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食物有阴阳,万物可入药(1)
《本草纲目》认为,温热的食物为阳,寒凉的食物为阴。温热、寒凉构成了一阳一阴,在食物搭配学上称之为“和”。当身体里的阴阳不平衡的时候,人就会生病,就需要想办法来调和阴阳,使之恢复之前的平衡状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食物就是最好的药。
认识食物的“温热寒凉平”
相信大家都见过八卦图,黑白两条鱼首尾相连交互游动,十分有趣。但是你知道吗?这两条鱼其实并不简单,它们代表着阴阳两种基本元素,包含了整个宇宙以及天地万物。确实如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之分——男为阳、女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人身体暖和的时候为阳,饥饿寒冷的时候为阴。阴阳总是交替出现,既不能总是阴,也不能总是阳,就好像既不能总是黑夜,也不能总是白天一样。
一个人休息的时候为阴,全力以赴工作的时候为阳。但是人不能昼夜不停地工作,也不能整日昏昏暗暗地睡觉。阴和阳会以平衡的状态出现,这是天地世间万物正常的生存法则。如果阴阳失衡了,这个法则就被打乱了,就会出问题。
温热为阳,寒凉为阴
中医认为,温热为阳,寒凉为阴,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才能使人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阴阳平衡,不会生病。不同的食物对人体起到不同的调节和补益作用,我们的祖先在古代就已经研究出了一系列关于食物“温热寒凉平”的成果。但是现如今,却有很多人不能对食物的“温热寒凉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很多人只按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来吃。你想,对于每天入口的食物,我们都不肯花时间去了解,那不是相当危险吗?
温热的食物为阳,寒凉的食物为阴。温热、寒凉构成了一阴一阳。在食物搭配学上,称之为“和”。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会说,当身体里的阴阳不平衡的时候,人就会生病,就需要想办法来调和阴阳,使之恢复之前的平衡状态。比如,冬天当你被冻得浑身哆嗦的时候,肯定想吃一些热的食物。而夏天,你又会偏爱凉菜、冷食。事实就是如此,人的身体是充满智慧的,它每天都会“呼唤”自己需要的食物。
在食物的阴阳划分里面,温热可以壮阳,具有温阳散寒,提升人体阳气的作用。寒凉补阴,可以起到清热泻火、舒肝清肺的作用。温热的食物会使虚寒的身体变得温暖起来;而寒凉的食物则是给过热的身体降降火,把身体里的热气、浊气驱散,然后让身体变得平和,不凉也不热。
吃性温的食物,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从而起到提升阳气的功效。大冬天,我们手脚冰冷,一大碗热汤下肚,顿时像穿上厚棉衣一样浑身热气腾腾,同时气血顺畅、脉搏跳动有力。体内寒气聚集过多的人,就应该多吃一些性温的食物。
如果我们身体里阳气过盛,就要吃一些性凉的食物来平衡,从而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冷热适中。比如,夏天要多喝绿豆汤,因为绿豆是性凉的食物,可以起到清热去火、调和阴阳的作用。
调和阴阳,对人体至关重要。但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根据不同体质选择食物
什么样的体质,就应该吃什么样的食物。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应该侧重的食物也不太一样。体内寒气较重、气血两亏的人,不论在什么季节,多吃一些温热食物都是没有错的。比如牛肉、羊肉、洋葱、韭菜、生姜等,这样身体才会产热,使机能兴奋、增强活力,血脉畅通。现代人吃的食物普遍性凉,又大量使用空调和电风扇等降温,所以现在99%的人体质偏凉。那么,补一下温热的食物就非常有必要。
如果身体内热大,精力旺盛,就不用吃太多温热性质的食物。吃多了会燥热、上火,机能过于亢奋。经常有病人向我诉说失眠的痛苦,说自己晚上总是睡不着觉,牙齿也习惯性地疼痛。这类体质的人,就应该适当地吃一些寒凉的食物,从而平衡体内的虚火,达到内补外调,中和阴阳的功效。
1.阴虚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午后面色潮红、口渴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
【饮食调养】饮食调理的原则是保阴潜阳,宜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并着意食用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药粥。条件许可者,可食用燕窝、银耳、海参、淡菜、龟肉、蟹肉、冬虫夏草、老雄鸭等。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辣燥烈之品则应少吃。
2.阳虚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平素怕寒喜暖、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
【饮食调养】 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最为有效。
3.气虚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动则尤甚,体倦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
【饮食调养】可常食大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籼米、莜麦、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鱼、鲢鱼。若气虚甚,当选用“人参莲肉汤”补养。
4.血虚体质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不耐劳作,易失眠,舌质淡,脉细无力。
【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均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5.阳盛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熏臭。
【饮食调养】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忌酗酒。
6.血瘀体质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黯,眼眶黯黑,肌肤干燥,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饮食调养】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7.痰湿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体重,懒动,嗜睡,口中黏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
【饮食调养】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卷心菜等。
8.气郁体质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黯或萎黄,时或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时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多食一些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蒜、火腿、高粱米、刀豆、香橼等。
根据不同气候选择食物
气候的变化会引起温度的变化。温度高时人要多吃寒凉的食物清热,温度低时要以温热的食物保暖祛寒。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人贪恋寒凉的食物,但这样势必会造成体内湿气较重。冬天气候寒凉,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保暖。
下面来看看对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应该如何选择相应的食物:
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以扶助阳气,此时,饮食上应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物,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秋燥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如芝麻、糯米、大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有益于健康。
冬季为了保阴潜阳,宜食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等食物,宜食热食,以保护阳气。由于冬季重于养“藏”,放在此时进补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海滨地区应增加新鲜蔬菜(祛湿温性)的食量。
食物的五性分类表
食物类别五性 食物
谷类
性平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 西谷米(西米)、高粱、糯米、黑米。
性凉 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米、绿豆。
肉类
性平
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猪肉、猪心、猪肾、猪肝、
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
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
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鲤鱼、鲳鱼、鲑鱼、马面鱼、海参(微凉)。
性温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麂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草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性凉 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性凉草莓(性微凉)、芒果、苹果(性微凉)、梨、芦柑、橙子、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杨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西瓜、甜瓜(香瓜)。
食物类别五性 食物
菜类
性平白菜、青菜、金花菜、豆豉、豇豆、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卷心菜、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蜇、黑木耳(微凉)、茼蒿、香菇、平菇、猴头菇、葫芦。
性温 芫荽(香菜)、雪里蕻、葱、蒜、韭菜、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 辣椒。
性凉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番茄(微凉)、旱芹、水芹菜、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椰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茄子、莼菜、发菜(龙须菜)、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竹笋(微寒)、葫芦、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
其他食物
性平枸杞子(微温)、灵芝、银耳(微凉)、白糖、冰糖(微凉)、豆浆、燕窝、玉米须、黄精、天麻、党参、茯苓、干草、鸡内金、酸枣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饴糖(麦芽糖、糖稀)。
性温丁香、八角、茴香、生姜、砂仁、花椒、紫苏、小茴香、山柰、酒、醋、红茶、石碱、红糖、桂花、松花粉、冬虫夏草、紫河车(胎盘)、川芎、黄芪(性微温)、太子参(微温)、人参、当归、肉苁蓉、杜仲、白术、何首乌(微温)。
性热 胡椒、肉桂。
性凉绿茶、蜂蜜、蜂王浆、啤酒花、槐花(槐米)、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参、西洋参、决明子。
性寒酱油、面酱、盐、金银花、苦瓜茶、苦丁茶、茅草根、芦根、白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