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2007年——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
2007年是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从上海A股新增开户数就可看出端倪,全民炒股成就了超过日本的泡沫,从998点起到6124点,整整翻了6倍多,而日本泡沫时期,3年时间也仅涨了3倍,不过,其市盈率要比中国高。2007年成为普通投资者理财觉醒的时代,从大牛市起步,2006年A股新增开户数不过158.1万人,2006年年末,上海A股开户数达3799.9万人,而到2007年年末,开户数达5673.2万人,增幅达49%。排队开户的现象让2007年以后的券商羡慕不已,2008年以前各大券商不需要市场营销,更不用养太多的客户经理,客户会自觉到公司来开户。
2007年的涨停板也成为中国股市之最,530之前,题材股更是借着牛市之势频频涨停。如图1-14所示,2007年第一疯牛股莫过于ST金泰,它创造了股市之最,连续42个涨停,两个月内上涨6.7倍。
2007年,蓝筹股的泡沫丝毫不亚于题材股。如图1-15所示,中国远洋从6月26日的最低价15.58元涨到10月25日的最高价68.40元,不过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涨幅高达4倍多。但到2010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的收盘价不过9.4元,从最高点买进的投资者至今仍亏损86%,要回本就得涨700%以上。
到了牛市末期,蓝筹股上市首日也与题材股无异,大幅炒高,至今仍被套牢的投资者还会记得中国石油的悲剧。如图1-16所示,2007年被称为“亚洲最赚钱”的中国石油,发行价16.70元,发行市盈率22.44倍,对于当时来说,也许算是便宜的蓝筹股了,所以上市第一天也冲击了最高价48.62元,最高涨幅近3倍。从此,中国石油就走上了“回家”的路,时至2010年年末,股价也不过11元。
图1-14 ST金泰
图1-15 中国远洋
图1-16 中国石油
尽管中国石油上市首日众多机构都给出30元以上的合理估值,但大洋彼岸的股神早已出手抛售亚洲最赚钱公司的股票。2003年,巴菲特以每股均价1.65港元投入资金约32亿港元购入中国石油股份,并多次增持。到其抛售之日,获利甚丰。
如图1-17所示,巴菲特于2007年7月12日首次以平均每股12.44港元减持中石油1690万股,巴菲特所持中石油股份由11.05%降至10.96%,共套现约2.1亿港元。不过,股神并没有停止减持的步伐,7月到10月,巴老7度减持中国石油,10月清仓中国石油。当然股神减持也没有所谓“中国技术派”那么精准,股神逃之夭夭,中国石油H股依然上涨。然而,2008年,中国石油港股最低跌至4.05港元,时间证明股神还是神奇。
图1-17 中国石油H股
从题材到蓝筹,非理性泡沫不断扩散,最终以6124点收场,并没有达到各大券商与研究机构所预测的8000点到1万点的目标,它为2008年挤泡沫埋下伏笔。当泡沫再次来袭,得多学学巴菲特们那些价值投资大师在做什么,当然,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有时,他们也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把他们的判断作为投资的依据不是明智之举,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都是市场极为正常的现象。这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很多人因为罗杰斯看好中国股票,就以为罗杰斯也在买A股,他个人还没有这个权限,只是大师们说说而已,切勿当真,他们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