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辍学不是孩子的错

近几年来,辍学已成为困扰青少年、教师和家长的一大问题。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反映了教育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统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辍学不是孩子的错误,他们不应该受到歧视。

案例一

小A,男,10岁,小学五年级,家庭条件优越。小A一直是全家人宠爱的对象,但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课听讲精神不集中,做作业边写边玩,很少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基础知识没能掌握,而且缺乏连贯性、系统性,使得他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小A向家长哭闹说讨厌上课,不要上学,家长很是头疼。

案例二

小B,男,14岁,初中二年级,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其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孩子做错事就会加以责罚,轻则恶言相向,重则拳脚相加。其母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于是小B放学不爱回家,慢慢结识了校外不良人员,学习兴趣丧失,到初二上半学期已经基本听不懂课,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家长和老师都觉得他没什么希望了。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类似小A、小B这样的辍学心理,常常使家长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解决。教育这类有辍学问题的学生,需要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改善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学校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与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小A的家长对其过于溺爱,造成其对学习没有上进心,缺乏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家访使家长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进而慢慢对小A的行为进行管理与约束,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做事的责任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小A明白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何在,并且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进行计时管理。而对于小B这样的孩子,老师的工作要开展得更深入细致:通过家访使其父亲认识到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要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凡事要先问清楚,再根据孩子的对错给予适当的奖惩,要以理服人,不能棍棒教育。要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所带来的温暖,他们才能逐渐回归家庭。

教育方式要个性化

学校教育方式要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针对类似小A这样的情况,可帮助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克服边写作业边玩的毛病,比如引导其在写字台周围写上提示语,一旦注意力不集中便可提示自己,还有,可以把每次的作业分成几个部分,循序渐进,最后让其实现自我控制。

针对类似小B这样的问题,学校和老师要充当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多叫小B回答问题,答对了,给予其表扬,使小B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逐渐找回学习上的自信心。

自学与学校督导相结合

家长和学校不妨尝试家庭教育和学校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家庭教育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难以体现个性化的缺憾,有些孩子实在不能适应群体竞争的压力,与其让孩子在学校里痛苦地忍受,不如让他们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学习方式。只要协调好了,有的孩子在家里也能够学得很好。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青少年辍学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帮助这些辍学的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别把家庭变成无形的监狱

真正做到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是每一位父母和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类恃强凌弱的本性是最大的不道德。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施展权威,或做出各种伤害孩子人格、人权和自尊的事情而又被社会默许时,我们必然会想见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又如何无意识地继承他们父母和老师的做法,一模一样地去对待他们自己的和别人的孩子。

《天才儿童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爱丽丝·米勒曾是一名执业达二十多年的优秀精神分析医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通过一种实验性的随意绘画法,无比震惊地发现了被掩盖多年的自己童年的真相……她曾是一个被母亲(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长期在精神上控制和在感情上虐待的小女孩!然而这个事实竟从来没有被她察觉过。而且,作为精神分析师培训的一部分,她曾接受过两个完整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但是那两个精神分析师中竟没有一个人对她所描述的、那个人人都信以为真的幸福童年提出过任何疑问。这个发现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她对精神分析学说曾经充满希望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她于1988年辞去在瑞士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职务,这标志着她与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正式脱离。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清楚地看到,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对虐待儿童以及其他问题所展示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含混不清的,从而使造成童年痛苦的许多活生生的事实都被贴上了幻觉的标签,将精神分析师的作用局限在研究病人的幻想里。更严重的是,她认为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有时是很危险的,因为它能把一个人源于童年的困惑封闭起来,而不是解决它们,就像曾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一样。

儿童大多是在成人设置的“监狱”——家庭和学校——中长大的。如果说这句话言过其实,那往往是因为儿童长大成人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便不再记得或不再承认自己在童年时的感受——尤其是那些仅仅由于年龄小而受到的来自“高高在上”的成人的羞辱、嘲笑和承受的不被成人所理解的压力,那种感受往往不自觉地代代相传,成人们用自己曾深恶痛绝的传统教育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还异口同声地强调“是为了你好”。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看一看,那些迫于家长或老师的压力,因为不堪考试等各种重压而情愿自杀的孩子们的经历……难怪雨果会说:“人类关闭了监狱就开办了学校。”

