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写作高分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导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论证有效性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对所提供的论证中的论题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是借鉴GMAT考试作文题型之一的“Analysis of an Argument”而设立的一种写作考试类型。论证有效性分析结论的给定可以是肯定性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肯定性的,就是认为所提供的论证有充分的说服力,可接受性强,进而对其进行肯定性的分析与评论。肯定性的分析结论又可以分为绝对肯定和相对肯定。绝对肯定是对构成论证的所有成分进行肯定;相对肯定是原则上或总体上肯定所提供的论证,但对其中不合理或缺乏说服力的部分予以否定、质疑或完善。否定性的,就是认为所提供的论证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可接受性差,进而对其进行否定性的分析与评论。否定性的分析结论可以分为绝对否定和相对否定。绝对否定是对构成论证的所有部分进行否定;相对否定是原则上或总体上否定所提供的论证,但对其中合理的或具有一定说服力的部分予以肯定。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决定。

论证有效性分析题就是要找出这段论证的缺陷,而论证就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既然要对这段论证做出分析和评论,那么怎么分析和评论呢?一般来讲,我们应主要分析这段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证过程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论证有效性分析题要求我们写评论型文章,但应注意,这和一般的评论型文章还是有区别的,其分析和评论的范围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是有条件的。

在进行论证有效性分析时,我们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题干论证中最重要的几个逻辑问题(一般逻辑问题可以出现若干个)。

(2)中肯简要地阐述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切忌长篇大论)。

(3)只评形式,不评内容,切忌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态度。

(4)不同于读后感,也不同于驳论性文章。

第二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大纲解读

一、论证有效性分析在考试大纲中的表述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是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若干要点,评论该论证的有效性。

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有效性是否充分等。

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

二、对考试大纲的解读

(1)开篇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论证有效性分析,那么全面准确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就应该是一手抓论据,一手抓题干结论,在尽量接受题干原始论据和前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所存在的逻辑问题,最后指出题干的结论并不能通过上述论证必然得出。

(2)“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寻找论证过程中的缺陷,也就是论据推结论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题干中其他非逻辑的缺陷,比如错别字、语法问题等都不是论证有效性分析需要关注的。

(3)“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对逻辑错误的“分析”。

(4)本类试题的分析要点是: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证是否充分。因此,考生应当从“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四个角度入手来进行分析。

(5)文章要求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论证有效性分析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论证结构合理,切忌简单地指出题干中存在的缺陷,而应通过较为严谨的论证加以阐述。

(6)论证有效性分析顾名思义就是要对给定的“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构成论证的三要素:结论、论据和论证形式。否则,忽视对任何一个论证构成要素的回应,都不是完整准确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论证三要素之中,结论是核心,整个论证都是围绕结论展开的,所以,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每个逻辑错误的分析,最好都要能够回到对题干结论的质疑上来。

(7)为了能够写出真正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章,我们要防止以下两种偏差:一是撇开结论,仅仅攻击题干的论据和论证过程,这是为了找逻辑错误而找逻辑错误,忘记了结论是整个题干论证的核心;二是没有进入题干的逻辑空间,撇开题干结论和论证过程而仅仅攻击题干结论。

第三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测试的能力

论证有效性分析主要考察的是以下几种能力,在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这几种能力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了考生的考试分数:

(1)能够准确地梳理出题干论证的推理的能力。

(2)具有寻找和确认题干论证中的逻辑错误的能力。

(3)简要分析出这些错误为什么是错误逻辑的能力。

(4)条理清晰地写出一篇流畅优美文章的能力。

第四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评分标准

论证有效性分析考核内容占30分,一方面是根据分析与评论的内容给分(占15分);另一方面是按照文章结构与语言表达(占15分),分四类给分:

一类卷 12~15分:论证或反驳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精练流畅。

二类卷 8~11分:结构尚完整,条理较清晰,语句较通顺,少量语病。

三类卷 4~7分:结构不完整,语言欠连贯,较多语病,分析评论缺乏说服力。

四类卷 0~3分:明显偏离题意,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语句严重不通。

不符合字数要求或出现错别字,酌情扣分;书写清楚整洁,酌情加1~2分,但总分不超过30分。

第五节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评分样卷

试题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是,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求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还要注意逻辑结构和语言运用。)

一类卷范文

企业经营是否真的不需要遵循任何规则

上文主要通过某次实验以及世界和市场环境的变动不定,来论证企业经营不应该遵循任何规则。我认为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上文有机械类比的嫌疑。蜜蜂和苍蝇的行动仅仅是由本能决定的,而人存在理性,理性的行为都是在某种预设的规则指导下进行探索、试验,然后形成新的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则,而绝非如上文所说的,要么是盲目地随机试错,要么是机械地对某一规则的遵循。

