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快乐来自森林
一 唯高山可以挹清芬
转环千仞,山色由绿及苍。司机关了空调,摇下车窗玻璃,顿时感到三月的花信风擦肤而过,好凉爽怡人呀!此时正值七月流火季节。一群低飞的点子,在饱含负离子的森林空气中穿行的雨燕,把我引进吴家山这一清凉世界。
近年来,居住城市的人们,越来越为温室效应所苦。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一临夏季,更是煎肝炙肺的暑气横生。小巷中人,莫不都变成喘月的吴牛。人是大智大慧的高级动物,然而人毕竟也是可怜的,承受冷或热的能力都极其有限。温室效应之中,谁不想学那杳去无痕的黄鹤,扑翅儿飞往清凉世界呢?
车子从武汉出发,东行二百七十公里,即进入层峦叠翠,茂林修竹的吴家山境界。
吴家山,原名蜈蚣山,当是某一座山峰的称谓。由蜈蚣之山变为吴家之山,列入户籍,冠以人姓,说明此处已不是唯有羚羊出没的地老天荒的一块。山谷中那被飞禽的点足钩划的云丝中,虽是路渺人稀,然而你去辩认某一处土岗的荒冢残碑,便知数百年前这里已有了一些举德馨之祀的人家。当然,现在的吴家山,也不是某座山的特指,而是大别山主峰东侧的、海拔高度在七百至一千七百公尺之间的、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的茂郁山林的总称。主管这一片未经污染的林泉风月,乃是吴家山国营林场。
我是在去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吴家山的。当我置身于它的一条幽壑里,躺卧在野黄花丛中听忽远忽近的清冷的泉声时;或是攀登它的一座秀峰,跻身于参天乔木中——我把这些乔木称之为野性的自由的肌肉并因之陶醉于自然天籁的魅力时,我惊喜地发现,我正独自徜徉在一个尚未被城市人们所知晓的精美绝伦的避暑风景区内。
去年我在吴家山只住了短暂的几天,但那几天所得的欢娱整整一年不能忘怀。今年溽暑时节,朋友为我在庐山订好了房间。我婉言谢辞。为的是要重返吴家山,除了享受清凉,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一颗心,再次清晰而生动地谛听大自然的天籁。绿色永远是生机勃勃的诗歌,吴家山的松律竹韵,令你常读常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不用说,爱因斯坦这段话是如何使我心灵震颤。豆花雨歇,松月宜人。唯高山可以挹清芬。在那里你呼吸到清寂而纯洁的空气,才能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摆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近年来,不少西文哲人和艺术家,都提出来回归自然。他们的想法与爱因斯坦同出一辙。太阳、风雨、草木、禽兽,都不以谎骗和谬见与人相近,它们互衬美丽,昭示生命的乐趣。这乐趣并不在人类的智能风景画内。君问穷通理,山歌入浦深。那山歌系谁人所唱,曲深几许,又何须用BASIC语言来测称呢。
怀了这样的心情,今年溽暑我再来到吴家山,过了二十天饶有野趣的幽居生活。在那只住了寥寥数百山民的一大片遗世秀峰中,我遁隐之深;可是我又感到心中的激情从来没有这么裸露过。我登山,我涉水,我思考,我激动。大自然恢复了我生命的本来状态。一些在别人看来很枯索的事被我嚼出了甜味。我常常坐在树根上,对着美丽的风景写我的感受。这是自作多情,有时我这么揶揄自己。可是我仍这么做。自然并不是为我诞生的,自然却因它的需要而诞生了我。
二 面对生烟岭
一滴江南雨,绿了一颗心。
这是我前年写出的一首诗中的末后两句。在吴家山,这两句平淡的诗被我常常记起。这里的一声松啸或一缕暮烟,就能绿透我的一颗心。那天早晨,我顺着一条林间小路散步。走到一座峰头的迎客松下,向北而立,迎面一堵碧峰,不,确切地说,是一面巨大的翠屏吸引了我的全部视线。此时,我的右边天空刚升起一轮红于唇膏的初阳,而我的左边天空还挂着一团白如凝脂的晓月。阴阳双璧,举手可摘。它们都浮沉在面前这一面翠屏的腰际。因日之红,翠中似乎添加了许多摇摇欲坠的秋桔;因月之白,翠中又确乎有点点乳鸽升漾。散魂而荡目兮,日月为之环佩;骋怀而怡情兮,翠屏为我而妩媚。我问正好走过此处的一位脸色黝黑的护林人,这翠屏叫什么名字,答曰生烟岭。
