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学(第1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汉学与当今世界
——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主题阐述

杨慧林

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

2007年仲春,第一届世界汉学大会曾以“文明对话与和谐世界”为主线,演绎“和而不同”与“对立产生和谐”的先哲教诲;2009年初秋,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又以“汉学与跨文化交流”为焦点,阐扬“同归而殊途”、“此路亦彼路”的古代命题。中外文化之交流、交锋乃至交融,辐辏或异、理一分殊,若论文献之丰富、思绪之久远、积淀之厚重、论域之广袤,则莫过于汉学。

世界汉学大会倡导中外同仁跨越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族群身份的隔阂,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当今世界纷争不断、危机愈烈,然天道存焉、人心向善,世界汉学大会的根本理念正得到日趋广泛的认同。

“汉学”与“中国学”或各有所重,而“汉学”之所由者(Sinologie或者Sinology),亦是“中国学”之谓(China Studies或者Chinese Studies)。作为一个植根于中国、发展在海外的研究领域,汉学经历过“寻求风物、风情”的游记汉学阶段、“寻求译介、容纳”的传教士汉学阶段、“寻求学科建制”的学院汉学阶段,时至今日,当已涵盖海外扶余关于中国的全部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自身曾经在“传统”或者“西化”之间左右摇摆,曾经在“独白”或者“沉默”之间长期挣扎。而当今世界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多重震荡与巨大调整,从筚路蓝缕中走出的“中国道路”(Chinese exploration)也已经依稀可辨。在如此的时代际遇下,汉学必将面临着“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两重更新。中国作为汉学的缘起之地,也应更多承担起会通古今的中枢之责。

由此,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将以“汉学与当今世界”为题,梳理传统汉学与当代研究的承续,推进中国主流学术与海外汉学的沟通,探讨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以及“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并配合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孔子新汉学计划”(Confucius China Study Plan),通过语言与思想、汉学与国学、“新汉学”与世界大势的相生互动,使“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

老子有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第十四章》)西哲亦云:“古代图景,胜于今哲。”(西塞罗:《论演说家》)“汉学”究之于“当今世界”,亦即“察古”而立于今,“视往”以知来者。[1]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将为各界贤达再置青梅、重续前缘,以文会友、纵论天下。


注释

[1] 《管子》:“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