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谁有资格给父母发“上岗证”
如今这个社会,唯一没有人监督、没有人考核的恐怕就是父母了。难道不是吗?当父母并不需要资格证,永远不会下岗,至于够不够格,也没有人去管。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允许孩子选择父母的话,孩子还会选择我们吗?
其实,孩子不怕父母严格要求,但是希望父母能公正客观;孩子愿意听父母的话,但是渴望父母也能宽容和民主地对待他们;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他们更希望得到有原则、有分寸的爱。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所以,“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父母不应成为应试教育的陪练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接受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的观念。然而,父母们却很少反思:家庭教育究竟要教什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格的?
曾几何时,中国的家庭教育要求家长把孩子教育成社会认可的“好孩子”,比如学习好、守纪律、有礼貌等。而今,随着教育窄化为应试训练和遵守教育制度的要求,家长便成为应试教育的“陪练”。
一对学者父母在学术上颇有成就,爸爸是非常优秀的大学教授,妈妈是非常优秀的编辑,可是,一谈起上初中的女儿,两个人就愁眉不展,因为女儿“学习总是跟不上”。老师经常提醒父母“对孩子负责任”,要求他们督促孩子做作业。于是,父母不仅请了家教,每天晚上还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指导女儿做功课。这样一来,父母和女儿交往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功课的要求和反要求。夫妻俩原本很和睦,却因为管教女儿方法上的不一致而争吵。女儿因学习成绩不好,常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孤立。更糟糕的是,爸爸、妈妈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老师的“打手”,女儿不仅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心理支持,化解在学校的挫败感和孤立感,反而要花精力对抗父母的“打击”。于是,女儿每天的生活就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上课,在父母的监督下做题。在孤寂乏味的生活中,女儿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父母也带着强烈的挫败感而对女儿越来越绝望。
这位妈妈说,如果不与女儿谈学习,一家人的关系就非常好。女儿为人淳朴厚道,动手能力很强,非常乐于帮助别人。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这些宝贵的品质一钱不值。其实,这个女孩的学习能力很强,头脑非常聪明,只是她没有学习过小学奥数,而班里大多数同学从小就学了。老师照顾大多数人,讲课很快,有些内容基本上不讲,她跟不上进度,于是,学校把补课的任务完全交给父母。父母承担老师的角色后,多了对女儿的学业要求,却少了亲情中必不可少的无条件接纳。
家庭应该是一个放弃功利要求、有情有义的地方。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借此培育自己的效能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尊,留下与人相处的愉快回忆。如果学校能够承担教育的责任,家庭就不必像现在这样成为“作业作坊”,父母也不必成为替老师讨债的“债主”和“打手”。孩子更有可能在家里得到养精蓄锐的机会,用以抵制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挫折和创伤,进而培育“成为自己”的发展潜力。
在理想状态下,父母的确需要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学会和孩子一起阅读、学会记录孩子的成长、学会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学会让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鼓励孩子探索……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不能像有些父母那样有时间来观察孩子,反思和表达自己作为父母的经验。贫穷家庭的父母为温饱奔波,既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又缺乏陪伴孩子的时间。担当要职的父母经过奋斗和打拼,获得了车子、房子、票子,却将整个生命投在家外,几乎把所有的耐心、体谅和时间都付给了工作伙伴,回到家里面对家人时,难免只想闭目养神,再也没有闲情逸致“与孩子一起共读共写”。
孩子一出问题就责备父母,对父母是不公平的。家庭生活如此复杂,很难简单地把原因归咎于某个人,有些局面也不是听听专家的讲座、看看名人的传记就可以改变的。不过,家里每个人都应该看到:家庭出了问题,家里每个人都会受苦,解决问题需要彼此理解,停止相互指责,以同舟共济的精神,携手探索解决问题之道。
我想考“母亲资格证”
康怡是一名在校硕士生,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独生子女,她一方面享受到了众多的家庭优待,另一方面,她也深深感受到了其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自己在为人母之前,一定要“考”一张“母亲资格证”。以下是她的内心自白: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80后”。“80后”这个词现在很红,相比“70后”、“90后”,为什么偏偏“80后”独树一帜呢?我想这源于“80后”的一些特点:我们开启了中国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都要“叛逆”。很多人对“80后”的评价并不高,自私、自以为是、叛逆等成了“80后”的代名词。的确,“80后”的身上普遍存在着一些缺点,可这仅仅是我们的错吗?这些“80后”身上所具有的问题,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