生烟岭年年月月生的就是这日之烟,月之烟。玉石之青烟。丽木之翠烟么?我遐想才起,猛然又听得环佩叮咚。蓦然寻觅,只见日已升而月已沉。叮咚之声已不是发自阴阳的载体了。绿屏下有潮湿的白雾升起。贴地为雾,浮空为烟。雾幻烟迷处,叮咚之声乃是泉水。在生烟岭下,苍绿之中。料想敲日的羲和一定刚刚在此濯足,捣药的玉免也一定汲了一瓶带回蟾宫品饮。多好的矿泉啊!晶亮亮的玉液,沁香沁香的琼浆,乃是一山翠叶滑落的珠露。
而生烟岭还在变化浓郁的绿色似烟鬟,似雾鬓。时而苍苍,时而晶亮。深不可测的仲春颜色,何处能见一点纤尘!更奇怪的是,这么一个万籁复苏的早晨,竟然这般寂静,静得耳膜发胀。我想,牛羊的踏蹄,众鸟的鸣啭,簌簌的落花,早坠的青实,所有谷雨茶一样清香,必定都消融在醉我化我的无边绿色中。矗立眼前的该是一块巨大的绿海绵。不但吮吸声音,伸手按去,它还会冒出一股一股的绿液来。
山绿水绿,空气更是绿的。刚刚站到这里,我就不自觉地做起深呼吸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都市,烟尘四合,你怎能避免每天不吸进一些污浊之气。在这里终于能一吐为快了。
如此胜景之中,几次深呼吸后,你就能荡尽胸中的污垢,重蓄一段舒筋活脉的浩然之气。
我痴迷在那里,如一株灌木,成为生烟岭前卑微的景观。直到野天鵝样的旭日拨绿浪刺刺而来。强烈的光芒炫迷我的眼睛,我才挪步归去。
三 可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仁非智,却是既钟情于葱绿之山又响往于葱绿之水的。过不多久,身上总散发出柴烟气息的山里人便知道了我的爱好。一天,有位朋友说:“今天,我领你去看可溪。”
我们出发了。一路上,见过好几条泉水。或簪云攒雪,临壁挂流;或松影浮沉,密林潜踪;或半溪风燕,蹁跹于汲水小姑娘的歌声里;或脖子上系着铜铃的老牛正悠然啜饮流水落花。北宋大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其意境妙不可言,比之眼前景物又得稍逊一筹了。
走到一处弯道,腋下有凉气生。山道凹进,抵住一峰,刀削一般陡。峰下是一片冷杉树林。林中森森然。透过脆薄的阳光,还能看到地气浮升。错杂的枝叶中,地气幻化为虹,飘飘欲断,欲断未断。与青藤比婀娜,韵致中见淡泊。这奇景留我游足。脚站处,青苔踩出了水印。不过两三分钟,手肘上积有细碎的水珠,山翠湿人衣了。阳光,水雾,带绿的新鲜氧气,三者俱佳。该是很好的森林浴了。
朋友见我眉飞色舞,便告之,这片冷杉长得如此丰茂,是因为可溪滋养了它。可溪到了。我们穿过杉树林,路尽水现。两面石壁如门洞开,中间泻出一泉,仍是在石上流过。俯身揽水,一阵惬意的凉感由手及心。水击石有声,寻声溯望,幽深莫测,越往上泉越窄。石壁千寻,溜冰场一般平滑。也有几处稍缓,青藤援其上,摇曳着苍凉古意。
我问朋友,此泉的名字可有来历。朋友回答不出。这名字有很浓的文人味。可这里寻不着墨客骚人来访的踪迹。凿石勒碑的心理,一般文人都有。却喜这两堵石壁上尚无文字的污染。
站在可溪水中,我俨然成了上古时人。泠泠水声让我体会到人的庄严以及人的渺小。或者说在地老天荒的自然景物中,人竟成了多余的动物。一时间,我的脑子中生出许多怪念头,甚至骇然悚然,面对这一份险峻和阴森。奇怪的是,如此冷泉中,还悠哉游哉地爬着几只瘦如蜘蛛的山螃蟹。这可怜的节肢动物正在与山蚂蚁做着竞走比赛呢。一溪清纯的玻璃汁中,还能见到一队墨黑墨黑的蝌蚪来来去去。这些蛙婴能长大么?有时,除了风声,泉声,松声,草声,偶尔能听到什么地方敲响一两声蛙鼓。
可溪太瘦亦太冷,似不求闻达的世处高人。然而冷拙中,实实又藏了一个雅字。其雅在仙气鬼气之间,骇然惊俗,别开意境。可溪可溪,可兮可兮。我顺口这么吟道。可溪并不理会我这纤细的感情。它在我脚下冲跌而去,以其金属般的水声激越于众山,虽然节令正值酷暑,我却如同置身在黄花已老的三秋里。
四 楠竹林中静坐
