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平天国的发展(1)
(一)定都天京
攻克南京后,建立首都的问题摆在太平天国领导者的面前。本来,洪秀全欲取河南为都,杨秀清欲取南京为都,双方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后来因太平军在岳阳等地获得大量船队,组建庞大水师,取南京似比河南更易,杨秀清的意见才占了上风。1853年3月底,迎接天王洪秀全进城,以两江总督府为天朝宫殿,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天国都城。从此,在南方出现了一个与北方的清政府遥相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政权。
在政权形式方面,天王洪秀全为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儿子洪天贵为幼主,是其法定继承人。洪秀全开始在原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大修天王府,以表示自己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地位。新建成的天王府方圆十余里,数倍于明故宫。洪秀全爱好壁画艺术,于是天王府内以泥金彩绘壁画,以绸缎裱糊窗户,处处饰以精美的雕刻,十分富丽堂皇:“盘龙骞凤,重规叠矩”,“穷极侈丽”。有人讽刺道:“千村万落尽焦土,宫中尚挂珠灯红”,“盘龙与赛凤,留戒世人看”。
天王之下设王、侯两级爵位(后来在诸王之下陆续设义、安、福、燕、豫、侯六等);职官上,王爵之下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等。洪秀全并不具体处理政事,他“临朝不理政”,杨秀清的东王府成为实际上的总理国务的机关,掌握着实际上的军政大权。东王府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及其属员。在人员编制上比天朝宫殿多一倍以上,总数达三千五百多人。天京的内政外交、军事战略、政策制度,都由杨秀清来决定,由东王府组织实施。在地方上,太平天国分省、郡、县三级。省级政权的行政长官,由中央统属“朝内官”的丞相、检点、指挥等官员担任。郡设总制,县设监军,称为“守土官”或由太平天国中央直接委派“朝内官”充任,或由当地统军将领随时委派然后呈报中央批准。县以下的基层单位则实行乡官制度。
按照一贯的做法,南京城内强化圣库制度,不仅一切征收和缴获统归圣库,还宣布“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随即把私有的房产、金银、粮食、货物等,一律收归公有。天京军民的生活所需就全由圣库供应,但供给标准,官兵、官民实际上有差别。这种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人为地消灭私有财产,实行平均分配,是违背当时社会规律的,也必然侵害到下层老百姓的利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不满和抵触。这种制度,没有也不可能在社会上推广开来。因此,在天京城试行了一段时间,就自行废除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试图废除家庭,在居民中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军中分男营、女营,即便夫妻也不能同居(天王、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五人除外)。进入天京后,杨秀清下令将全城家庭全部解散,居民分为男行、女行,设馆分居,每馆大约二十五人。16—50岁的男子称牌面,全部编入军队当兵。老弱病残的男子称牌尾,做点简单的粗活。女子除选少数机灵美貌的进入诸王府担任女官和侍女外,挑选善于女红的编入锦绣营,从事生产辅助劳动和集体手工业劳动。长期拆散夫妻,导致人们怨声载道,也违背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到了1855年初,杨秀清不得不下令恢复家庭,允许夫妻团聚,父母与子女团聚。
太平天国对孔子和儒家经书的正统权威进行了冲击。洪秀全对“四书五经”进行了删改,并印发了大量的太平天国的文书,比如经他删改和解释后的《圣经》,新编的识字教材《御制千字文》,新《千字文》开头几句是这样的:“唯皇上帝,独一无二。当初显能,造及天地。万物齐全,生人在世。分光隔暗,昼夜轮递。日有莅照,星辰协治。风偃四方,吹嘘猛厉。悠然作云,雨下空际。洪水退后,悲悯约誓。”太平天国在考试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与考的人“不论门第出身”,考试题“不本四书五经”,需出自《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等。考试的等级和中试者功名也只是作了名称上的改动。
天京的社会生活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洪秀全下命令,严厉禁止鸦片,禁止饮酒,禁止赌博,禁止嫖娼……凡吸烟、饮酒、宿娼、开娼的人,一律砍头。此外,在太平天国,妇女地位有所提高。天国政府在民众中提倡一夫一妻制,还禁止缠足,给予妇女在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的平等地位。这些是保护妇女、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政策。
定都天京后,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到太平天国的统治区或天京进行访问,希望太平天国承认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1854年,杨秀清《答复英国人三十一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中提出了对外关系的准则:“我主天王,奉天行道,凡事秉至公,视天下为一家,胞与为怀,情同手足。”提倡平等往来,互不侵犯。在通商方面,太平天国宣布“平定时,不唯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他们严肃指出“通商者务要凛遵天令”,“害人之物(主要指鸦片)为禁”。
(二)北伐和西征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清政府气急败坏,马上组织军队反扑,试图封锁困死天京。钦差大臣向荣带清军1.4万余人,1853年3月赶到天京城东沙冈、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4月,另一钦差大臣琦善,带直隶、陕西、黑龙江、吉林等地骑兵、步兵 1.8万人,在扬州城外建立江北大营。这两个大营虽不能对天京有致命的威胁,却也屡屡制造麻烦,成为天国的肘腋之患。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在天京外围积极作战,同时决定出师北伐、西征。
1.太平军的北伐
1853年5月,洪秀全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等率两万多太平军将士北伐。
林凤祥,广西武鸣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在紫荆山参加拜上帝会,历任将军、天官副丞相等官职。他在萧朝贵率领下攻打过长沙,和胡以晃率陆军沿长江两岸东进,攻打南京。攻克南京以后,他受命攻克镇江、扬州等地。1853年5月,他和李开芳率领两万多人出师北伐。他们从扬州出发,攻入安徽,吉文元等赶来亳州会师,向河南挺进。6月,归德村(今商丘)一仗,毙伤清军三千多人。7月,他们率军由汜水口渡过黄河。8月,他们进入山西,复东折回河南,进入直隶。9月,北伐军前锋迫近保定,震惊北京。10月,他们攻克沧州,沿运河北上,月底进逼天津。由于清军放运河水阻挡,林凤祥孤军无援,11月率军南撤。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率军突围,受伤被俘,槛送北京,被寸磔(凌迟)处死。临刑的时候,“刀所及处,眼光犹直视之,终未尝出一声”。
李开芳,广西武鸣人。金田起义后,他历任监军、地官正丞相等官职。进军武汉和南京时,他和林凤祥等任先锋。他和林凤祥等奉命北伐,由于正面进军困难,他从深州(今河北深县)东攻克静海。为了迎接天京派来的援军,他率军攻占山东高唐。北伐援军在临清败退,他就从高唐移至茌平县冯官屯。僧格林沁率骑兵一万多人包围冯官屯,并引运河水灌太平军。李开芳多次突围未成功。他打算利用诈降的办法来摆脱困境,但被僧格林沁识破,李开芳在冯官屯被俘后,“仰面四顾,毫无惧色……笑语如常,旁若无人”。1855年5月,李开芳与部将八人被害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