其次,上文不仅没有揭示实验环境和企业环境两者之间的真正相同点,而且既然预先规定了试验的瓶口和光亮处的位置是确定不变的,后来却又再三强调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定——这不能不说上文的论证已经前后矛盾了。

再次,假设瓶口一开始就对着光亮处,那么,遵循“对着光亮处飞”这种规则的蜜蜂很可能要比无规则乱飞的苍蝇能更早地逃生。所以,怎能仅仅因为某一次遵循错误规则的失败就建议企业不应遵循任何规则?

最后,环境变化不定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但哲学的原理也表明,有相对的静止稳定和变化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由于基于客观规律之上的理性决策成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随机试错,因此,环境的变化不定推不出“混乱无序的行为要比遵循客观的规则要好得多”。

由于上述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反思就把这种理论奉为经典,那么,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很可能都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简评】

这是一篇结构完整,行文流畅,分析全面深刻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章,属于一类卷,可以考虑给27分。

二类卷范文

一篇有失偏颇的论证

这篇文章用一个把蜜蜂和苍蝇放在玻璃瓶里观察其如何逃生的实验,来证明,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为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我认为,根据这样一个实验,是无法得出上述结论的。结论的前提是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而实验中的世界,即那个玻璃瓶,并不变化,而是始终不变地永远对着暗处。蜜蜂之所以衰竭而亡,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蜜蜂对一般“规则”的遵循。在这个实验中,只能解释成为它们的规则是错误的,它们的死亡是因为它们遵循了“错误的”规则,而不是因为它们遵循了规则。假设这个瓶子的出口一开始就对着亮处,那么,可以想象,当苍蝇还在四处乱飞的时候,遵循“有目标地对着光亮处飞”这样一种规则的蜜蜂早就已经成功地逃生了。

高科技企业很难预测哪怕仅仅是几个月之后的技术趋势,它们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经营环境,如果它们面对的是实验中的玻璃瓶,那么对它们而言,只要找出那个瓶口的方向,并以那个方向为目标就行。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变化的世界对它们而言,正如一个瓶口的方向在不断变化中的玻璃瓶,如果像蜜蜂一样一味朝着一个方向,可能会找到出口,也可能死在瓶中;而像苍蝇一样,突破规则,在随机试错中找出路,同样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所以可以看出,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为并不见得就一定比规则有序的行为好。

把高科技企业分为蜜蜂和苍蝇这样两类,也不妥当。蜜蜂遵循的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朝亮的地方飞,而企业的原则却不可能这样简单。如果蜜蜂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包括碰壁之后怎么办的话,它们也不会全军覆没;而苍蝇无目的地乱窜并不是所谓的“突破规则”,而是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规则和目标。

总之,这篇文章用了类比的方法,但其引用的论据并不合适,尤其是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严重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其想要证明的结果了。

【简评】

这篇文章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在分析的时候显示出了考生所具有的某些深入独到的眼光,属于二类卷,可以考虑给21分。

三类卷范文

一篇存在争议的论证

就这段文字来看,我觉得它以蜜蜂和苍蝇的实验来论述当今企业面临挑战时应采取随机试错的方式是不成立的。首先从概念角度讲,一只平放不动的玻璃瓶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这两个环境本身就是不能等同的。虽然玻璃瓶是具有特定的两面性(瓶底对着亮处,瓶口对着暗处),但是整个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中的对象蜜蜂与苍蝇而言,它并没有产生任何变化,这与受多元因素影响随时变化而造成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有着本质性的差异。

再来,前文对于实验结果也提到了蜜蜂的死亡可能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这一规则是蜜蜂这种动物对于光线的生理本能,是不可能经由蜜蜂本身的努力而改变的,对于蜜蜂而言是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对于当今企业而言,这种来自本身的不可抗拒因素应该是不存在的。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成功与否,基本都是企业本身主观可以控制以及及时改变的。而苍蝇的成功逃脱的所谓理由是其无目的地乱窜,其实也不过是其本身生理特征的体现以及运气所带来的结果。就我看来,到现在,笨得只会对着玻璃瓶乱撞而无法从近在咫尺而且大开着门那边飞出房间的苍蝇可谓不计其数,由此可见,苍蝇、蜜蜂也无法与当今企业相提并论。

这样两重概念都无法等同的论述怎么可能成立,就更不用谈其论据以及论述过程了,而且连它所得出的那个结论也当然是不可能成立的。它居然引导企业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那几乎是谋杀企业。

