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子守成(1)
宋真宗
宋太宗死后,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先后继位。他们继承了北宋初期的文治国策,使宋朝进一步向文明发展。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继位。
宋太宗继位后,雄心勃勃打算收复燕云十六州,率军亲征辽国,结果大败。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宋太宗臀部中了辽军两箭。此后,宋太宗长年累月受到箭伤的折磨,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宋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名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没有出来。僧人奏道:“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宋太宗奇怪地问道:“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回答说:“我刚才见过站在寿王门前的三个仆人,他们都有将相的器度。仆人尚且如此,主人自然高贵了。”于是,宋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
宋太宗于997年3月病死后,赵恒继位,史称宋真宗,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宋真宗统治有方,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北宋的统治因而日益巩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给北宋的都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警报一夜五次传到汴京,宋真宗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副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南逃,宰相寇准厉声道:“出此下策者应当斩首!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御驾亲征,士气大振,一定能打退辽军的。”
宋真宗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军至韦城(河南省滑县东南)时,宋真宗听说辽军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军民正日夜盼望陛下,进军将使我军士气百倍,后退则会军心涣散,敌人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宋真宗听了此言,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各路宋军见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都欢呼雀跃,高喊“万岁”,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消灭辽军数千人,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
萧太后见辽军受挫,连忙要求议和。宋真宗认为国家府库充实,拿出一些资财换取和平,免得生灵涂炭,是值得的。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盟约内容如下: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尊萧太后(辽圣宗生母萧燕燕)为叔母;宋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称为“岁币”;双方各守现有疆界,不得侵犯,并互不接纳和藏匿越界入境之人;辽军撤退时,宋军不得沿途袭击。
从此,北宋和辽国相安无事,长达一百多年未发生战争。
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整个北宋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一方面,这是一个在宋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另一方面,这个屈辱性的条约给宋辽边境带来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历史学家蒋复璁甚至认为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百姓开始边境贸易,互通有无,确如兄弟一般。
外患平息了,国家安定了,宋真宗着手举行封禅大典。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率千乘万骑从汴京出发,浩浩荡荡来到泰山,建起了天贶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泰山大观峰东南石壁被称作“宋摩崖”,即宋真宗封禅泰山的《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碑》。此外,另有一处相同内容的石碑曾立在泰安城南,由五块巨石拼成,因其字朝北,俗称“阴字碑”,
宋真宗继承宋太祖和宋太宗的衣钵,大力提倡儒术,同时又提倡佛教和道教,建立起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统治。
宋朝建国后,孔子四十四代孙孔宜考进士落第,曾上书宋太祖,说他是孔子的后代,请给个官做,宋太祖只赏他做一名小小的曲阜县主簿。宋太宗时封他做文宣公,并恢复了被周世宗废除的免税权。宋真宗继位后,令孔宜之子孔延世袭封文宣公,还让他做了曲阜县令。
宋真宗到泰山祭祀时,顺路亲自到曲阜孔庙行礼,重赏孔氏家族,以示对孔子的尊崇。
宋真宗命国子监祭酒邢昺等校定《周礼》《仪礼》等书的“正义”,完成九经“疏义”,大量印行。这样,九经都有了详细的注释,便于人们学习。
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到国子监看书,问书有多少。邢昺回答说:“国初不到四千,现在已有十余万部了。我年少时学习儒家经典,常有学生见不到经疏,因为传写不齐。现在大量印书,连普通人家都有了,真是欣逢盛世啊。”
宋真宗曾撰《文宣王赞》,歌颂孔子是“人伦之表”,儒学是“帝道之纲”;又撰写《崇儒术论》,在国子监刻石,一再推崇儒学。
宋真宗不仅是皇帝,还是一位诗人。为了鼓励人们读书,他曾写了一首著名的《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为了让民心向善,宋真宗大力提倡佛教。在撰写《崇儒术论》的同时,又撰写了《崇释论》,说佛教与孔孟“迹异而道同”。
宋真宗继续建寺译经,并亲自为佛经作注。在宋真宗一朝,全国僧徒近四十万,尼姑也有六万多。宋真宗统治时期是宋朝僧徒最多,佛学最盛的时期。
宋真宗崇信道教,常说“释道二门,有补世教”,又说“三教(儒、道、释)之设,其旨一也”。宋真宗说玉皇在梦中告诉他赵氏始祖是轩辕皇帝,于是尊玉皇为玉皇大天帝,赵氏始祖为圣祖天尊大帝,布告天下。参知政事丁谓等制定礼仪,大事祭祀。
宋真宗下令在汴京修建玉清昭应宫,用银五千两铸造玉皇像,用金五千两铸造圣祖像,又用金五千两铸造宋真宗像侍立于侧,表明他是道教的忠实信徒。
宋真宗又命宰相王钦若主持续修道藏,搜编道书四千三百多卷,并在全国各地大修道观。
景德二年(1005年),宋真宗命王钦若等十八人搜集历代君臣事迹,编成《册府元龟》一书。此书是史学类书,历八年成书,总计一千卷,为北宋四大部书之一。
“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书名寓意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由于此书征引繁富,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和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唐、五代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在,不少史料为群书所仅见,即使与正史重复者,也有校勘价值。
全书分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三十一部。
宋真宗重视教育,关心知识分子的培养。
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其前身南都学舍位于河南省商丘县城南,由五代后晋杨悫所创,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官学遭到破坏,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产生。后晋时,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后来他的学生戚同文继续办学,应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当时归德军的南都学舍。
北宋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睢阳书院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睢阳书院逐渐成为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戚同文病逝后,学校一度关闭。
宋真宗时,当地人曹诚申请出资三百万建学,在杨悫旧址建房150间,藏书1500卷,并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教,以曹诚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的赞赏,翌年将该书院定名为“应天府书院”,并赐匾额。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宋真宗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