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礼远众:隋炀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少年时光(1)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炀帝”乃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按《谥法》规定:“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因此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好色荒淫、穷奢极欲的暴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杨广年少活;同时施暴于民,滥杀无辜;还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社会经济也遭到了巨大破坏,人民不得不揭竿而起。最后杨广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而且落得众叛亲离被臣下勒死的可悲下场。

(一)显赫家世,年幼居藩

公元569年,一名叫阿摩的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隋炀帝杨广。他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经历了长期分裂战乱的南北朝后期。当时,神州大地并列着三个王朝:北周、北齐和陈。而隋炀帝就出身于北周贵族武将之家,父亲杨坚是北周大将军、隋国公,母亲独孤氏,是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也是武将之后,名门闺秀。这个婴儿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儿子出生后,父母欢天喜地,他们给儿子取名杨广。可以说杨广时也是英俊聪慧,文武兼备。曾率军饮马长江,灭掉陈朝统一中国。在他当政初期,也曾颇有政治抱负,开凿运河,创建科举;北拒突厥,西拓西域;隋朝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可是中国封建制度赋予皇帝绝对的权威和不受监控的为所欲为的权力,使隋炀帝登上皇帝宝座不久,便不思进取,利令智昏,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天天过着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的生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可以说在别人还是青春年少、无忧无虑的时候,杨广就身负起政治的重担。他在获得权力和富贵的同时,亦失去了少年的快乐与天真。这就是生活在皇家的幸与不幸。

一个13岁的少年,担任如此重大的责任,主要是因为隋文帝杨坚吸取了北周孤弱而亡的教训,使诸子各掌一方,以巩固杨家的统治。文帝也是深怕皇子年少担任不了如此重任,对杨广也不放心,便选择了朝中有威望的大臣王韶、李彻、出身名门世家,这为他以后君临天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杨广自小就长得漂亮、可爱,而且聪明伶俐,因此父母又给他另取一名——杨英,大概因为其仪表英俊吧。

当杨坚还是北周大臣的时候,杨广就因父功被封为雁门郡公。公元581年,雄才大略的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杨广于同年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并州(治山西太原)总管,这时杨广才13岁。次年,隋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又任武卫大将军、上柱国、李雄等来辅佐他。王韶等人也没有辜负文帝的委托,他们照顾杨广的生活,还对其进行教育,而且经常对杨广直言相谏,这对杨广以后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有一次,王韶出巡长城,杨广在并州“凿湖造山”。王韶回来以后,立即“自锁而谏”,使杨广停止了这个工程。

杨广本人也不像一般的纨绔子弟,门第世家固然为他提供了奢侈豪华的优越条件,但隋朝时代的政治风云,杨家先代的文治武功,将门之子所受到的各种熏陶,塑造了他矛盾多面的秉性:既有专擅威福、纵情声色的欲望,又有矫情造作、希望人称道其贤明的虚荣心;既有一个花花公子的低级趣味,又有军事统帅的风度和文武才干。这两种秉性一直并存着,而在他称帝独尊之前,前者还处在自我抑制的阶段。

杨广十分好学,擅长写文章,性格沉稳,朝野属望。隋文帝曾暗中令善相面之人来面相五个儿子,来人经过仔细观察,对隋文帝说:“晋王(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同时由于政治斗争环境的残酷性,杨广从小也是工于心计。不久,隋文帝又亲自到杨广府第视察。杨广深知父皇讨厌声色,他故意弄断乐器的弦,乐器上的灰尘也不加擦拭,隋文帝看了十分高兴,以为这位爱子远离声色,因此比以前更加喜欢杨广。还有一次行猎遇雨,左右随从送上油衣,他说:“士卒都被雨淋湿了,我怎么能自个儿穿油衣呢?”命左右拿走。远离声色和拒穿油衣

