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与千金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献身医学的传奇一生(1)

孙思邈是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孙家塬在现在的耀县城东北方,这里是黄土高原地带,村子周围山峦重叠,没有自然水源,农民常年食用的是下雨时积存的窖水,遇到天旱,长期不下雨,窖水用完了,就得到很远的地方去运水。虽然自然条件不好,但是,这里的农民非常勤劳,除了种植庄稼外,妇女们还自己纺线织布,过着俭朴的生活。孙思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并逐渐成长的。

(一)苦难的童年

581年,也就是隋文帝开皇元年,孙思邈就出生在孙家塬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他自幼用功读书,聪明好学,7岁的时候就能记住千余文字。到20岁时,便精通老子、庄子及诸子百家学说,他又喜好佛家经典,学识渊博。当时洛州(今洛阳)总管独孤信曾遇到孙思邈,见他博学多闻,才华横溢,赞赏他为“圣童”,对他十分器重。

可是,孙思邈从小身体瘦弱,饱尝了疾病的折磨,求医和买药的费用,几乎耗尽了家里所有财产。592年,孙思邈12岁了,这一年,长安一带瘟疫流行,孙思邈家乡的许多人都患了这种病,不治而死。

相传孙思邈也染上了瘟疫,高烧不退,卧床不起。他的母亲日夜守在他的床前,哭肿了双眼,却没有任何办法,她没有钱给儿子请郎中看病,眼看孩子就要被夺走性命。正当她绝望地想要悬梁自尽的时候,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云游郎中,他把一包草药递给孙思邈的母亲说:“就剩下这最后一包救命药了,快拿去熬熬给孩子灌下,病还有救!”这时正好孙思邈清醒过来,听到这话,勉强挣扎着爬起身来,在炕上对郎中叩了个头,拜谢了他的救命之恩。就是这一碗汤药救了孙思邈的命。

面对家乡所罹患的灾难,小小的孙思邈心痛了,这一切都让他深深体会到医生的重要性,也更明白了一名医生责任是何等重大,他迫切想成为一个治病救命的医生,去治疗天下人的疾苦。

(二)学习医学与实践医学的过程

孙思邈为了学好医学,孜孜不倦地学习古代医学家的著作,刻苦地学习前人的经验。为了看到医书,他除了向别人借阅之外,还不惜花钱去购买。他曾下了很大功夫去钻研唐以前各代名医如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等人的医学典籍,因此,他对一些医学名著都参悟得很透彻。

他最早学习医学是在他家乡附近的太白山。这是我国著名的草药产地,孙思邈在这里学习医药学知识,这为他以后在药学方面的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思邈为了采集药物,曾经在太白山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孙思邈捉拿手掌参的故事。传说太白山原本有人参“居住”,因被人发现,人参急忙连夜“逃跑”。孙思邈听说后,便带领人马紧紧尾随,一直追到长白山上才追到,便将人参用绳子倒绑双手带回了太白山。回来后才发现人参不见了,只剩下了两只断手,这就是今天太白山上的手掌参。这当然只是个神话故事,但却反映了孙思邈对药物的重视和他采集药物的艰辛。

孙思邈很谦虚,他经常告诫自己也告诫后人说:人们常说,病人死亡约有半数是缺少优秀医生所致。学医的人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学习,才能通晓医药学问。如果只懂得几种药方,就认为自己无所不知,那是一定会错误的。他还说:人的生命比黄金更为贵重,医药学问博大精深,济世活人任重道远,必须深入探索,精勤钻研,才能担当医生的神圣责任。他更指出:有的愚蠢的医生,自傲于学了三年医方,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他治不了的病,等到行医三年后,才知道天下有很多病尚没有可治的医方。孙思邈的话,指出了临床经验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重要。

孙思邈本人也是这样做的,除了认真学习古代名医的著作,反复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外,他还虚心地向一些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并非常珍视学习民间经验,无论切脉、诊病、处方、制药,只要别人有哪怕一点一滴比自己高明,只要他听说了,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去登门拜访。