尽管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对企业而言的确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如果因此企业就选择像苍蝇那样无目的地乱撞来寻找出路,那无疑是自杀。苍蝇的乱撞只需要自身体力罢了,企业的乱“窜”会这么简单吗?企业“窜”一次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可能使企业面临崩溃,所以企业是不可能也不可以这样不顾一切地突破的。当然,对于现今的环境,突破规则确实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能随机应变,的确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但是企业的努力还是需要制订有序但可变通的计划,才能在竞争中遇事不乱,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这样绝不能称之为混乱的行为,也绝不会因有序而衰亡。

综上所述,当今企业的发展方式与蜜蜂苍蝇这个实验是无法共通的。企业的发展仍旧需要有序的经营及随机应变的突破性计划。

【简评】

文章有一定的分析和论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指出题干短文的重大逻辑错误。但是,在分析和批驳别人的论证和观点时,自己也犯了一些主观性的错误,属于三类卷,可以考虑给15分。

四类卷范文1

一篇有问题的论证

首先,文章中说,不要遵循规则,而要突破规则,看似有理,其实不然。因为这一结论是通过实验中蜜蜂趋光而死的结果得出的。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不难发现,蜜蜂的趋光性是一种本能,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只能如此,而企业的规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无法与本能相提并论,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另外,假如将光源朝着瓶口,瓶底对着黑暗处,那么,所有的蜜蜂都将轻易地逃生。因此题中只由一个特殊例子推出结论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追求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如果单从这个实验的结果看,似乎可以成立。但这并不是真理。我们知道,许多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有时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包括生命。虽然可能一生的努力都没有回报,但我们能说这种行为、这种方式是不好的吗?我们并不否认,有时人们需要奇思妙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遵循一般的规律,不然书中的真理、定理还有何用呢?所以我们认为,作者得出的结论——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是不正确的。

再次,文章有云: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也是一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此言差矣!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哪个企业如果能预测到未来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那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虽然预测不是很准,或者说不是很容易,但这绝不是徒劳之举!

最后,企业面临的环境绝不像玻璃瓶那样简单,作者仅通过一个极其简单的无说服力的例子,概括出企业面临复杂环境的做法,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综上所述,文章中许多语句是经不起推敲的,甚至可以说是谬论,至于那些由简单的实验推出的貌似正确的结论也实在无法站稳脚跟。

【简评】

这篇文章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和传统的注重原文思想性批判的“驳论文”奇妙混合物。文章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和论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指出题干短文的一些逻辑错误。但是,整篇文章更多地还是属于传统“驳论文”文体。如果按照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的要求来看,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和驳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更多的只是以自己不自觉的偏见来反驳原材料的偏见。这种以一种偏见来反驳另一种偏见的做法,乃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之大忌。本文属于四类卷,可以考虑给12分。

四类卷范文2

混乱与秩序

从该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想要说的是,“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我们知道,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然而环境的模糊,不能说只有混乱的行为是好的。苍蝇东飞一寸,西飞一寸的,它也可能在快接近出口时改变方向,以至于无法成功。相反,如果我们把瓶口对光,蜜蜂将毫不费力地逃出来;而苍蝇仍旧四处飞蹿,还是可能无法出逃,苍蝇可能出逃,可能逃不出;当瓶口背光时,蜜蜂难以出逃,苍蝇仍旧可能出逃,可能逃不出。这一比较的话,我们不能断定,苍蝇这种混乱的行为有高明之处。

我们来看这么一个例子。一个人打算在一片大土地上打一口井,他东挖了两丈,不见水出来就换地方挖;西挖了三丈,又换地方,如此如此……在有的地方,离水源只有一点点距离时,他又放弃了……

从上面例子告诉我们,混乱的行为不但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反而浪费劳力物力。我认为,要想在模糊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功,基本的预测是必要的(文章说是徒劳之举)。先预测出一个方向之后,然后我们向着该方向不断努力。如果失败了,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再预测出一个方向努力……相反,像苍蝇那样无目标的乱飞,虽然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它的代价也是可怕的。这样昂贵的代价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也是不值得的。

【简评】

撇开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谈,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在于:第一,它没有对原材料“论证”的有效性进行逻辑性的分析,而不过是对原材料的“论点”进行了反驳,这种写作方法在总体上是不符合“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的基本要求的。第二,文章作者的思路比较混乱,文章的结论缺乏应有的条理性,主题也不太突出。第三,即使是在提出自己观点的时候,也缺乏真正的分析和论证,说明作者的思维缺乏深刻性。本文属于四类卷,可以考虑给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