独生子女的产生让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家里有很多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指导加放任。甚至,很多不富裕的家庭只要孩子没病没灾、活蹦乱跳就好。而独生子女的家庭,每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家庭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这一个孩子的身上。过多的压力和过度的期待压在孩子身上,很容易让孩子找不到自我,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又不舍得骂孩子,对于孩子的物质要求无条件地满足,让孩子的自私、自以为是和叛逆心理愈演愈烈。独生子女的父母很累,孩子们更累。孩子们需要减负,不仅要在学校减负,更应该在家庭里减负,因此父母要减少给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期待标准应该“返璞归真”。有这样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当今父母的期望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很“低”的。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他们的这些观点源于一种通达的人生态度,如果强迫孩子“成龙”、“成凤”,即使孩子得到了在外人看来值得羡慕的、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却没有过上他想要的人生,那么他一生都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当然,旧时代的大多数家庭是因为孩子多、条件差、管不过来,所以父母不得不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空间。我提出的“返璞归真”,并不是要回到物质资源匮乏的旧时代,而是想强调那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客观上给了孩子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在当今这个时代,父母可以在给予孩子们更充足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减轻他们心理的负担,使他们不再背负那么多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沉重压力,应让孩子知道,做一个健康的人、善良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有爱心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等孩子不堪重负而住进医院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不要等孩子误入歧途进了监狱甚至失去生命时,才知道原来孩子只要活着,只要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已经足够。
在这里,家长们可能要反驳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难道错了吗?是的,没错。可是有时候往往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问题的关键不仅是如何想,更重要的是如何做。父母不应替孩子作出决定,而要帮助和鼓励他们自己作出选择。
现在父母都困惑于是不是该让孩子上特长班,钢琴、美术、作文、英语班,该上哪个?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让孩子有一门特长的确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甚至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让孩子上什么特长班都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对王志在“面对面”节目中采访于丹的一段话印象深刻。王志问:“你出口成章,从小就能背那么多的诗,我很想知道你当时那么小,是怎么会背那么多诗的?”于丹说:“其实我从来没刻意背过,我会背就是因为我喜欢。你说一个小孩子唱流行歌曲他会去背歌词吗?他会唱那么长的歌词不是因为他背了,而是因为他喜欢。”所以,家长需要做的是带着孩子去尝试,然后引导他们发现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并且教他们懂得坚持不懈的道理。让孩子在喜爱的领域,怀抱着积极的动力去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我周围的一些朋友已经结婚生子,或许几年后,我也会为人母。我想我会在孩子出生前做足功课,自己把关,让自己考一个“母亲资格证”,弄清自己是不是有资格做母亲,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快乐的童年、幸福的生活、值得骄傲和无悔的人生,能不能让孩子不再重复“80后”一代的遗憾,找到一个自己决定的、只属于自己的未来。
教育孩子,两代人千万别唱对台戏
竞争的日益加剧让年轻父母越来越繁忙,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这种被称为隔代教育的现象目前呈现增长趋势。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在北京,这一比例高达70%左右。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发现,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的观念往往与长辈不一样,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抗。
为了孩子的教育,母女反目为仇
40岁的寇女士与父母住在一起,最近她想为儿子报课外辅导班,竟然遭到母亲的痛斥。“我不知道母亲到底怎么了,我是为了儿子能上一所好中学呀!”寇女士无奈地说,“可是母亲觉得这样会把孩子累着,坚决抵制我的想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对于女儿给外孙进行的教育,姥姥也是抱怨不已。“她简直就是一个报班狂!”姥姥气愤地说,“她们几个年轻妈妈在一起,就想着怎样折磨孩子,孩子身体都垮了,还能学什么?”
