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进取——褪去理想的光环,燃烧青春的灿烂(3)
接受新的一天,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拥有多彩的人生。人生不因为每一天无所事事而幸福,却因为每一天都创造了新的价值,每一天都获得了新的进步而幸福。倒是那些虚度了每一天的人,会因为自己没有创造价值而羡慕那些著作等身、功成名就的人。殊不知,成功者每一天都是从零起步,无数个从零起步,看似不起眼的进步,累加起来就成了辉煌而伟大的人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王文良,曾走过了一条与绝大多数北大学子不同的创业道路。他没有出国继续深造,一直在国内边学习,边工作;他没有去条件优良的大企业,一直打工在各种各样的外企或民企;他没有去令人羡慕的权力部门,一直就在商海的最底层和市场的第一线拼打开拓……他经历了多个工作部门,无数次地从零起步,他屡经挫折,却又一次次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最终,苍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前景可观的业务,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学习体会和经验教训写成《北大毕业等于零》成书出版,他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大考场上,任何金字招牌、水晶招牌、钻石招牌都无济于事,如果没有从零干起的心态和发奋努力的精神,北大毕业也是等于零。一个人不管你是什么学校和家庭出身,要想在社会上干出些名堂来,都要从零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来。进入北大使你受到最一流的教育,但不要指望你的前途从此就是繁花似锦。不吃苦,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没有辉煌的明天。”
失败是什么?不是什么,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是向成功更走近的一步;成功是什么?是走过了所有失败剩下的最后一条路,就是成功之路。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北大演讲时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简单和不平凡都是从零起步,没有一步就能登天的成功美事。”
理想、信念、奋斗、成功,这些激情勃发、催人奋进的闪光字眼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里都闪亮过千万次,可取得成功者总是少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我们每个人渴求的,但若离开奋斗,理想只能开出黄花而结不出甜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一天都从零起步,那么你就会不断进步,不断做出新成绩,直到走向成功。
一位智者说过:“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愿;但生死之间的岁月,却为我所用”。把握眼前光和热,掌握美好的今天,让生命里的每一天变得光荣、尊贵、平和而富有价值。唯有把人生的每一天都当作零的起步,过积极进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将信念、自尊、勇气、坚韧、乐观、希望……这些种子植根于心中,生活就会随之改变,幸福、美满、富足与成功就会充满你的人生。
汤姆斯·卡莱里说过一句改变人生的话:“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事,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明天只是一个幻梦,唯有今天、唯在现在才是真实的,人永远活在今天里,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回忆昨天是无益的,憧憬明天有时也是虚妄的,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让今天从零开始,才是明智的,今天的充实会换取明天的收获。但丁说:“想一想吧,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唯一时间。”所以我们不应为昨天而黯然神伤、为明天而忧心忡忡,把握住从零开始的每一天,就是把握了成功、掌控了明天。
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情。
世事无常,人生多舛,人们无法预料未来,但是,我们应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每一天都从零起步,那么,奋斗不息的每一天则就是成功在望的一点点的累积。
就像爬山一样既快乐又痛苦,要到山顶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每一步都是零的开始,没有这样的每一步,我们无法走到山顶。走不到山顶,就无法感受远眺的乐趣。在爬的时候挥汗如雨,那个时候,要是能够有一步登天之术,学习的人肯定会趋之若鹜。但转念一想,要是真的有一步登天之术,没有了疲劳之苦,又何来登顶之时的轻松快乐呢?
人生就如登山,所有快乐的感受就是每一步从零开始的痛苦累积。要是你没有那些痛苦的每一步,就不会有站在山顶之时的幸福感受。因此,假如我们希望有美好的未来,就从现在开始,让每一步都从零起步,让每一天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从而获得扎扎实实的进步与成功。
在压力下燃烧青春
优秀的人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北大的学生无疑要比其他大学的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太优秀了,家长、学校、社会甚至于整个民族都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创造成功的人生,创造辉煌的未来。正是这样的压力,让北大的学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他们在承受着强大压力的同时,默默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以不为外人所知的奋斗精神,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时光。
人生一世,没有谁不希望能活得出人头地,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相信这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梦。北大学生同样拥有这样的梦想。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要求生存并且能够活得健康快乐,有如战乱时要求生存及健康快乐一样困难。大学生所特有的生存压力、学业压力、前途压力、自我认知压力,在北大这片热土上更加炙人。北大学生们甚至幻想,什么时候有了陶公渊明所描绘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毫无压力的生存环境该多好。
然而,压力却是现实存在的,每时每刻都在困扰着人们。它不因为你落寞就离你远去,更不因为你烦恼而躲你,只要你有所追求,压力就如影随形一样缠绕着你,它会增加你的精神痛苦,也会给你更大的动力,让你去超越直到走向成功。一位北大教授曾对学生说:“人的压力多半是来自对成功的渴望,一个以成功为最高理想的社会,必然崇尚英雄主义,追求出人头地,似乎不成功就会沦为社会的落后者。作为精英的北大学生既是社会的榜样,又是成功的楷模,似乎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就是你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超越了压力就将是光明,而不能超越它就是暗淡。”
