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系统登录
1.4.1 第一次登录系统的设置
不管是RedHat还是CentOS,在第一次启动时都需要进行“首次启动”的设置,系统称之为First Boot。本节将会继续演示RedHat和CentOS在首次启动时的设置过程。下面就来看看RedHat 5.5的首次启动过程。
第一次启动后,将会进入首次启动的欢迎界面,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41所示。
图1-42所示是RedHat的版权申明,必须选择Yes选项,否则就无法继续了。单击Forward按钮。
图1-41 首次启动欢迎界面
图1-42 版权申明
进入防火墙设置。单击Firewall下拉框,选择Disabled关闭防火墙,然后单击Forward按钮。在随后弹出的提示框中,选择Yes选项,如图1-43所示。
进入SELinux设置。单击SELinux Setting下拉框,选择Disabled,然后单击Forward按钮,在随后弹出的提示框中,选择Yes选项,如图1-44所示。
图1-43 关闭防火墙
图1-44 关闭SELinux
进入Kdump的设置,默认是关闭的,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45所示。
图1-45 Kdump界面
在如图1-46所示的界面中可设置时间和日期,设置好后,单击Forward按钮。
接下来设置RHN(RedHat Network),这里跳过这步,选择No,I prefer register at a later time,然后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47所示。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No thinks,I will connect later选项。
图1-46 时间和日期设置界面
图1-47 注册RHN
在如图1-48所示的界面中单击Forward按钮,进入下一步。
系统建议创建一个用户来做一些非管理的任务,不过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少操作需要较高的权限,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非特权用户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这里忽略此步,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49所示。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Continue,确认跳过此步骤。
图1-48 配置完成
图1-49 创建用户界面
设置声卡时,一般直接单击Forward按钮即可,因为谁也不会用服务器来听音乐,如图1-50所示。
如图1-51所示的界面是安装过程中最后一次提供安装软件的机会,只要插入原先的安装光盘就可以选择安装其他包。由于暂时不需要安装特定的软件,这里单击Finish按钮。系统会弹出需要重启对上述配置生效的提示,单击OK按钮后系统将再次重启,至此RedHat的首次启动的设置就结束了。
图1-50 声卡检测
图1-51 安装过程中最后安装软件的机会
下面再来看看CentOS“首次启动”的设置过程。首先呈现的也是一个欢迎界面,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52所示。
图1-52 欢迎界面
进入防火墙设置界面,单击Firewall下拉框,选择Disabled关闭防火墙,然后单击Forward按钮,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Yes选项,如图1-53所示。
图1-53 设置防火墙
设置SELinux时,单击SELinux Setting下拉框,选择Disabled关闭它,然后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54所示。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Yes选项。
接下来要设置日期和时间了,设置好后单击Forward按钮,如图1-55所示。
图1-54 关闭SELinux
图1-55 日期和时间设置
在如图1-56所示的界面中系统推荐创建一个用户做日常管理,这里忽略直接单击Forward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Continue按钮。
图1-56 创建用户界面
进行声卡设置时,忽略该步骤,单击Forward按钮进入最后一步,如图1-57所示。
图1-57 声卡检测界面
在如图1-58所示的界面中单击Finish按钮以结束全部设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OK按钮,系统将会重启以使刚刚设置的所有配置生效。
图1-58 结束设置
1.4.2 使用图形模式登录
安装系统并进行了“首次启动”配置后,系统会再次进行重启,最终显示在屏幕前的就是如图1-59所示的登录界面,这个登录界面又称作“登录管理器”。实际上Linux使用了一个X Server的底层程序来提供图形环境,而用户是不能直接与这个X Server交互的,必须通过它运行的图形程序才能进行交互。
图1-59 登录界面
输入用户名root和正确的密码后,就可以登录进入桌面了。可能有人已经注意到,登录界面的下部有4个选项,分别是Language、Session、Restart、Shut Down。
单击Language,可以看到有各种语言,有可能有一些呈现方块状的乱码文字,那是因为缺少相关文字的文字包,导致字体显示不正常,但是应该不影响大家了解Language的作用就是选择不同的语言作为登录后的默认语言。
单击Session,可以看到系统提供了3种登录方式,即Gnome、KDE、Failsafe,这些都是常用的图形化登录方式。其实这些都是Linux下的桌面环境,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登录后桌面上默认会有3个图标,如图1-60所示,分别是Computer、root's Home和Trash,分别类似于Windows下的“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左上角有3个面板,分别是Applications、Places、System,其中Applications中放置的是应用程序,类似Windows下的“所有程序”;Places主要是各种存储设备;而System是系统配置相关的部分,大家可以单击一下看看都有什么。桌面的右下角有4个方框,这是图形界面下的虚拟桌面,可以在不同的虚拟桌面上运行不同的应用,相信这个不难理解。
图1-60 Gnome桌面
在图形界面下,最有用的当属gnome-terminal了,打开它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如图1-61所示,依次在图形界面上点选Applications→Accessories→Terminal,打开图形终端;第二种,在桌面上右击,然后点选Open Terminal,如图1-62所示。
退出图形登录的方法也很简单,在System中选择Log Out root即可。
图1-61 终端启动方式一
图1-62 终端启动方式二
RedHat和CentOS都默认使用Gnome作为桌面环境,不过说到底,这些桌面环境都只是Linux环境下的软件,所以对桌面的使用方法不是学习Linux的重点,所以笔者也不准备对图形界面做更多的叙述。
1.4.3 使用终端模式登录
终端模式又称为命令行模式或字符模式,默认情况下Linux提供6个终端,可以使用组合键Ctrl+Alt+F1进入第一个终端,使用组合键Ctrl+Alt+F2进入第二个终端,其他终端的组合键以此类推。实际上,终端又叫tty,Linux系统定义了6个tty,分别从tty1到tty6。tty是Teletype的简写,Teletype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终端设备,很像电传打字机。在Linux系统中,在特殊文件目录/dev下有一些文件与之对应,比如/dev/tty1、/dev/tty2等,从tty1到tty6又称为虚拟终端。如果想回到桌面模式,只需要使用组合键Ctrl+Alt+F7即可。