传说孙思邈行医成名之后,总觉得自己在某些医术上还不如别人。为了在医学上有更深的造诣,他改换姓名,到县城一家药铺为一位坐堂名医当了抓药的徒弟,用心学习名医的医术。有一次,一个员外带领女儿前来就诊,说女儿肚子痛,坐堂医生经过诊断,认为病人肚子有虫子,便开了一副打虫药。孙思邈接过药方正想抓药,可是突然感觉不对,他说:“先生,你开的药量少了些,恐怕虫子打不下来呀!”坐堂医生非常生气,觉得他在员外面前伤了自己的尊严,就依旧按自己的方法开了药。小姐服药后,肚子很快不疼了,员外非常高兴,一面夸奖坐堂先生,一面拿出银两酬谢。坐堂先生也沾沾自喜,认为方圆百里自己的医术无人可比。不料小姐正准备回家时,肚子又疼了起来,反而比来时疼得更厉害了。这时坐堂医生无计可施,不知所措了,他忽然想起刚才徒弟抓药时所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把他叫到别处,问了原委。孙思邈说道:“从小姐的病情来看,她肚子里的虫子较大,但先生开的药只能把虫子毒晕,而不能毒死,小姐服药后暂时不疼了,那是因为虫子被毒晕了,可过一会儿虫子醒过来了,便要进行报复,因此小姐肚子疼得比以前更厉害了。”坐堂医生心服口服。为了治好小姐的病,应付眼前局面,他便很快按徒弟的意见重新配了一剂药,小姐服后不一会儿虫子就排出来了,肚子也不疼了。他们走后,坐堂先生回想今天的事,感觉徒弟见解不凡,一定是个懂医的人。在他再三追问下,孙思邈才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坐堂医生听后大吃一惊,起身对孙思邈磕头拜道:“久仰先生大名,在下有眼无珠,多有冒犯,还请孙先生原谅,今后就请孙先生坐堂就诊,我还得多多请教呢。”孙思邈道:“说哪里话,我才是久闻先生大名,来向先生学习呢。”

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孙思邈用自制的“太乙精神丹”治好了许多难治的疾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欢迎。因为孙思邈谦虚有礼、学问渊博、医术高明,当时有很多著名的文人都来拜他做老师。此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术、针灸著称的甄氏兄弟甄权和甄立言,专长药性的韦慈藏等也与他往来密切,相互探讨学问,这些都无形中拓展了孙思邈的知识领域。

孙思邈求知若渴,永不满足,他酷爱读书,虽须发皆白也手不释卷;无论寒冬酷暑,都坚持不懈地进行医药研究。他曾长期跋涉于秦岭、巴山、峨嵋、太行等名山大川,奔波于陕西、四川、河南、山西、甘肃等地的偏僻乡村,从事诊疗、采药、考察、著作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从贞观年间到唐高宗永徽初年,孙思邈曾数次往来于川陕之间。其间也曾在长安、汉中和陇州等地方从事医药调研活动,救治大量病人。

民间广泛地流传着一个孙思邈起死回生的故事:传说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停在路边观看,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且慢!”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他。他说:“人还没有死,你们为什么出殡?”众人说:“人早就死了,你不要再胡说。”孙思邈说:“人要是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鲜血,怎么能说人死了呢?”众人一看,果然有细细一道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他查看。只见一个妇人面黄如纸,小腹鼓胀,双腿之间正向外渗着鲜血。这女子的丈夫哭着说:“我妻子婚后十年没有生育。这次怀孕一年多了,昨天才觉胎动,可是却难产死了。”孙思邈试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取出三根银针,一根刺人中,一根刺中脘,一根刺中极。三针扎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让他们站起来,又送给病人的丈夫一剂药、一幅图,嘱咐他:“赶快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副药,再按图接生,可保母子平安。”结果,病人回去顺利地生下了孩子。原来,这个产妇并没有死去,只是由于难产而窒息了。一个人如果真死了,时间稍长,就不可能再流出鲜红的血液来,这就是孙思邈判断产妇没死的根据。人们见他连死人都救活了,并且几针就救了两条性命,自然越来越信服他,都称颂他是起死回生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