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原书修订版)(上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管理:实践而非科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成为一个由各种机构组成的社会。如今,所有重要的社会任务,不管是经济活动还是医疗保健,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环境保护,是探索新知还是保家卫国,都是交由相应的组织来完成的。这些组织都不是临时性的,而且都有自己的管理当局。现代社会的绩效,甚至社会成员的生存,都越来越取决于这些机构的绩效。而这些机构的绩效和生存,又取决于管理当局的绩效。

管理者和管理的绩效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90%的大学生毕业后会成为组织的雇员,他们的成效和绩效、满足感、成就和成长,都大致取决于所在组织的管理当局的绩效。这些“知识工作者”又有很多会成为管理者,因此他们开展工作和做出成绩的能力,将取决于他们对管理的了解以及对实际管理技能的掌握。

由此,我们可以把管理当成“科学”。但是,如果我们认为管理可以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那么只会有害无益。

毫无疑问,管理者的工作是可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换句话说,管理有一些独特的专业特征和科学的一面。管理不只是经验、直觉或者本能。它的构成要素和要求是可以进行系统分析和组织的,是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学会的。本书从头到尾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命题之上:“直觉型”管理者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本书认为,管理者通过系统地研究管理原理、掌握管理知识体系以及持续不断地分析在各个工作领域的绩效,可以提高各个管理领域和各个管理层级的绩效——从管理培训生直到巨型跨国公司的CEO,概莫能外。对于提高管理者的技能、效能和绩效而言,没有什么事情的作用能超过上述这些活动。这个主题的基础则是我们确信:管理者对现代社会和公民的影响之大,已经要求管理者进行自我约束,并且达到很高的专业服务水准。

不过,管理的最终检验标准是绩效。管理的目标和证据,必定仍然是成绩而非知识。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门科学或者一种职业profession,指的是那些只有受过相关教育或训练,并取得诸如毕业证、资格证等凭证才能从事的职业。——译者注,尽管它兼有后面二者的一些要素。如果试图只让那些持有专业学位的人从事管理,那么只会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危害,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用官僚主义者代替管理者,并且扼杀创新(innovation)、创业(entrepreneurship)和创造力。

无论如何,我们对管理还知之甚少,不能把它称做一门严密的“科学”,也不能把管理变成一种需要持证上岗的垄断性职业,因为对管理的研究与管理本身一样年轻,也就是说它才刚刚起步。

当然,我们也已经知道很多东西,尽管我们尚不了解,因此需要加以探索的领域,多过我们已经拥有真正经过检验的知识和“正确答案”的领域——本书将清楚地阐述这一点。

首先,我们知道许多看似非常有道理的东西,在管理实践中其实是不管用的。我们还知道管理并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某种文化。事实上,一个多世纪以前第一批得到管理的机构,例如美国铁路公司诞生时,管理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学科是有许多不同国家的人在探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年间,一些观察家认为管理是美国人的发明。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西欧和日本的快速复原也很快就证实了这一点。管理这项职能、管理工作、管理的任务和维度是普适的,并不存在国家差异。但是,管理方式受各个国家的特点、传统和历史的影响极大,有时甚至取决于这些因素,例如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人员管理的宜忌以及高层管理的结构,等等。

管理是一项社会职能,同时体现在传统价值观、习俗、信仰以及政府和政治体系中。管理会受到也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反过来,管理和管理者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因此,管理虽然是一个知识体系,但它不管在哪里也都是一种文化。它不是一种“不受价值观影响”的科学。

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管理者是施行管理的。他们不是搞经济学,不是搞量化,也不是搞行为科学。这些都只是管理者的工具。但是经济学之于管理者,一如验血之于内科医生;行为科学之于管理者,一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量化之于管理者,一如判例之于律师。管理者施行的是管理。

因此,管理有一些不属于其他任何学科的特殊技能。组织内的沟通就是其中之一。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也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企业家技能:战略规划。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管理有自己的基本问题要解决,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特殊的关注点。一个掌握了管理原理的管理者,就算基本没有掌握什么管理技能和工具,也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很有成效,甚至是一流的管理者。但一个人要是只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对管理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管理者,只不过是一个技术专家而已。

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门科学。在这一点上,它可以同医学、法律和工程学相比。管理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做出绩效。它也不是运用常识或者发挥领导力,更不是实行财务操纵。管理实践必须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