如果系统设置默认启动的时候不启动图形界面(下一小节中我们会提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runlevel,当runlevel为3时,则不启动图形界面),在这个情况下,tty7是不可用的,这时候要想从终端字符界面进入图形界面就需要使用startx这个命令了。命令如下所示(当然是否能启用图形桌面还取决于系统是否正确地安装了图形桌面系统)。
[root@localhost ~]# startx
如果现在在字符登录界面,默认屏幕上会显示如下内容:
CentOS release 5.5 (Final) Kernel 2.6.18-194.el5 on an i686 Localhost login:root Password: Last login: Tue Oct 9 22:07:00 2012 [root@localhost ~]#
其中,第一行是发行版的名称(CentOS)和版本号(5.5);第二行是内核版本(2.6.18-194.el5),以及当前运行的硬件平台(i686);第三行是主机名(localhost),login后面等待用户输入,这里输入“root”;第四行等待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第五行是当成功登录时,系统会显示出该用户上次成功登录的时间;第六行显示登录成功后用户和主机名以及所在的目录,“~”是用户home目录(又叫“用户家目录”)的简写。最后的 “#”是一个提示符,出现“#”说明目前的用户是有超级权限的root用户,而一般用户的提示符是“$”。现在已经登录到字符界面中了。
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登录前字符终端上打印出来了一些系统信息(第一行和第二行),它们实际上来自系统中的一个配置文件。为了让大家理解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的概念,同时提高大家对Linux系统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首先使用如下命令编辑文件:
[root@localhost ~]# vi /etc/issue
在随后出现的界面中,按住键盘上的Shift+G组合键(也就是输入大写字母G),再按字母o键,接着输入“Hello,Welcome to Linux”,之后按Esc键,然后按一下冒号键,在冒号后面输入字母x,按回车键,最后在窗口中输入命令exit。看看现在的登录界面与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做了这个实验后能得到什么结论呢?还有,刚刚大家其实已经用了一部分Linux下强大的字符编辑器vi了,关于此编辑器更详细的使用方法后面会专门讲解。
值得提醒的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当你登录到系统中进行操作后,一定要记得在离开终端前要输入exit命令退出当前的登录用户,防止他人利用该账户进行操作而造成麻烦。
1.4.4 开始学习使用Linux的命令
相信读者或多或少都知道,对Linux的管理大多使用的是命令行模式,这是为什么呢?命令行界面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它的高效灵活让Linux的管理非常有效率。但是命令行使用起来并不简单,必须长期使用才能熟能生巧。本节将通过几个常见的命令来介绍一下命令的一般使用方法。
1.显示日期:date
[root@localhost ~]# date Thu Oct 11 23:05:54 CST 2012
上面显示的时间是:星期四,10月11日,23点5分54秒,CST时区,2012年。这里要说明的是,Linux下的命令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把date写成DATE,就会提示command not found,也就是没有这个命令,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DATE -bash: DATE: command not found
当然,date命令后也可以加上一些“参数”来调整命令显示内容,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 date +%Y%m%d 20121011
上面显示的是2012年10月11日。date命令本身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通过不同的参数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命令和参数之间使用一个或者多个空格隔开。
2.列出目录内容:ls
[root@localhost ~]# ls anaconda-ks.cfg Desktop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使用root登录系统后,使用ls命令可以列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上面的命令显示了anaconda-ks.cfg、Desktop、install.log、install.log.syslog四个内容。不过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让我们在这个命令后加一个参数试试。
[root@localhost ~]# ls-l total 60 -rw------- 1 root root 954 Oct 7 21:02 anaconda-ks.cfg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Oct 7 22:53 Desktop -rw-r--r-- 1 root root 30975 Oct 7 21:02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4492 Oct 7 20:59 install.log.syslog
从所显示内容的第一列可以看到,其实Desktop不同于其他3个,注意到Desktop所在行的第一个字母是d,这说明它是一个目录(在后面会详细讲到该位上不同的字符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而其他3个都是普通文件。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知道,ls-l的作用是详细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如果只是想详细显示其中一个文件,那么该怎么做呢?只要加上需要显示的文件就可以了。这说明ls命令除了-l选项之外,还可以在后面再加参数。比如下面是添加了anacondaks.cfg参数:
[root@localhost ~]# ls-l anaconda-ks.cfg -rw------- 1 root root 954 Oct 7 21:02 anaconda-ks.cfg
3.显示文件内容:cat
anaconda-ks.cfg是一个文本文件,那么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呢?可以使用cat命令来显示。
[root@localhost ~]# cat anaconda-ks.cfg # Kickstart fil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anaconda. ......(略去内容)......
上面给大家展示了几个命令的基本使用方式。一般来说,命令在使用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 部分命令后面可以直接回车。
- 部分命令后面可以跟上特定的“选项”作为该命令的参数。
- 不同的命令所能跟的参数以及参数的个数一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