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走近花鼓戏

(一)花鼓戏的起源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花鼓戏最早来源于宋代名叫“花鼓”的民间技艺,这种技艺只表演简单的、没有情节的歌舞。后在明代初步发展成打花鼓的歌舞情节,但仍不是戏曲。在乾、嘉年间流行的戏剧专著《心般白裘》中,收集了名叫“花鼓”的剧目,花鼓戏这才在清代中叶以戏曲形式在江南各地农村中盛行并流传开来。这种源于民歌的花鼓,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闹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二)花鼓戏的历史沿革

从宋代“花鼓”的早期表演形式到明代打花鼓的歌舞情节,花鼓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表演形式慢慢发生着舞台和组织形式的变化。清代中后期,花鼓戏开始逐步发展成打花鼓的歌舞情节,但仍旧不是戏曲,后期才以戏曲的形式发展开来,并得到了群众的厚爱。早期的花鼓戏是半职业性的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二百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

据1981年统计,湖南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四百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三百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例如:川调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三)花鼓戏的现状

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戏曲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湖南花鼓戏而言,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习俗的日趋式微、表演群体的寥落、传唱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强势的冲击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其生存状态。随着城市文化步伐加快,湖南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享誉全国。然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一些“歌厅文化”充斥市场,造成了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观众流失,票价为维持成本不得不上涨,观众少,演员收入低,演出成本却居高不下,最后,剧团难以正常演出。当年为数众多的剧团如今所剩寥寥,由于得不到经费支持,一些坚持排戏演出的剧团正苦苦为生计挣扎。

由于演出市场的不断萎缩,花鼓戏行业演员收入低的现象已众所周知。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选择花鼓戏的年轻苗子越来越少,而已入行的花鼓戏演员则“走穴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