就这样,一个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个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让母女俩经常争吵。上小学四年级的明明说:“姥姥和妈妈有一次都快打起来了,我妈气得把姥姥家的门都砸坏了,我不知道听谁的好。”
因两代人的教育观念和出发点不同,许多家庭都正在上演着这样的闹剧。
刘先生的女儿今年才5岁半,但牙齿却非常不好。提起这些,刘先生满肚子怨气:“孩子的姥姥特别爱让孩子吃零食,我常常劝阻,却没什么作用。由于吃零食不当,经常是今天孩子吃零食,明天我带孩子去医院。他们根本不管那么多,还说看着孩子吃东西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刘先生说,从孩子一出生,老人就和自己的教育观念格格不入。比如,孩子小时候他想训练孩子的爬行能力,但老人觉得孩子在地上爬又累又脏;孩子上幼儿园了,自己想训练孩子养成自己穿衣吃饭的习惯,老人却总是以孩子还小为借口全部包办……
为了不让孩子继续接受祖辈的“熏陶”,刘先生恼火地带孩子搬了家。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年轻的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矛盾。和老人出现分歧和冲突时,82%的年轻父母想极力说服老人,但其中也有36%的老人不能被说服;有18%的年轻父母则因不愿影响和老人的关系或碍于情面不说出来。当父母和祖辈因自己的事而争论或吵架时,有73%的孩子表示不知道该听谁的。
就在这些年轻的父母与老人为孩子的教育而发生争吵时,另外一些只管生孩子却不管抚养孩子的年轻父母发现,由老人带大的孩子竟然对自己感到陌生。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不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还常常特别不懂事,甚至要求老人做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吃饭得让爷爷奶奶跪着喂等。
对孙辈的教育,老人要努力与儿女意见一致
不可否认,祖辈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还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祖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或者那样。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由于祖辈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已经使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与父母感情淡漠,行为、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差,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家长稍有不依便哭闹不止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在许多家庭中,祖辈对孙辈总是爱护有余、严格不足,这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祖辈人应当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情况?这样做究竟对孙辈是不是真正的爱护?”
赵忠心教授建议,祖辈一定要努力和自己的儿女取得一致,对孩子要求一致、步调一致,不要和孩子的父母唱对台戏。老人在隔代教育中要给自己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当摆设,要做亲子之爱的润滑剂。孩子虽小但也会察言观色,一旦他发现自己有这种“众星捧月”的地位,或者知道父母不能忤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时候,他就会更加倾向于配合老人的意愿,认可他们的溺爱,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最终会使孩子模糊是非标准,肯定自己的不良行为。
年轻父母不能把教育责任全托给老人
对于那些图省事干脆把孩子全部托付给老人教育的年轻父母,专家提醒他们千万别这样做。老人对孩子的特殊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矫情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个性。尤其是不少祖辈还习惯于包办孩子生活上的一切事情,这不仅影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勇气,而且使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运动,孩子的大脑也不能独立思考,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发育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没有信心也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产生愤怒和不满的情绪。
长期在少年法庭工作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发现,隔代教育容易纵容护短,还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逐渐强化,最终导致恶果。她举例说,高中生刘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一次教育活动中,刘某这样讲述:“我的缺点和错误,仔细想来都是我奶奶造成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学会抽烟,父母不让,奶奶就护着我说,抽烟算什么,又不是犯法。到了初中,我抽烟上瘾,开始用零花钱买烟,但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不够花,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就去附近工厂偷东西卖钱。当父母知道此事打我的时候,奶奶就要和父母拼命。在奶奶一次次的庇护下,我的胆子一次比一次大。奶奶去世后,父母无法管教我,我便越陷越深。”