客邸后门外,有一片清幽的楠竹林。盛夏踞坐其中,清风绕身,甚为舒坦。天睛的日子,上午或下午,我常常搬一张藤椅,携一本书,一杯茶,坐到楠竹林中去。一林翠樾,影摇千尺。板桥意境中,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去处。这次上山,我只带了两本科技哲学著作。一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是《从混沌到有序》。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前书作者是热力学领域的庄子,用严肃的忧伤说理于人。后书作者则是热力学领域的孔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改造自然的激情不可遏止。读此类深邃的书,要有一个孤寂的环境。楠竹林当然是很理想的了。不过,在此读书,我也经常意马心猿。脆脆的阳光下,我的耳朵常常幻听,一支迷离的小夜曲,一曲低回的洞萧。有一次,我还分明听到马蒂侬的《山顶》,这位法国音乐家以他登上阿尔卑斯山的感受写成的交响曲,竟然越过迢遥的时空来撞击我的心灵。我眼中的铅字飞舞了起来,变成黄莺、百灵,鸣啭而去,把我的视线牵到很远,很远。
从林禽的羽毛上我看到了风的色彩。清风以纤纤之手,弹竹枝为弦。风在山中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永恒的激发力量。宋玉把风分为等级,什么大王之风,什么庶人之风,看他把它亵渎得多么厉害。风是自然的灵感,它的喜怒哀乐乃是自然心情的表现。它不媚俗于人,歌哭于天地都是随心所欲。坐在楠竹林中的我,试图成了风的知音。
楠竹林生在山坡上。古人云:“画竹不作坡,非吾土也。”这是深知竹的秉性了。楠竹林下是谷物茂盛的垅田。再往远看,有两三户炊烟人家。青烟之外又是层峦叠嶂。纵目浏览,只见隐隐出现的云丝如隐隐出现的禅意。怡然自得的狗儿在草径上穿过。一只松鼠正在松枝上优雅地跳跃,而一只山鸡扑腾腾从草窠飞起,花翎子在阳光下划过优美的弧线……面对这些闲适的山中图画,相信任何一个感情匮乏的人,都会产生深浅不一的冲动。而我更是感到身心浸润在巨大的宁静里。这时候,我觉得,人的悟性更高于人的智慧。中国哲人似乎特别喜爱在这种氛围中思考深奥莫测的问题。答案如其说是思考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悟出来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是李白的悟境。而我的悟境则是在这片楠竹林中,富有弹性的思维,产生的不是忧伤而是欢乐。生命如触目的山色,它老,它不老,都无所谓。它是一种状态,需要的是充实。箫声又起了,清癯的竹音,灵魂的音乐。
五 快乐来自森林
呼吸着一口口纯净的黎明的空气,确实是沁人心脾。太阳在别处是炎热,在这里是温暖。置身城市嘈杂的人群,我常常感到孤独。在这里,不管是走在山路上还是坐在某一块石头上,以幽人的坐姿冥想或眺望,我都觉得充实。环绕我的都是燃烧的绿色,柔情的诗歌。一只蜗牛在阴凉的石壁上踽踽爬行,我观察它,不觉过了两个小时。一条四脚蛇从我的脚背蹿过,那一天夜里,我的脚背始终存在着痒痒的,略含一点惊惧的惬意的感觉。几乎每天黄昏,山中都要降下一阵快雨。蓊郁的森林酿出不尽的雨云。心栖天上,而快乐来自森林。林泉风月,受用无穷。我的一颗心完全松弛下来,于“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我差不多快要成为博物学家了,然而还差得远呢,我只能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自然。
在吴家山消夏的二十天里,我几乎要坠进隐士生涯了。可是我又回到了闹市,我不得不听命于另一种生活的召唤。但这一段幽居的生活,毕竟使我浮躁的感情有所沉淀,有所荡涤。一有机会,在盛夏时,我还会走去那里的。一片峭丽浑厚的山林,林中郁绿的苔蓟,永远供我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