,如奢侈、赌博、堕落。我国居民的余暇时间正在逐渐增加,但在余暇时间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浪费。
据统计,我国城市居民在每天的余暇时间里,无事可做的时间为48.77分钟,美国为7.1分钟,前苏联为9.3分钟,联邦德国为12.6分钟。积极引导人们把余暇时间用于体育运动和娱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21世纪初,北京市人口人均余暇时间可达30小时/周左右。
四、疾病谱的变化
1990年在赫尔辛基一次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生活方式性疾病有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癌症、肺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在发达国家死于这类疾病的占70%~80%,在发展中国家占40%~50%。据我国同济医科大学调查,死亡因素属不良生活方式的,在心血管病中占45.70%,脑血管占43.26%,恶性肿瘤占43.64%。当今社会,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已构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在农业型生产为主的国家和社会里,生产水平低,物质生活贫乏,人们的健康主要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营养缺乏症等疾病的危害;而在工业型生产为主的国家和社会,生产水平高,物质生活富裕,人们的健康则主要受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营养过剩和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的威胁。这就是“穷有穷病,富有富病”。在这两类不同条件下,疾病的发生,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与人们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不科学的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75%的成年人处于患一种以上非传染病的危险之中;而发展中国家既有传染病的威胁,又有“人为疾病”即非传染病的蔓延,这是因为它源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于食物太咸、脂肪过多、缺乏锻炼和污染的空气引起的。
五、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文化是在西方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诚然,在这个社会转型中的确伴随着大量的空闲时间和物质财富,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嬗变。物质基础只能说明人们可能去运动,文化基础之上的观念则决定了人们一定要运动和怎样去运动(活动的形式)。
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人类生活形态。有资料说,原始人一生中的劳动时间占33%。而闲暇时间只有16%;农业社会以后,人的一生中的劳动时间占28%,闲暇时间占22.9%;到了工业社会,人的一生中的劳动时间约为10.4%,闲暇时间能占到38.6%。
1994年,我国近现代大工业社会的崛起,使闲暇时间增多成为必然。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直实行每周工作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从一周的44小时工作日(5天半)到1995年40小时工作日(5天),再到1999年五一、十一、春节长假全年休息114天,使休闲时间有了充分的保障。“体育生活化”成为了一种趋势。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设施的改善,观念的改变为人们更好地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打下了基础。例如,北京现在约3500个围绕休闲的产业,休闲形式是社团(俱乐部)。在我国社会上,社团覆盖约占1%;在学校,社团覆盖约占5%。休闲的条件要具备有足够的时间和闲适的心态,且所参加的活动是非功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