尚秀云建议,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好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千万不能图省事,把抚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老人。
延伸阅读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
曾经有许多学者、作家记录过孩子的成长,如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用了808天的时间记录儿子的生命与生活的历史。《月子》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是发生在21世纪之初北京城里一个有着教育自觉的知识分子家庭里的育儿故事。通过它,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神奇,更持久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更深入地考察时代的文明”。
天天是一位美丽的小女孩,2007年7月13日,她展开天使的翅膀飞临人间,飞到一位作家的屋檐下,从此以后,这个小小的屋檐下便充满了欢乐。作家开始记录源于女儿的每一次感动,以便珍藏每一缕幸福时光。他深知,孩子终究是社会人,所以在他的笔下,除了美妙的生理性成长故事外,还有深刻的社会性成长故事。他试图通过细致入微、视野开阔的观察,探索儿童的秘密世界,以便更好地爱孩子、呵护孩子、教育孩子。
2007年7月14日:探访新生儿的亲戚们
冷静下来之后,再看躺着睡觉的天天,感觉这个小东西的脸比昨天更粉一些,尤其明显的是,太阳穴附近已经不再特别扁凹。孩子的成长真是快得惊人,一夜之间,她就已经悄悄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看了她一会儿,护士送来体温计,依照护理习惯,这是要每天给她测量体温。我把体温计放在天天的脖子上,然而,由于她不停地摇头,第一次量体温失败了,体温计显示只有35℃。我甩了甩体温计,重新小心测量,这一次显示36.1℃。这说明体温是正常的,它意味着一切平安。
给天天量了体温后不久,邻床的产妇家里来了至少6位亲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围在床边,寒暄着中国人特有的客套话。这样一来,不到10平方米的病房里,一下子就容纳了包括产妇和新生儿在内的十几个人。显然,这是极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也极其不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可是,被探望的产妇并不在乎,而是以一种幸福的神情,享受着大家的寒暄。
来换药的护士看到这么多人挤在一间屋里,有些生气,便冲着他们说:“你们怎么来这么多人?这对产妇和孩子不好,再说,这里还有别的产妇。就是回到家,也不能有这么多人。”这样,这些来探望的亲戚,方又用那种一听就是客套话的寒暄,跟产妇“依依不舍”地告别。
2007年7月20日:屎尿的价值
昨天——准确地说,应该是今天凌晨2时40分,我刚刚写完记录躺下,就听到婴儿床上有动静,便轻手轻脚地去看。果然,天天醒了,正睁着眼睛,在黑暗中寻找什么。一会儿,她便开始“哼哼”。我预感到可能“有情况”,就查看了一下纸尿裤。结果,她已经拉了。
于是,我赶紧把她抱到大床上,准备换纸尿裤。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我刚把纸尿裤抽出一大半,她又开始拉了。这是我丝毫没有心理准备的。随即,后果出现了:我的手上、床上、天天的头上都粘上了屎。她的头上之所以粘了屎,与我一开始没有发现手上的屎有关。
我小的时候,就听自己的母亲,有时候也会听到别人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容易吗?”说这样的话时,背景往往是母亲对孩子所做的某件事很不满意。当时,我对这样的话并没有任何感觉,根本意识不到在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东西。然而现在,我明白了它的含义,也开始真正体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难。
2007年8月6日:蒙台梭利被“绑架”
下午,邻居到家里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两天,邻居到幼儿园接女儿,顺便问老师,孩子在园里都做什么,老师回答:“现在因为是暑假,我们多让孩子玩玩具。平时,孩子们很少有时间玩这些玩具。”老师的回答,让邻居难受极了,平时在幼儿园里,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被剥夺了玩的权利,只是单调地学习认字、识数。
孩子提前多学几个字、多识几个数,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回家以后,邻居什么也不让孩子学,就是让她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开心就好!孩子,她只有一个童年啊!
我问邻居:“你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到好一点儿的幼儿园呢?”邻居回答:“这家幼儿园条件很不错的,广告上打的是实施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我感觉到,蒙台梭利在中国的幼儿教育界很可能是被“绑架”了。要知道,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是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的,甚至可以按孩子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
对比一下邻居所说的情况,不正是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吗?鉴于此,为了少受一些欺骗,家长们其实应该抽空多读一些教育类图书,了解一下你所信任的教育理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既不是自己的实验品,更不是别人的实验品。
(摘自《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曹保印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