突厥本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居住在金山(阿尔泰山)南麓。6世纪中叶,土门酋长时期开始强盛起来,称伊利可汗,摆脱了柔然的束缚,建立了东至辽海、西达西海、南至大漠、北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的突厥汗国。北周、北齐年年都要忍辱向突厥送财物。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后,不再给突厥财物,对突厥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派重兵分八道出击突厥,大胜而归。而杨广此时也多向皆是自我控制之表现,此乃为一国之君的必要条件。这两件事本是值得人们称颂的,但是杨广之所以如此做,并非是发自真心的,而是沽名钓誉之举,故一旦跃居帝位,立即懈怠纵欲。

杨广受封晋王坐镇并州,主要任务是防御塞外的大敌突厥。早在隋朝崛起之前,雄踞漠北西域的突厥汗国已经是亚洲大陆的霸主,隋朝建立之后,击败和削弱突厥是当时面临的最大的政治军事问题。文帝献计献策,显示了一定的军事领导才能。由于隋朝的打击和突厥内部的斗争不断,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开皇四年(584年)东突厥首领沙钵略走投无路,被迫向隋奉表投降,东突厥成为隋朝的依附。北境的和平使隋文帝可以腾出手来部署兵力,扫灭南边的陈朝,中国统一的时机终于到来。

晋王杨广因尚年幼,在这一段时间的对突厥反击战中没有起太大作用,但晋王府的许多将领多次参加了反击作战。杨广在北境的边塞所经历的战争岁月,为以后的统兵伐陈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资历。

(二)饮马长江伐陈有功

隋朝建立以后,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在长江以南依然存在着腐败的陈朝。但是由于即位之初,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尚需时日,再加上北边突厥的严重威胁,因此隋文帝虽有南下平陈之念,但碍于上述因素,迟迟未有行动。但统一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在北方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统一已经变成迫在眉睫的议题了。

在隋朝正加紧军事准备的同时,陈朝正整天处于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当时的陈后主更是昏庸无能、不理朝政,整天和后宫女人厮混在一起。唐代诗人杜牧写了脍炙人口的《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所感所述的就是这个昏君,《玉树后庭花》正是这个亡国之君与其嫔妃所做。陈朝江山也就断送在这靡靡之音当中。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晋王为行台尚书令,总领伐陈事宜,为伐陈统帅。隋朝君臣于太庙祭告天地祖宗,请求保佑胜利,又宣布赦免陈境内死囚,允许他们报效隋军,灭陈战役正式开始。隋文帝命杨广从六合(今江苏六合)出兵,杨俊从襄阳(今湖北襄樊)出兵,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今湖北蕲春)出兵,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今安徽庐江)出兵,吴川总管贺若弼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出兵。共有总管九十人,军兵五十一万余人,一律受晋王指挥。

平陈统帅杨广,时年不过20岁,已是一位英俊威武的青年了。兄长杨勇作为皇太子,乃天下之本,坐镇京师协助父皇主政,灭陈大业自然落到老二杨广的肩上,这给了他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奉命南征,杨广在获得北御突厥的虚名之后,又肩负起南平陈朝的重担,这对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杨广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晋王受此重任,统帅平陈的五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一起出击,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陈朝打败。可怜的陈后主只顾自己享乐,最后和他的两位美人在井中被活捉。国破家亡,异常凄惨。灭陈之战,晋王杨广虽为统帅,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的,因为大的战略部署完全是由文帝制定的,实际指挥部署的是高熲,亲帅三军冲锋陷阵、攻破陈都建康的是贺若弼、韩擒虎,沿江东下扫除残余势力的是杨素。但杨广毕竟是最高统帅,指挥之功自然功不可没。进建康以后,杨广将围绕在陈后主身边的奸佞小臣全部杀掉——中书舍人施文庆接受委任而不忠诚,反而巧言谄媚,蒙蔽了君主的耳目;中书舍人沈客卿监管金帛局,重税聚敛,搜刮民财来取悦君主;太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景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在石阙下将他们五人一同斩首,来向三吴的民众谢罪。杨广派高熲和元帅府记室裴矩搜集图书古籍,封闭库府,江南的资财丝毫不取,天下的人都称赞杨广,认为他很贤明。杨广的这些行为是得体的,也显示了自己的胸襟,就是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