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面疗不求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章 察言观色,健康就从脸上找

源远流长,源自《黄帝内经》的面部反射区疗法

我们讲的面部全息反射区疗法是指通过望诊,根据面部特定部位颜色等的变化来诊断疾病,并对面部特定部位施以有效的按摩手法刺激,或借助某些器具,如针具、按摩棒、砭石等,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 《黄帝内经》为面部反射区疗法的起源

《黄帝内经》中的知识体系极其广博,奠定了中医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药物学的基础。面部反射区疗法在《黄帝内经》中占有重要地位。《灵枢 · 五色篇》中有:“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下者,脾也……”大致意思是说额头中央与头面部的健康相对应,眉心之上与咽喉的健康相对应,眉心与肺的健康相对应,两眼之间与心的健康相对应,鼻梁与肝的健康相对应,鼻尖与脾的健康相对应……明确将脏腑的健康与面部的不同区域对应起来。

>>> 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发展面部反射区疗法

后世历代医家也对面部反射区疗法不断完善和总结,并有较大的发挥,在这些学者中,清代医学家陈士铎和周学海做出的贡献比较大。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对《黄帝内经》中有关五脏六腑映射在面部的部位进一步加以明确,指出:“有病必须察色,察色必须观面,而各有部位,不可不知。面上之两眉心,候肺也。如色红则火,色青则风,色黄则湿,色黑则痛,色白则寒也。两眼之中为明堂,乃心之部位。明堂之下,在鼻之中,乃肝之部位。肝位之两傍以候胆也,鼻之尖上以候脾。鼻尖两傍以候胃。两颧之上以候肾。肾位之上以候大肠。肝胆位下,鼻之两傍以候小肠。肺位之上为额,以候咽喉。额之上以候头面。心位之傍,以候膻中。鼻之下人中为承浆,以候膀胱。三焦无部位,上焦寄于肺,中焦寄于肝,下焦寄于膀胱。”周学海则在《形色外诊简摩》中确定了面部脏腑肢节分位图,提出面部内应脏腑新说,并通过面部望诊对疾病的发展过程加以阐述。指出人体如果有病,就会反映在面部的不同位置,并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因疾病处在不同的阶段或部位,而有着不同的面部内应脏腑特质。总结这些特质后,我们通过观察面部不同部位的变化,就可诊断脏腑内的疾病并判断疾病的轻重。

通过这些中医学关于面部诊病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最早的《灵枢 · 五色篇》,还是后代医家对此的完善和发展,都表达了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脏腑器官的疾患会有规律地映射在相关的面部部位;二是脏器疾患在面部的映射是分层次的,随着疾病的发展、演变,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 面部反射区疗法是对古人自我诊病经验的总结

面部反射区疗法以手法按摩为主,本身有其鲜明的特点,它属于非药物疗法,有许多药物疗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就方法本身而言,按摩保健法的起源早于其他疗法,尤其是药物疗法。在远古时代,人们无衣遮体,居于洞穴,在生病或遭受自然界的意外袭击时,身体就会产生疼痛、不适等症状,而当时的人们会本能地通过按捏、搓揉来缓解病痛;在头面部受到伤害时,人们发现按揉面部既可减轻面部的疼痛,又可缓解身体其他部位的不适。开始按摩头面部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往往会变成有意识的举动,并逐渐形成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进而演化成现在的面部反射区疗法。因此,我们说,面部反射区疗法是古人自我诊病经验的总结。