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疗法的起源、发展及历史意义
敷贴疗法的历史起源
敷贴疗法源远流长,疗效显著。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据考古学家发现,大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经学会了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先古人类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热能够缓解或消除身体的疼痛或某些不适感,之后又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古人类又逐渐体会到用兽皮或树叶包上烧热的石块、砂土或草木等,敷于身体的四肢或腹部,可以更好地减轻或消除因受凉等原因引起的关节或肢体等部位的疼痛及不适感,并且应用起来也更方便,这很可能便是热敷熨疗法的雏形。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疗法、药物腐蚀法等。在《五十二病方》中(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白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在《黄帝内经》中还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
敷贴疗法的发展及应用
汉晋时期,随着针灸学发展,外敷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使敷贴疗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穴位敷贴疗法的方剂:“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治面神经麻痹,用乌头研末,以鳖血调散,待正,则即揭去”。书中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并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天花粉捣烂外敷疗伤,以及用软膏剂敷贴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为中医免疫学的早期实践。
隋唐以后,敷贴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大量应用。最早的儿科专著,隋代《颅囟经》共载医方56首,属外治法的方剂28首,其中就有外敷法的应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药8首。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很多敷药疗法,如药敷神阙治疗水肿等,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
虽然敷贴疗法在明代以前有大量应用,但其应用范围和理论基础并不十分明确,纵观整个敷贴疗法的发展历程,鼎盛时期及理论成熟应属清代。在这一时期,敷贴疗法的发展以膏药的应用为代表。对于膏药,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谓:“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段论述较明确地阐述了敷贴疗法的皮肤吸收的机制。
至清代吴师机(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则对这一疗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编撰成《理瀹骈文》(又名为《外治医说》),是一部以中医学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这应该是我国早期的外治经皮吸收理论,使敷贴疗法达到更为完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