北大经济学院一名男生曾因难以完成学院设置的各门功课,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第一学期结束时有多门功课没能达到及格线,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头扎进了未名湖就再也没有回来。他在给室友的遗书中写道:“我对自己的前途失去希望,我实在难以承受这种生不如死的压力了,我必须寻求解脱才能让所有关心我的人得到解脱。未名湖曾经给那些压力巨大的先贤精英们以解脱,功课的压力以及对前途的失望,让我如此地厌倦和劳累。我要去见见那些先贤精英们,让他们给我指明一条出路。”
走进北大对于任何个人都是一种挑战,没有不承受压力的北大学生。而且北大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他们为了成功,宁愿享受痛苦和压力。无数北大的成功者用铁的事实告诉北大学生,既然压力不可避免,那就勇敢地承受压力,挺直腰杆把压力顶回去,迎来的就将是成功的人生。
水往低处流,本是水的自然属性,然而一旦赋予它一定的压力,就会改变了这种属性,按其所设计的轨道奔涌,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样处于压力之中的人们,只有当内心有了精神依托、幸福有了更多的实现途径,人生的压力、精神的焦虑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明白自己的压力所在,这才是面对压力、消除压力的开始。
时常能听到身边的朋友诉苦:生活太累、工作太苦、物价太高……然而,正是因为身负压力,你才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只有始终不懈地努力着、奔波着、承受着,才有可能达到人生闪光的顶点。
压力常常是外在而有形的。它是课桌旁沉甸甸的希望,是讲台上不苟言笑的面孔,是求职人渴求的目光……压力没有温和的笑靥,然而只要你勇敢地迎接、真诚地付出、执著地追求,便会从压力中获得丰厚回报。就如你攀援险峻的绝壁,历尽千辛万苦傲立于峰顶时,你将会感到陡峭的山峰是无比的壮美,你也会品味到取得胜利时的无尽惬意。这就是压力,它激发着弱者的勇气,磨砺着强者的意志。
压力又常常发自于内心,是无形的。正由于它隐藏在你的意识之下,所以才更加可贵。它是深夜台灯下的明亮光芒,是微机旁不停跳动的键盘,是教授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是海水拍石时溅起的浪花,永远激越地跳动着。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出一个洞来,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身无分文可赔。这时,男孩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我可以先借给你钱,1年后再还给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把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里根。
研究压力于人类身心影响最有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们,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而应转换认知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影响,本来人在其一生中,就是无法摆脱压力的。
经济学上有条著名的“鲶鱼效应”理论,说的是在捕放沙丁鱼的鱼槽内放入一条鲶鱼,结果沙丁鱼看见“异己分子”夹杂其间,便紧张地加速游动,存活时间因而延长。鲶鱼犹如一针兴奋剂,为懒得活动的沙丁鱼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动物存活尚且需要压力,而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更需要压力,有压力才有进步的动力,给自己压力就要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时时扪心自问,假如只有一天光明我该怎么办?人不必畏惧压力,更不要把它看作是绊脚石、拦路虎,压力之于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你若能正确认识它、认真对待它,变压力为动力,那么在成长前进的人生历程中,你便多了一位真正的良师益友。
激励人奋斗的,不是生命中的柔和事物;黯淡的逆境和冲突使人渴望生存。玫瑰点缀的道路是怯懦者匍匐前进的道路,勇敢的心才能攀登悬崖峭壁。
有压力就有动力,这是物理学上的一条公理,也是人生的一条公理。一个人饭后散步,往往轻步闲情,可这时让他挑着百斤重担,他立马就小跑开来。为什么?压力产生动力。
有一位毕业于北大的作家,先前勤奋著书,成果卓著。成名后却一字未著,徒有虚名。后来有所彻悟,文思泉涌,大作频频见诸报章。究其个中奥妙,他说:“主要是压力问题。先前自己给自己定下目标、任务,这是一种压力。有了这种压力,笔下才能‘压’出一些文字来。而这几年来却松了下来,得过且过,毫无压力,一个字也写不出。这怎么行?近来自己给自己压担子定任务,一周要写一个短篇,铁打不变。这么一压,文章就出来了。人性是相当懦弱的,不压,怎么能出成果?”
人对待压力的态度不同,往往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敢于向压力挑战,不屈从于压力的重负,挺住了压力,因而获得了宽广的人生。另一种就在压力面前败下阵来,或自暴自弃,自甘平庸;或消沉甚至于产生绝望情绪,最终一败涂地。我们应当赞赏的当然是前一种态度,把人生压力当成“金不换”的财富,用压力激励自己去挖掘潜力,去战胜自我。一个人要成才,要创造辉煌,要紧的是做些什么呢?那就是甩掉阻碍自己前进的压力,增加走向成功的压力,把压力变成动力,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不做理想主义者
所谓理想主义者,是指那些心怀某种非常崇高、非常虚无、非常缥缈也非常完美的理想的人。抱有这样理想的人往往对身处的现实非常不满意,甚至讨厌这个在他眼里俗不可耐的世界。当他的理想破灭后,他就会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或者蜕变成玩世不恭的人。对世俗的东西讽刺和挖苦,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不对心思,厌恶成了他生活的主题,他们不是主动适应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生活,而是始终生活于对不能实现的理想的梦幻当中。
北大的学生中不乏心高气傲的人,他们中许多人都是怀揣着指点江山、济世救国的远大理想,希望在北大这个名人辈出的高等学府里学到悬壶济世、一展宏途的大本领。可是许多学生发现,在这个神圣的殿堂里,他们并不能学到这样的本领。其实,在任何的大学里,都没有这样的课程。北大教授告诉学生们,一个人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就不能做理想主义者,必须放弃那些所谓的美好而虚无的理想,必须扎扎实实地从脚下的每一步迈起,不断从多方面丰富和提高自己。否则,陷入理想主义的泥泞中,就会成为眼高手低而一事无成的人。
许多北大学生都听过美国钢材大亨特纳的成功故事。
19世纪初的一天晚餐后,住在美国西部偏远的小镇里的富商伯杰,正站在阳台上欣赏着美妙的深秋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街灯下的树旁站着一个穿着破旧、身材清瘦、年龄与自己相仿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