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夏修渠黄河探源
郭守敬在家乡邢州修桥治水、初露头角之后,并没有自得自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年纪还轻,但学无止境,正像古人说的那样:“吾生有涯而学无涯”。(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知识的学习却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随后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进入仕途,而是潜心学术,积累知识,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段时间里,当年同郭守敬在紫金山相为师友的一班人,如刘秉忠、张文谦、王恂等,都先后担任官职,得到忽必烈的赏识和重用。1260年,忽必烈任命张文谦为“左丞”。(中央政府机关的最高负责官员),后又兼任大名路与彰德路(今河北大名地区西部至河南安阳地区东部)的地方官,从京都调转到地方,古时外放的京官,总要带上几个亲信随从,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以便行事得心应手。张文谦一得到调令,就立刻想起了老朋友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来了,于是,郭守敬打点起行装,辞别亲朋好友,跟随张文谦上任去了。
规划整治水利
当时,忽必烈正在漠北排兵布阵,同与他争夺汗位的蒙古贵族打战,因此需巩固他的漠南后方。他在张文谦调离京都之时,就授意张文谦要重视农业生产,稳定人们的生活。
郭守敬到了大名、彰德地区,发现那里的人民生活虽然逐渐安定,但由于连年干旱,农作物产量很低,生活十分贫困。郭守敬深知水利兴建是恢复农业关键所在,他认真察看了当地河流水渠的分布,仔细估量了地形地貌,结合他在家乡修桥治水的经验,周密地考虑了该引哪条水,该修哪条渠。在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整治水利的地区规划方案。
公务之余,郭守敬没有放弃他所擅长的天文仪器的研制工作。他在早年间就已经弄明白了莲花漏的计时原理,只是苦于没有力量正式仿制。现在,自己在地方上担任重要官职,有了人力和物力的保证,顶头上司又是深谙天文历法的旧日师友,于是他亲自动手,指挥匠人,开炉熔铜,按照早年所见的图样,浇铸了一套正规的铜漏壶。这套铜漏壶名“宝山漏”,后来随郭守敬北上燕京时运至京都,献给政府使用,因为这套计时仪器构造精巧、水流均匀、计时准确,后来元代的司天台(即国立的天文台)上也采用了这种漏壶作为计时的工具。
忽必烈召见
1262年春,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郭守敬,说他“习知水利,巧思绝人”。意思是说郭守敬熟知水利方面的事情,十分聪明能干。而当时忽必烈刚刚登上汗位两年,为巩固政权统治,安定人民生活,保证对军队的治养,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桑、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因此求贤若渴,广为网罗各种专门的技术人才。他一听到张文谦的大力推荐,便很快将郭守敬召到开平府(今内蒙古多伦附近)接见。
郭守敬感到实现抱负、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心中又高兴又激动。在开平府被召见的那天,结合自己往日实地勘查的积累,针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的需要,向忽必烈呈报了六项治理华北水利的建议,并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每项工程的效用及具体实施方案,郭守敬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听得忽必烈不时地点头称许。郭守敬讲完后,他不无感慨地对左右官员说:“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意思是说,担任职务办事的人,像郭守敬这样,才不是摆摆样子吃闲饭的啊!并当即任命郭守敬为提举诸路河渠,即管理地方河道水利事宜的官员,着手实施这些建议。
开引玉泉水
这年八月,郭守敬正式提出“开玉泉以通漕运”的具体方案,提请修复废弃的漕运河道,并导引入玉泉山水,使从大运河运到通州的粮食,能够全由水路运抵京城,忽必烈批准了他的方案,并派宁玉“充河道官,疏浚玉泉河渠”。宁玉是元初负责漕运并很有成绩的官员,在此前后也多次治理过漕河。这次他来到燕京,按照郭守敬的规划,开凿玉泉山水,将其引入旧漕河。但因毕竟只有一泉之水,流量有限,对恢复大规模的航运,似乎帮助不是很大。
尽管如此,引来的玉泉水增加了当时中都(即北京)城内湖池川流的水量,便利了人民的生活;其后又为大都至迪州北线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因此,开玉泉水通旧漕河是郭守敬对北京水利兴修所建的第一功,也是历史上大规模开发玉泉水源的最早记录,郭守敬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修复西夏渠
1263年,郭守敬被提拔为佩带银符的副河渠使。1264年初夏,郭守敬同河渠使唆脱颜一道奉命到西夏(今甘肃、宁夏一带)视察河渠水道。沿黄河上游的河套平原西北部一带,原属西夏,历来是西北重要的农耕地区,早在汉唐各代就开凿了许多河渠,引黄河灌溉农田。大大小小的干渠和支渠总共有80多条,最长的唐来渠,长达200千米,其次是汉延渠,也有125千米;还有十来条干渠,各长100千米。这些渠道在河套西部,构成了一片水利网,灌溉着九万多顷良田。但由于连年战乱,渠道失修,河床淤浅,坝闸倾废,以致土地荒芜,收成日减,百姓们纷纷外出逃荒。
当时按元朝政府的规定,官员的正职都派蒙古人充任,汉人只任副职,所以,尽管是唆脱颜与郭守敬两人受命来到西夏,实际上是郭守敬担当了主要的考察工作。这年八月,元朝政府颁布了陕西、四川、西夏中兴等处设立政府机构、治理人民生活的有关条例规则,同时,张文谦又出任西夏的行政长官。在张文谦的支持下,郭守敬更是如虎添翼,开始大规模地整治西夏古渠。他采用“因旧谋新”的方针,主要在古渠河道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加以修整;同时“更立闸堰”,修复和重新调协用以控制和调节水位与流量的水坝水闸。他还设计了河渠入口附近的滚水坝和两三个退水闸。水小时闭闸,水大时则酌量开闸,以调节水量,过了退水闸,才是渠道的正闸,这种设计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这项工程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拥护与支持,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没过多少时间,几十条河渠都畅通无阻。不仅有利于航运,还扩大了灌溉面积。逃荒的农民纷纷返回家乡,重建家园,不到一年光景,这儿又恢复成为西北重要的产粮基地,呈现出一片渠水四达、稻麦丰收的景象。西夏人民衷心感谢郭守敬,特意在渠上为他建立了一座庙祠,来纪念他的功绩。能得到老百姓们如此的爱戴,是多么大的一种荣誉啊!但在郭守敬的心目中,能够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父老百姓安居乐业,远比这些荣誉重要得多!
探溯黄河源
郭守敬在西夏修复河渠古道期间,日日面对滚滚而来的黄河洪流。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古人云:“黄河出自昆仑”“黄河之水天上来”。但这种未经实地勘察的假说和诗句,都不能解决这位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科学家的疑问,他决定“挽舟溯流而上”,去探索黄河之源。他从孟门(今河南孟津)往西,沿黄河旧道,逆流而上数百里,终因风涛险恶,只得中途折回。郭守敬虽没能探溯到黄河之源,却是以科学考察为目的,有意识地探寻黄河之源的第一人!
这一壮举,虽“前无古人”,却是后有来者。到了1280年,有一位名为都实的后继者奉忽必烈之命专程前去考察黄河河源。这次探索的经过都记录在一部《河源记》的专著中,虽然同样没能得到确切的结果,但也获得了不少颇有价值的资料。毫无疑问,作为先驱者的郭守敬的考察,对都实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六七百年后的1952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经过四个多月的考察,行程万里,终于查勘出黄河发源于青海雅合拉达合泽以东的约古宗列。郭守敬若在天之灵有知,亦会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