在中国,父母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的无意识的言行伤害比比皆是、触目惊心。物质上的改善和对学历的重视,似乎并没有对固有的、传统的民族心态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成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对孩子滥用权威的做法依旧存在,只不过更多地转为隐性的精神上的控制和操纵,正如前文所说的米勒在书中所描述的、最容易发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的情形一样。中国的独生子女当中,许多孩子就生长在这种无形的监狱里。

家庭既是避风港,又是最早体验痛苦的地方

对于中国人来说,父母在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在观念上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等原始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精神控制和语言伤害均被认为是父母天经地义的权利和世代相传的教子良方。在许多家庭里,孩子没有自我的空间,一切必须服从家庭、父母或长辈的意志。所以许多人长大后深深体会到:家庭既是避风港,又是最早体验痛苦的地方。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尊重,包括尊重他应有的权利和人格,对许多亚洲父母来说,根本就是陌生和不可接受的。

一个在家里挨了父母的打但不能还手的孩子,他的内心很可能会埋藏下报复的冲动。他很清楚,父母可以打他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比自己强大,有着无法抗拒的家长权威;当父母或老师当众用语言侮辱或伤害一个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时,这个孩子慑于权威而不敢反抗,他必然将屈辱和愤怒压抑下去,这些情绪会变成无意识的记忆储藏在身体内;他可能今后会希望看到别人受到同样的或者比自己更多的羞辱,从而使自己内心那令人窒息的疼痛得到减轻。

除了家庭,学校也是“培育”仇恨的地方。学校一手接过父母管教孩子的职责,更加无情地按照社会的要求,用纪律和规范来塑造和要求每一个个性不同的孩子,使大多数孩子把学校视为制造恐怖回忆的地方。

人类恃强凌弱的本性是最大的不道德

许多带有心理创伤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成人以后,会不自觉地具有毁灭自己和他人的暴力倾向。通过酗酒、吸毒等方式,在自己身上发泄被压抑的无意识愤怒;通过暴力攻击甚至杀害无辜的方式,在外界寻找减轻内心痛苦的渠道。而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对社会构成了威胁,往往会受到社会法律机器的惩罚。但是,他们犯罪的根源很少有人问津。正像米勒所指出的,消灭暴力存在的土壤必须从每一个婴儿一出生就开始,因为只有在一开始就体验到了爱和尊重的生命,才知道如何尊重其他生命,才不会通过伤害别人的方式来使自己获得满足。所以,当世界上的成人不能有意识地放弃世代相传的毁灭孩子天性的教育方法时,谈论人类一片光明的前景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人必须改变的是代代相传的传统观念,而这是比征服外部世界困难得多的事情,因为改变自己从来就是人类的弱项。

传统的教育方式伤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从精神上虐待孩子体现在家长对待自己子女的态度上,它的危害是甚于打骂的。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给孩子施压,是为了让孩子去实现他们自己不可能再去实现的梦想,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是需要孩子以牺牲童年的幸福来换取的。许多孩子除了做作业,上各种补习班、才艺班,几乎没有时间和权利过问生活中任何其他的事情。童趣和童真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作为孩子的权利被“为了你好”的家长剥夺了。不少独生子女为了不辜负父母的付出和期待,从小就感到内疚,从来也没有机会和可能意识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就是精神虐待的具体表现。据广州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一半以上的孩子对现有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示反感,而他们在列举生活中的诸多不快乐时表示,父母是造成他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儿童的权利谁来尊重

尊重儿童和遵守交通规则一样重要,因为不尊重儿童像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会带来致命的后果。真正做到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是每一个父母和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它还不仅仅是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终止世代相传的教育方法中摧残、毁灭儿童天性的不道德做法。

米勒将人类改变对待儿童态度的难度,与当年意大利教会改变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态度的难度相提并论。改变观念是改变事物的第一步,而我们的这一步不论有多难,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迈出。

(摘自《天才儿童的悲剧》,[瑞士]爱丽丝·米勒著,袁海婴译,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二章 话题2:父母需要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